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谦虚

毛泽东同志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古语曰:“满招损,谦受益。”

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一片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

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人物和革命领袖都谈到谦虚问题,把谦虚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来看待。

古今中外的许多历史事件,也千百遍地证明了这个真理。多少英雄因为胜利而骄傲了,不谦虚了,结果落得失败的结局。多少人因为在学术上开始有些成就就自满起来,固步自封,结果也没有做出多少卓越的成绩。多少英俊有为的早露头角的青年,因为骄傲了,自负了,目空一切了,结果在事业上夭折了。这里头有多少值得深刻记取的教训啊!保持清醒的谦虚的头脑, 特别是在胜利的时候,在工作取得某些成就的时候,在少年得志的时候,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保证我们不断前进的极重要的条件。

我们为什么要谦虚,谦虚包括着一些什么重要的内容,我们又应当怎样正确地来认识谦虚这个问题呢?

首先,谦虚是雄心大志的表现。一个怀抱雄心大志的人,应当是个谦虚的人。正因为他怀抱雄心大志,站得很高,看得很远,因此,他能从整个历史的长河中,从整个伟大的革命事业中来恰如其分地估计当前既有的成就, 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毛泽东同志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时候,就指出:这只是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是不是低估了当时革命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呢?当然不是的,而是告诫我们不但要充分估计革命已经取得的伟大胜利,更要看到摆在面前的新的艰巨百倍的革命和建设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懂得这样一个平凡的真理,任何已有的伟大的成就和业绩,和未来的事业比较起来,终究还是小的,我们决不要陶醉于已有的胜利和成就之中,而要永远面向着未来,对既有的胜利和成就抱着谦虚的态度。一般说来,在斗争尚未取得胜利和取得较小胜利的时候,一个人保持谦虚的态度还是比较容易的,而在取得较大胜利或在工作中有较大成就的时候,继续保持谦虚的态度就困难得多。胜利和成就,这本来是好事,是值得欢欣和庆祝的事,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胜利的激流中,许多时候都暗藏着一堆骄傲的暗礁,如果不警惕,它往往就会把前进的船只撞碎。胜利者的谦虚,取得伟大成就后的谦虚,这是最大的英明,也是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和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又要有虚怀若谷的谦虚的态度。雄心壮志和谦虚是对立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脱离谦虚的雄心壮志,到头来只能是壮志难酬;没有雄心壮志的谦虚,那也不过是一种“心虚”和妄自菲薄罢了。敢想、敢说、敢干而不谦虚,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就很容易胡想、乱说、蛮干;为了表示自己谦虚,什么意见都不发表,对错误意见也不表示自己的态度,这也不能说是谦虚。有人说,谦虚貌似自卑, 是妄自菲薄,这是不正确的,一个真正懂得谦虚的人,必然是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他看到了未来,看见了前面的伟大而艰巨的任

务。

谦虚是充分看到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从而对自己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估计。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上的任何丰功伟绩,都是群众的创造,是群众的力量,英雄人物在其间只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有些同志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一些贡献,就高傲自大,伸手要名要利,这是不对的。谦虚就是在一切功绩中首先归功于群众,而不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我们受党的教育,受劳动人民的抚养,背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应当对革命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才行。扪心自问,过去我们究竟做了多少贡献呢?实在太少了,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有一点成就,那是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是群众的力量。虽然自己在其中也起着某些积极作用,那是由于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政策和方针,在工作中进行了调查研究,使工作符合实际情况;那是由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执行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谦虚,就是在一切斗争中和工作中,特别是在工作取得某些成绩的时候,处处看到党、看到群众,归功于党、归功于群众的表现,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党性和群众观点的表现。一个党性不强和群众观念薄弱的人,一旦在有功的时候,就容易骄傲起来,沾沾自喜, 以功臣自居,不愿意听党的话,瞧不起群众,仿佛革命事业少了他就不行, 不愿意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愿意听不同意见,更不愿意听批评自己的意见,主观主义、一意孤行、不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 对革命、对党、对个人都是极其有害的。经常保持谦虚的态度,这也是加强我们党性锻炼和群众观点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在校学习的青年朋友来说,讲这些道理似乎远了一些,但你们在不久以后就要参加工作了,就会碰到这个问题。及早提高认识,不仅必要,而且对自己的思想修养和健康成长是大有好处的。

谦虚是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伟大的好学精神。宇宙是无边无际的,事物的发展是无穷无尽的,人生天地间,对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也是无边无底的。在认识客观世界中、在学习中保持谦虚的态度,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在认识客观世界上,在学习上,有三种不谦虚的错误态度。第一种是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明知错了还不承认,找歪理儿。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的事就老老实实地说自己不知道,抱一种谦虚态度,向别人学习、请教。有人怕说不懂自己面子不好看, 其实,不懂装懂那才真是面子不好看;抱谦虚态度,不知道就说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就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这种谦虚的态度才真正有面子。我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假面子,而要实事求是的真面子。第二种态度是一知半解,夸夸其谈。这同样不是谦虚的态度。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时往往会经过一知半解的模糊的阶段达到比较正确的认识,对于一知半解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对它采取什么态度。如果是采取谦虚的态度,虚心学习,那我们就会从一知半解达到正确的认识;如果不谦虚,满足于一知半解,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那就是自己哄骗自己。这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自以为是的态度甚至比无知还要有害。如果是无知, 还会急于老老实实地去学习,而满足于一知半解,似知非知,以致把一知半解的东西当做正确的成熟的东西来运用,那反而会把事情办坏。第三种情况是,认为自己懂了,满足了,便在学习上停下步来。这一点同样是非常错误

的。毛泽东同志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因此,在认识客观世界上,在学习上,要做到谦虚,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过三关,第一关是不要不懂装懂,第二关是不要满足于一知半解,第三关是不要学了一点就满足了。在认识客观世界上,在学习上,是永无止境的,越是深入地学进去,就越深深地看到了无比广阔、无比奇丽的知识世界,也越感到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越要努力学。因此,谦虚正是这种深入知识宝山后的渴望学习的一种反映。越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越是谦虚,而一切高傲自满,正是无知和少知的表现。我们在校学习的青年朋友,正处于在文化知识上打基础的时期,有些人学习成绩很好,但千万不可骄傲。骄傲了就要落后,就要脱离周围的同学。只有虚心向学,才是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

纵观古今中外,天下多少兴亡事,往往沉浮在历史发展长河里的谦虚与骄傲的波涛中。历史前进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是不能改变的,但是其中的某些曲折和偶然性却是人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其中也包括谦虚和骄傲所起的影响。古人有古人的谦虚,他们讲的谦虚和我们讲的不尽相同,例如许多人就不懂得向劳动群众谦虚。我们的谦虚,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谦虚,是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群众观点以及无止境的求知精神在我们思想作风上的反映。不重视谦虚的问题,是不对的。不认识我们谦虚的时代内容,把它完全和古人的谦虚等同起来,也是不合适的。

谦虚,不但反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上,也可以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谦虚是很重要的,如果把谦虚的问题仅仅局限在这个范围内,这是不全面的。一个人的谦虚或者不谦虚,是会在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反映出来的。一个不谦虚的人,骄傲自大的人,固然在学习上不能学得多少真正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吸收别人的有益的意见,而且自然而然地,在工作中就不会眼睛向下,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 虚心地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不能“从群众中来”,也自然不能“到群众中去”。因此,一个不谦虚的人,是不能做好调查研究和走好群众路线的。做不好调查研究,走不好群众路线,要做好工作自然也是不可能的。在组织上,如果你是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不谦虚,也自然容易不尊重多数人的意见,甚至发展到个人决定一切,损害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总之,在不谦虚的这蔸孽根上,遇有适当的条件,它是容易蔓生出许多有害的恶藤来的,这些恶藤无论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关谦虚或者骄傲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要当做小事来看待它,而要认真对待,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在基本的思想修养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