画松成林的荆浩

我国五代时期,有四位很有声望的山水画家:荆浩、关全、董源和巨然, 人称“荆、关、董、巨”四大家。四大家中,又以荆浩最为杰出。

荆浩在绘画上取得很高的成就,是跟他下苦功努力学习分不开的。他不但能总结前人的经验,还十分重视写那时,社会不安定,战事不断。荆浩很痛恨这一切,他干脆在山中隐居起来,专心作画。

有一次,荆浩去深山游览,以寻找那奇特的风景写生。无意间,他走进了一个大岩洞,立刻被那里的景致吸引住了。只见里面满是青苔绿水,四周怪右林立,还有烟雾缭绕。荆浩禁不住往里走去,突然,他的眼前豁然开朗, 发现前面有一片密密麻麻的古松,姿态万千,美妙无比。有的盘在溪边,有的倒挂在岩石上,有的高大无比,有的低矮小巧。

第二天天还没有完全亮透,荆浩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那里写生。他画得是如此专注,饿了,就随手从口袋里掏出干粮,随便啃上一口。

以后的日子,荆浩天天去画,从不间断,直到把那些松树的姿态、神气都画下来才罢休。算下来,他足足画了几万棵松树。

第二年春天,荆浩在一座深山峡谷中遇见一位老人,他们攀谈起来。老人问荆浩:“先生,你来这深山荒原,是观赏景致,还是有其他事要干?”

“我是来绘画的。”荆浩如实相告。 “先生知道怎样绘画吗?”老人又问道。

荆浩看了老人一眼,心想:看你这样子是不懂画的,就随口答道:“这很简单,主要是画得好看就是了。”

谁知老人听了,严肃地说:“先生错了。绘画就是刻画,应该深入观察, 仔细研究,要把画的对象的神情反映出来。要做到这一点,还要研究绘画的方法。否则,求得形似还勉强过得去,要求得神似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荆浩想不到老人会说出这些话,他不禁对老人肃然起敬,心里直骂自己刚才小看了他。

告别老人后,荆浩一边往回走,一边体会着老人的话,认识到光靠多画还不够。

从此以后,荆浩更加刻苦,还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写了一部理论著作《笔法记》,论述了绘画的各种笔法。这部论著为我国的水墨山水画建立了理论体系,对后代的绘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荆浩画松万棵,已有了丰厚的积累,再经山里老人的点拨,从此注意细致观察,不断总结,自然事半功倍,画技大进了。

敬业是谋生活的一大秘诀,工作即

是磨练一个人的品性和能力的唯一途径,实不一定要看到显著的成就,

才算获益。

——克尔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