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参加家务劳动吗?

家务劳动指什么,没有人下过明确的定义。我们认为家务劳动指的是: 在家庭中,为了进行正常的生活,解决吃、穿、住等问题所从事的一切劳动, 其直接目的是为家庭服务,为家庭成员服务,也包括为自己服务。

近些年,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很少,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早起不叠被子,床上、桌上乱七八糟,不会洗衣,不会做饭、做菜,光是吃现成的,穿现成的,很少主动擦(扫)地、打水、收拾屋子⋯⋯养成了一种“少爷”“小姐”的习气。这些人往往还有一种错误认识:现在的任务是专心念书,上大学当专家,家务劳动那些生活琐事,干不干无关紧要。

人活着就要吃饭穿衣,有家庭存在就得有家务劳动。即使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解决了许多家务劳动的社会化问题,也还是有不少事需要自己干的。何况离那一天还早着呢。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不管你是高级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要会干家务劳动,否则你在家庭里就得依赖别人侍候你, 那就有“不劳而获”之嫌了。50 年代,陈毅元帅有一次回四川老家,看到母亲床下有一些脏衣服,就立即拿出来端盆打水把它洗了,他不但会干,而且干得很熟练,这不是家务活吗?大家知道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每天早晨都要为丈夫和家人准备早餐的,这不是家务劳动吗?同学们,想想你们的父亲、母亲,他们每天要干多少家务活呀!

由于家务劳动是人类生活所必需,世界各国都重视对学生的家务劳动教育和训练。在日本,学校开设了学习家务劳动的课程,让学生学会洗衣、缝补、做饭这些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德国 100 年来一直要求孩子必须帮助父

母劳动。布鲁尔市法院根据传统曾通过一项法律,规定:不足 6 岁的儿童可以只玩耍,不承担家务劳动;6~10 岁要帮助父母洗器皿、收拾住宅、去商店买东西;10~14 岁要在花园干活,刷鞋、擦鞋;14~16 岁时要擦汽车,到花园翻土;16~18 岁时,每星期要对住宅进行一次大扫除。在我们中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传统是包含着家务劳动在内的。著名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开头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讲的就是家务劳动。《孔雀东南飞》里写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讲的也是家务劳动。十三、十四岁(虚岁),正相当于今天初中学生的年龄。

经常参加家务劳动,学会家务劳动好处是很多的:

一、可以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中学生很快就要进入成年了,不能总是依赖父母和长辈过日于,应该把自己看成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要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家务,也要为将来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培养能力。一旦离开家庭,许多生活“琐事”就得自己动手,没有这方面的能力,生活上必然会遇到困难,必然影响工作或学习。要想获得生活上的自立、自理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和父母分担家务劳动。

二、家务劳动可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家务劳动有琐细的,也有繁重的。有的活儿,自己不大爱干,也有的活儿不容易干好,这就需要强制自己去干,去想办法干好,常常得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

—物质上的,身体上的,技术上的,心理上的——这就在劳动过程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这对于今后从事学习和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关心他人的品质,促进家庭和睦。家务劳动,只为自己的很少,即使是给自己服务的劳动,也减轻了其他家庭成员的负担, 等于帮助了家里人。更多的家务劳动是为家庭的,你会在劳动中体会到为他人服务的愉快。如能经常参加家务劳动,就不会只想自己,“以我为中心” 了。况且,有些家务劳动是全家人一起干的,互相协作,说说笑笑,热热闹闹,融洽了家庭关系,促进了家庭和睦。每个人在家里都心情舒畅、精神愉

快,学习、工作效率就会更高。

四、家务劳动有利于开发智力,促进智能的提高,有助于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劳动是动手的,费体力的,但又不只如此。劳动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动脑;劳动有一定的程序,也需要动脑;劳动有一定的技巧,更需要动脑,手和脑是并用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讲的就是动手劳动可以促进智能的发展。请你记住: 心灵与手巧是相辅相成的。

参加家务劳动的好处,不只这几点,同学们可以在劳动中自己去体会。需要强调:家务劳动并不是劳动的全部,在学校里,在社会上,积极参

加集体组织的各种公益劳动、生产劳动和社会工作是更为重要的,你切不可顾此失彼。要做一个爱劳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