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富地方特色的元宵习俗
我国的元宵节,是除了春节以外较为重大的节日。在这个多民族的国度里,各地区的居民欢度元宵节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如,给新嫁女送孩儿灯、偷菜节做白菜宴、放河灯和走老貌、净街送灯、荡秋千、迎紫姑、听香卜吉凶、祭东施娘、龙换酒等。除此之外,元宵节祈福的习俗也有很多。
送孩儿灯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至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贵子。如女儿怀孕,则除送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
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也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
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广东省文昌县县民元宵节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淄博市淄川区的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泰安市宁阳县的元宵送灯至祖坟。滨州市博兴县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6遍,就能使枣树丰收。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葆青春年少。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们渴求富足与健康的心愿。
福建省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
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
福州民间有送灯的习俗。每当元宵节临近,福州的南后街便成了花灯的海洋,古老的建筑、川流的人群和鲜艳的花灯融合在一起,将福州人送花灯、闹元宵的传统习俗,演绎得淋漓尽致。
对出嫁之女,娘家必送灯,“灯”与“丁”谐音,取添丁之意。第一年送“送子观音”灯,第二年如未生育,则送“天赐麟儿”灯、“孩子坐盆”灯,第三四年如再未生养,便送“橘”灯,寓为“焦急”之意。生育后可送“状元骑马”灯、“天赐麒麟”灯等,直送到孩子16周岁为止。
在福州自古就有外婆给外孙送灯、亲家舅给出嫁的姐姐送灯的习俗。因此,每年的这个时候,南后街的灯市上总是挤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热闹的花灯与古朴的南后街相映成趣,为福州人留守住一份传统。
每年元宵节期间,河北省武安、涉县、磁县一带的城乡群众有荡秋千的习惯。
一过正月初十,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一阵子,其中十四、十五两天是高潮。
荡秋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锻炼身体和意志。这是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一些地方的群众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
这也许就是荡秋千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原因。连那些不会走路的孩子和年过古稀的老人,也要在别人的扶持下荡上几下。青少年男女和壮年人就更不用说了。
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荡秋千高手,有时还要举行表演比赛。荡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乡邻的赞扬。荡秋千的这些日子里,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像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
这个情景十分生动,催人泪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品质。
元宵节习俗中也有元宵夜利用“听香”卜吉凶。想要卜吉凶者,可在家中神明厅先向神明告知欲占卜之事,然后以掷筊确定出门行走方向,并在行进途中仔细聆听旁人交谈内容。返家后,依听到的内容向神明请示,以判断吉凶。
祭东施娘的元宵节俗,则是较鲜为人知。据传,战国时代的东施貌丑,但却精于女红,20岁那一年的元宵夜,她为捡拾茅厕内的绣花鞋而溺毙。
后世传说少女如果想要学好一手人人夸赞的女红手艺,需要在元宵夜准备糖果、甜粿及一只绣花鞋,在厕所前“祭东施娘”。
在湖北省的云梦县,老农夫于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
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
古代有“七祭”,祭门、祭户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
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最为出名。上虞县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广东省新安县县民有在去年生男者,皆于元宵夜庆灯。
这些习俗的形成,无不寄托了人们对拥有健康、平安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旁注]
添丁 最早来自于《唐才子传》卷八。旧时也称生子名“添丁”。丁也指丁役、人口等,是我国古代对人口的一种称呼。
灯笼 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我国喜庆的象征。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秋千 一种游戏用具,是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需要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神明 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东施 传说是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的邻居,见于成语“东施效颦”。最早出自《庄子·天运》,后世泛指丑的女子。东施效颦也比喻不了解人家真正长处,而去生搬硬套,结果事与愿违。也泛指机械的模仿者愚蠢可笑。
天官 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传说,每逢正月十五,天官就来到人间,校定人们罪福,故称“天官赐福”。旧时也用作祈福消灾的吉利话。
送子观音 俗称“送子娘娘”,是抱着一个男孩的妇女形象。“送子观音”很受我国妇女喜爱,信徒们认为,妇女只要摸摸这尊塑像,或是口中诵念和心中默念观音,即可得子。观音在佛教中并不是最高神,但由于有了送子功能,他在我国的影响要比佛祖释迦牟尼大得多。
[阅读链接]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就是农历的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这个节日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当时并非固定节日。
旧时,彝族人民狩猎归来收拾猎物,肉熟以后,众人分食。后来逐渐演变成固定的节日。
节日中的巴乌舞由12面木鼓、12面铊锣和12支唢呐组成乐队伴奏,由36名年轻女子披上虎、豹、熊、鹿、虎子、兔、狐等的毛皮或者头插鸟雀的羽毛,装扮成飞禽走兽,围绕火堆踏歌起舞,表现动物的姿态,模仿动物的叫声。
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将“猎物”围住,朝“猎物”们旋转的相反方向,表演各种狩猎动作。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举行耍龙灯、狮灯和白鹤灯等活动,场面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