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其
1905 年 11 月,在山清水秀的福州市,诞生了一个后来在中国现代科普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他就是中国当代著名生物学家、作家高士其。高士其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
高士其 4 岁时,弟弟仕登突然死去了。起初仕登只是精神不好,有点发烧。没几天,一下了发起高烧来,脸色像窗户纸一样惨白,呼吸非常吃力。就这样,在一天夜里,仕登连哭声都发不出来,终于憋死了。
高士其眼睁睁地看着活泼可爱的弟弟离开家人,悲伤得说不出话来。他问祖父,弟弟得的是什么病?祖父告诉他,是“喉痧”(内喉)。后来高士其弄清楚了是一种微生物捣的鬼:“白喉杆菌”钻进了弟弟的身体,结果使他的喉咙里长出了白色的膜,这白色的膜越长越大,终于使他呼吸困难而死。
两年以后,高士其也亲身领教了这种微生物的厉害;他不幸染上了白喉, 幸亏有过仕登的“前车之鉴”,家里人请医生对症下药,才把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从此,高士其恨透了那肉眼看不见的病菌,立志长大后做个专门解救被病菌残害的小朋友的人。
1918 年,当高士其高小快毕业的时候,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来福建招收两名学生,经过几番拼搏,高士其终于考上了。
当 13 岁的高士其北上跋涉 1000 多公里,来到北京的时候,他踌躇满志, 觉得自己征服病菌的志向就要实现了。但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刚来到清华园,高士其就遇到了两大语言关。
由于留美预备班是为培养赴美留学生而设立的,因而学校的许多课程都用英语进行教学。这对原先没有学过英语,只在应考时学了点 ABC 的高士其来说,其学习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具有强烈好胜心的高士其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决心迎难而上,学好英语。他把英语单词写在小本子上,每一页正面写汉语,反面写英语。清早起来,就背英语。甚至在排队买早饭时, 手里仍拿着小本本,口里念着英语单词。没多久,他在上课时,渐渐能听懂老师的话了。后来,他的英语进步很快,获得了英语优等的奖章。到了暑假, 他还被推荐给美国人当翻译。
英语关通过了,高士其紧接着攻克国语关。由于从小在福建长大,他只会讲福建语,不仅同学们听不懂,而且学校里还设有国语课,必须学好。因此,高士其下决心学好国语。他拜同宿舍一位北京籍同学为师,一句一句地跟着学。有时候,下课了,整个教室空荡荡的,高士其走上讲台,面对一排排空椅子,慷慨激昂地用普通话发表演说。他还常常一人坐在树下,或漫步在草地上,用普通话朗读着清华园诗人的新作。经过反复的学习、揣摩,高士其的普通话大有进步。他不仅能在讲演会上用娓娓动听的普通话做演讲, 博得听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后来还成了全校运动会的司仪,用流利的普通话向大家报告运动会的程序。
就这样,经过刻苦努力学习,高士其又获得了“国语优等奖章”、“化学优等奖章”和“博物优等奖章”。
后来高士其到美国主攻细菌学,准备实现小时候的理想。但不幸的是在1928 年,23 岁的高士其在做实验时受到甲种脑炎病毒的感染,高士其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了。然而坚强的高士其并没有被病魔吓倒,他以惊人的
毅力和病魔、命运进行了长达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