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感情珍藏在心底

上小学时,他俩,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在一个班,由于身体素质好, 都被选进少年宫业余体校,一个打棒球,一个学游泳,常在一起,互有帮助。但两小无猜,没有任何想法。

念初中,两人巧合,又分在一个班。

随着年龄长大,身体长高,见识也多了。他俩的来往从表面转入“地下”, 因为怕人说闲话。学校老师也经常提醒同学们,男女交往要有分寸,不可超越一定的界限,“谈情说爱”是不允许的。家长更是盯得紧,异性同学的往来,是他们重点“侦破”的“大案”。

念初一时,他俩曾在一起讨论过:真是怪事,男生可以和男生交朋友, 女生可以同女生交朋友,而男女生交朋友就“犯法”,这是怎么回事?他想就这个问题找老师谈谈、问问;她没同意,她说:“别冒傻气了,老师若在全班点你的名,就有你好瞧的了。”他想不通,说:“点名?我犯什么错误了?”

念初二时,他们已听到了一些议论,说他俩是“青梅竹马”。这时候的他和她,都已人高马大,站在家长或老师跟前,不矮半头。嗓音变了,体形变了,青春像五彩云,把他们笼罩在美的和谐中。两人见面,不知为什么, 反而有些拘谨,有时,心怦怦跳得厉害,脸上还觉得发烧。

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他们感到不安。然而,随着这种压力的不断增加,越发觉得有一种神秘感,一种莫明其妙的神秘感。这种从前不曾有过的情感往往使自己很激动。

这是什么呢?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早恋”吗?他俩都在心里触动了这个字眼,但谁也没说。在大庭广众面前那种无拘无束的交往,那种习以为常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好慢慢地转入“地下”,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他们靠传递小纸条交流想法。

这样的日子并不好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陷于烦闷之中,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和发展这种关系,也不懂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幸运的是,他们有一位完全可以信赖的班主任老师。这是一位中年女教师,像妈妈,比妈妈更体贴人。

她终于下决心找自己的老师谈谈,把自己心灵的窗子打开,让老师看个清楚,听听老师是怎样的看法。她觉得这些话除了这位班主任老师不能同任何人谈,即使埋在心底烂掉。但真的要谈时,她又犹豫了:这会出现什么后果呢?为此,在她同老师谈“实质”性的话之前,先提出了三条要求:一, 不告诉家长;二,不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这件事,即使暗示性的、含蓄的也不行;三,不要看不起我们。

老师诚恳地表示:“三条保证照办。”

于是,她向自己信赖的老师敞开了心扉,把上述秘密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

老师说,你们这些交往以及心理变化,我早就一清二楚了,只是你们传递小纸条的事我没发现,你们做得太“机密”了。老师问:“你们的小条上尽写些什么呀?”

她不再隐瞒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纸条递到老师面前:“您看,这就是其中一个。”

老师一看,在一张纸上画了六个点,这六个点是删节号。老师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她说,这是她写的信,意思是告诉他写点什么内容都行,“六六大顺”, 也是个吉利的意思。

老师再看,在这六个点的外围都画了圈,六个圈包围着六个点。老师更不懂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女生:“这是他给我的回信,意思是完全同意我的一切想法,用他的圈把我的点都包在其中了。”

老师看完后,笑了,她看到了两颗纯净无邪的少年的心,她理解他们, 信任他们。于是,她也决定以自己的真诚的感情回报他们对自己的信赖。

老师说,到目前为止,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无可指责。从小时候的天真无邪的友谊,发展到现在进入青春萌动期的异性吸引和好感,都是自然的, 正常的。

老师又说,虽然无可指责,但现在必须把这种感情的联系冷却下来,只能到此为止。经常递小条,若被同学们知道了,会怎么样?若同学们嚷嚷开, 老师们知道了,家长知道了,又会怎么样?舆论的压力足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切,到那时,你们小小的年纪,应付得了那种局面吗?

老师指出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两人近一年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这是怎么造成的?

老师打了一个比方,一个人,如果他有一件珍贵的东西,放在箱子里, 他会有一种富裕感,这种富裕感始终陪伴着他。如果他把这件珍贵的东西轻易地使用了,完了,他会感到空虚得很。感情就是这种珍宝,中学生,男孩子同女孩子之间如果有一种值得珍惜的感情产生了,这并不奇怪,并不是卑鄙可耻的东西;相反,这是一种珍贵的东西,或者说是一种珍宝,应该把它存放起来,埋藏在心底。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有人说,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人有自控力,人能自己控制自己的感情,理智地处世。智能越高的人,这种自控力也就越强,当感情和理智发生冲突的时候,就看你让谁占上风。

女生问老师?那以后我该怎样同他相处?

老师:像对待别的同学一样。不在于交往多少,而在于不要一对一⋯⋯ 照老师说的办了,这两个学生不再传递小条,不再在“关系”上花脑筋,

学习成绩却平稳地上升起来。他们很愉快,感到像是从肩上卸下了重负,轻松多了,舒畅多了。看天,天比原先阔;看操场,操场也比以前宽了似的。老师也很高兴,在各方面给予他们以更多的关怀。

后来情况有变化。初三时,男生被体校选拔走了。临走前,他找到老师: “您叫我把感情埋藏在心底,我这样做了,可是,现在我要走了,人一走, 茶就凉,以后她不理我了怎么办?”

老师说:“她如果是那样的孩子,不恰恰说明你也不该理她了吗?” 男生用手搔搔头,大悟道:“对,是这样。”他想了想,怯怯地问:“老

师,以后我可以给她写信吗?”

老师说:“当然可以。不过,不能太多,一个学期有一两封就不少了。否则,会浪费你的时间,也会引起她思想上的波动。”

他要求把信寄给老师,再请老师转交给她。老师答应了。这是一种超越了对父母的信赖。

几个月后,他真的寄来了一封信,大信封套着一个小信封。与小信封叠在一起还有一封信,是他感谢老师对他的培养、教育,问候老师的起居,同时询问:是否可以把小信封的信转交给她。

老师把她找来,递上那封信。起初,她很紧张,连呼吸都不匀了。她坚持要在老师面前拆信,当她看完后,舒了一口气,并坚持要老师也看看这封信。原来,是一封彼此鼓励进步的“普通信”。老师读后,微微笑了,这是在她预料之中的,老师建议她把这封虽然普通,但有可能引来不必要麻烦的信烧掉,如果妈妈从书包里翻出一个男生的来信,会起疑心的。

如今,女生已经上了高中,男生仍在体校。他们都干得很出色,不光学习成绩优秀,其他方面的表现也是拔尖的。两人之间,只是偶尔通封信。

这件事,给我们留下了很宽的思考余地。

首先,我们庆幸这两个同学有一位通情达理的班主任老师。这位老师没有轻易地给他们戴上“早恋”的帽子,更没有在同学中把他们“搞臭”,也没到他们家长那里要求“配合教育”——告状。对他们从儿时起就产生的这种纯真的感情,老师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初级阶梯上,而是从科学的角度, 给他们提出了要求,引导他们冲过感情纠缠这一关,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我们可以设想,这两个同学经过数年时光的流失之后,工作了,年龄到了, 他们将来有可能成为幸福美满的一对;但也有可能发现彼此不适当,仅作为同学和朋友,把这段相处作为一种历史痕迹留在心上。不管怎么说,他们平安、顺利地过了青春萌动这一关。这功劳,有他们班主任一份。

可是,我的中学生朋友,你如果也遇到了上述那样的“麻烦”,心事重重,忐忑不安,想找位可信赖的老师说说,而你的老师却没有那么高的水平, 又不值得你如此信赖,你该怎么办?

我看,那就靠自己,靠自己的“智能”发挥效应,借用那位班主任的话说:当感情和理智发生冲突的时候,就看你让谁占上风。

其次一点值得我们借鉴的是,这个故事所揭示的“冷却”法。教育家把初二前后称作“红灯年龄段”,意思是“危险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有些耸人听闻,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年龄段的同学,在大人的眼里还是孩子,在孩子的眼里是大人,由于生理的急剧变化,带来强烈的心理变化,其中就包括对异性的情感变化。神秘感使不少少年在心里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的,控制不住自己,跨越了界限;有的惴惴不安,影响了学习,影响了健康;有的发现自己这种感情来得太猛烈,不知所措;更多的是还搞不清楚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情,在那里学着电影、小说里边的情节,信誓旦旦地表决心,订终身,惹出意想不到的风波来。所有这一切,都会给男女同学同时造成危害。碰到这种状况该如何对待?有人主张“整治”,有人乱扣帽子,甚至把这同“流氓行为”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前边提到的那位班主任就没这么做,她只是提出来一个可行的办法:冷却一下这种感情,她要求学生把萌发起来的情感珍藏在心底,让时间和岁月去检验自己的选择是否有道理。事实证明,本文提到的他和她,后来都走上了一条平坦的人生之路。

看来,把情感珍藏在心底,是“红灯”期少年处理上述这种特殊关系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