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奇斗艳的各地灯会
中华民族拥有多元文化,灯会在发展过程中,也被打上了浓厚的地方烙印。
因此,各地方的灯会也是各不相同、独具韵味,极大地丰富了灯会文化的内涵。其中著名的甲天下的秦淮灯火,有独具风情的夫子庙灯会、淳朴的贵州独山花灯及远去的乌镇灯会。
秦淮河为流经南京城最长的一条河流,河畔的元宵灯会因当年明太祖定都南京时下令大闹花灯,与民同乐,共庆升平而兴盛不衰。
明朝迁都后,灯节的官方色彩渐衰而民间色彩却愈浓。秦淮河支流上的一座著名古石拱桥笪桥素为金陵灯业者聚居之地,故每年彩灯的买卖十分兴旺,据说皇帝也曾微服来此赏灯。
清人甘熙所著《白下琐言》说,这里的灯市由来已久,“有银花火树之观”,五光十色,尤为冠艳。
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始建于337年,根据王导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的提议,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1034年,东晋学宫扩建成孔庙。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
夫子庙灯会是南京人闹元宵的首选去处。夫子庙灯会也称金陵灯会,是广泛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明代时达到了鼎盛。
夫子庙灯市从笪桥、评事街迁徙而来,又后来居上,每年元宵节前后,这里的灯品琳琅满目,有三星、八仙、聚宝盆、花篮、荷花、西瓜、狮子、鲤鱼、蛤蟆和兔子等诸色花灯。大灯高过真人,小灯小过蜜蜂,均以简洁粗放、淳朴自然为其特色。
每逢农历新年和元宵前后,秦淮河畔处处张灯结彩,一派欢乐祥和、繁荣热闹的节日景象,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美誉由此流传开来。
夫子庙灯会以秦淮河水上游览线为轴,串联夫子庙核心景区、东水关公园、白鹭洲明文化主题公园、中华门城堡四大景区,灯展以大型灯组为主,而每个灯组后面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都有美丽的典故和传说。如孔子周游列国、状元巡游等灯组。
除了大型灯展,夫子庙灯会的灯市也深受游人与南京市民的欢迎。老南京人有句俗话:
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
夫子庙灯会、灯市有50万盏手扎的荷花灯、莲花灯、宫灯、兔子灯等传统灯以及各种现代工艺灯。
让人感到过年热闹气氛的还有夫子庙大成殿后开辟的民间艺术大观园,那里经常展示南京四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引进了风筝、剪纸、灯彩等十余项南京传统民间艺术的现场制作,重建了夫子庙古戏台,吸引了众多游人。
独山花灯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对于它的根源,历来众说纷纭,较为公认的说法是花灯源于唐宋时期的元宵灯会。“灯从唐朝起,戏从宋朝兴,”“花市灯如昼”等传说和诗句所刻画的,就是唐宋时期灯戏在民间的繁荣景象。
在黔南,无论是汉族地区还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几乎都有花灯流传,其中独山花灯为全省花灯四大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享有盛名,在全省花灯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花灯这一剧种何时流入独山,目击者前尚无确切依据。
但是,明朝时期的三次大的军事活动给独山及至黔南花灯带来的影响却不能忽视。
这三次大的军事行动,均有大量的外籍军民拥入贵州各地,这些军民大多来自两河流域等文化发达省区,他们所带来的外域文化与本地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对独山及至黔南的花灯及地方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近代,独山花灯的流传更为广泛,尤其是独山的基长、甲里、峰洞、麻万、免场、下司等乡镇布依村寨。玩灯时,有的还采用布、汉两种语言混用的做法,形成独山花灯的一大特色。
浙江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是一个具有6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在旧时,乌镇人称迎神赛会为出会,灯会叫出夜会。“灯会”一词当时只限于书面用语。灯会是江南一带的民风习俗、宗教文化的集中展现,闻名遐迩。
乌镇的灯会由东、南、西、北各地和中市的街坊分头筹办,完全是群众自发行为,各栅和中市共有五趟灯会,孰先孰后,自有商会牵头协商排定日程。
在旧时,乌镇的六条街,一趟灯会需要两天才能走完,南栅人称青龙头必须先走,五趟灯会共需历时10天,场面甚是热闹。
每年端午过后,一些坊间、店家便开始为筹划灯会忙碌起来。
灯会上的各种灯虽然无人评判高低,但各自暗中较劲,尤其是制作常在深宅大院之内,秘而不宣,以便到时亮相,引起观者轰动。
不同造型的灯有的手提,有的抬着,有的挂着,有的摆放,争奇斗艳,各有千秋。
灯会道子里以提着、举着灯的人群为主体,间隔插入锣鼓班子和以京剧票房、打唱班为主的丝竹班子,加上各式大型彩灯和抬阁,前后有数百米长。
为期10天的灯会,吸引了四乡八舍的人们纷至沓来,远郊农村特地开了夜航船,天没黑就拥到镇上,直到深夜看好灯会才乘船返回。
灯会期间,乌镇镇上的流动人口剧增,客栈里人满为患,几乎家家住有客人,各家商店开设夜市、茶馆,酒楼爆满,生意兴隆。一些大户人家、诗人墨客,趁此机会聚亲会友热闹一番。
由于灯会深受老百姓欢迎,每当地方上为灯会筹款时,大家都乐意认捐。各地的灯会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见证,都极大地促进了灯会文化的繁荣。
[旁注]
甘熙 字实庵,晚清南京著名文人、金石家、藏书家。1839年进士。他博览群书,博学强记,编撰了南京方志著述多种,著有《白下琐言》、《桐荫随笔》、《栖霞寺志》等,还编有《重修灵谷寺志》12卷。其中以《白下琐言》最为后世学人所推崇。
状元 也称鼎元、殿元,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文科中的第一名是文状元,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
风筝 一种玩具,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3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剪纸 又叫刻纸,是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6世纪。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京剧 又称平剧、京戏,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年间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
王导(276年~339年),字茂弘,东晋初年的大臣。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曾任太傅、丞相,主要成就是:拥立元帝,建立东晋。谥号:文献公。
夫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我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阅读链接]
四川自贡的花灯历史悠久,堪称我国现代彩灯的代表。最初自贡地区的各种灯节活动,一般是由各类祠庙主办的。每逢节气,这些祠庙便要点红灯,元宵节还要放鞭炮、燃烟火。善男信女纷纷来到庙宇求神赐福祛邪。
在清末时有资料统计,自贡地区的祠庙竟有1200多处,其中有始建于唐代的荣县大佛禅寺,建于明代的富顺县圣果寺、赖雅庙和灵应寺等。可见自贡民间的灯节活动分布面之广,风情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