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苦”结伴的范仲淹
要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出自谁人,许多人都能马上答出来,是北来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这句名言出自他那篇有名的散文《岳阳楼记》。
说到范仲淹是怎样成才的,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他是“苦”出来的。
范仲淹两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带他改嫁到朱家,他的姓名也改了, 变成了朱说。
朱家是个财主,朱家兄弟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而范仲淹却不同, 他立下大志,要刻苦学习,将来干大事。所以,他学习非常用功。朱家兄弟不理解,说:“家里有的是钱,将来用也用不完,还读什么书?有得玩不玩, 你真是个呆子!”他们不仅说他,还经常干扰他看书写字,分散他的注意力。只有七八岁的范仲淹,为了集中精力学习,只得离开家,住到一个僧舍里。有的小和尚也不理解,说:“你这个小财主,怎么跑到这里吃苦呢?”他笑着回答:“因为我高兴同‘苦’字结伴。”
范仲淹在庙里十分用功,有时候,和尚们起床了,他才放下书本去睡觉。为了节省时间,吃的饭也很简单,煮一锅粥,放凉了,早晚间就点咸菜下饭。就这样,在庙里读书整整坚持了三年,不用说,学业有了很大长进。如果不是因为知道自己是范家的后代,他还会读下去的。
这年,他十岁。有一天,见朱家兄弟在小酒店厮混,就进去劝解,说: “你们为什么这样浪费大好时光呢?”
不料,朱家兄弟反唇相讥:“你算老几!我们朱家的事,不要你管!” 范仲淹吃了一惊,回去问母亲,才知道自己本不姓朱,而是范家的后代。
这样,他就不想呆在朱家了。事过几天,听说应天府有个好人,名叫戚同文, 是个孤儿出身,同情贫穷的人,乐善好施,办个学馆,广收天下学子。于是, 他告别母亲,只身前往。
一个十岁的孩子,在朱家有母爱,继父对他也不错,应该说生活还是可以的,然而,他却毅然离家去读书。周围邻居都喷喷称赞,夸奖他将来必定有出息。
在书馆里读书,比家里要苦得多,天天吃的是粥,有时连粥也喝不上; 吃菜就别提了,有时连咸菜也吃不上,只好去挖野菜用盐水浸一浸吃。
范仲淹有位同窗好友,是应天府留守的儿子,家中很富有。他非常同情范仲淹,回去就跟父亲说了,想让范仲淹改善一下生活。父亲听了,即刻叫人带了好酒好菜送去。过了几天,这位同学发现范仲淹根本没有吃,那些食物已经发霉变味了,便不高兴地问范仲淹怎么回事。
“对不起!我并不是不感激你和你父亲的厚意,也不是忘记吃,或者不
喜欢吃好酒好菜。”范仲淹拉着对方的手说,“只是因为我平常吃稀饭咸菜已成为习惯,并不觉得苦。如果吃了那些好酒好菜,我怕会厌弃稀饭咸菜, 老想吃好的,影响学习情绪。”
同学听了,连连点头,万分感动。
范仲淹就是这样同“苦”字结伴,一步步走上了成功之路。
范仲淹发奋苦读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但是客观现实的主人,也应是自己的主人。此话听起来理所当然,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做自己的主人,意味着根据正确的原则指挥自己,控制自己。少年范仲淹正是凭借自己的自制力, 不迷恋养尊处优的阔少爷生活,入破寺苦读,敝衣简食,一心向学,令人叹服。
马特洛索夫有一句名言:“去做自己应做的事,不做后己想做的事。” 实践这句话,就考验着人的自制力量。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在公共场所遵守规章,身患疾病时忌食自己喜爱的食物等等,都是表现自制力的场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