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丰富多彩的闹元宵活动

在我国,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最为热闹的传统节日,到处充满喜庆与热烈的气氛。

元宵节是福建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在元宵节前后的几天,整个福建各地几乎成为一片狂欢的海洋。

闹花灯是汉民族最传统的元宵民俗活动,但闽西除了常见的在街头房舍悬挂,或者在固定场所展示的花灯外,还有自己独特的闹花灯方式。

连城芷溪的“出案花灯”,一个大花灯由近百个各式小花灯组成,造型十分复杂精致。一人擎着,农历正月初一便由数户人组合出游,到正月十一“正日”全部花灯汇合出游,争奇斗艳,锣鼓声、鞭炮声不绝于耳。庞大队伍从村头到村尾,长达数里,气势恢弘。

永定抚市正月十三至十七的“故事花灯”,也是热闹非凡。“故事”由青少年男女扮演,以轿子抬着,随队而行的是花篮灯、采茶灯、鲤鱼灯、狮象灯、蝙蝠灯、龙灯等,也是一路锣鼓、十番、响铳、鞭炮,直到深夜放焰火、烧架花后结束。

永定下洋的闹花灯结束后,还各自将灯迎放到祖宗坟墓前,尽现客家崇宗敬祖尽孝的精神。

连城坪上的水上花灯,则是把各式花灯抬到祖祠前池塘里的木排上,四周坐着十番乐队演奏,两个小伙撑着游池塘,灯光水影、乐声悠悠,引来岸上观者阵阵掌声,又具另一番风味。新罗区各地则有上百支各式采茶灯队伍的轻歌曼舞,引人注目。

迎古事是闽西民间闹元宵的重要项目。“古事”是以孩童化装成各种古代人物,固定在铁架上抬着巡游。

最著名的是连城罗坊“走古事”。它的特点是规模大,具有浓厚的竞技性,一棚古事需壮年男子多人轮流扛抬奔跑。

正月十五上午,在陆上抬着竞跑后,下午又到河水中逆水抬着竞跑。两岸人山人海,在锣鼓、鞭炮、响铳和呐喊声中,你追我赶,紧张热烈、撼人心魄,被喻为“客家山村狂欢节”。

在长汀、永定等县的一些乡镇,也多有这种“迎古事”活动,但只是抬着巡游,没有赛跑竞技。还有一种是“龙载古事”,即头尾是龙头、龙尾,中间节节龙身上坐着扮成各种古装人物的孩童,由数十人抬着巡游。连城城溪村还有骑在马上的“马上古事”。

在永定坎市、大溪、抚市、陈东等地,又出现了将古事铁架安在板车或汽车上的“车载古事”。

舞龙灯也称耍龙灯或龙舞,历史悠久。元宵节舞龙灯,给节日里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愉。

舞龙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神威,而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望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元宵节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

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每节中点燃蜡烛,有的地方不点蜡烛,而是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

这种油捻燃烧力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前还有一人手举红色绸珠指挥龙舞。

如鲤鱼化龙,灵活奇巧,善于变幻,舞龙手身着可开可合的鲤鱼皮。观众起先看到的是一条条戏水之鱼,可随着明快的乐曲突然一变,鱼儿成龙,然后一条口中喷火的鲤鱼跃过龙身,象征“鲤鱼跳龙门”。

布龙也称彩龙,主要在白天表演,节中不燃蜡烛,所以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非凡雄伟舞龙时循势连贯表现巨龙盘旋欢腾,动作非常复杂。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一两千米。每条龙灯还伴有十番锣鼓,声闻数千米,甚为壮观。

福建闽西民间元宵期间,到处都有舞龙灯的庆祝活动。但闽西除平时所见的一般龙灯之外,还有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

如著名的连城姑田游大龙,每节龙高达2米、长达4米多。正月十五晚上,鸣铳三响,各户抬出“驳桥”,把节节龙身连接成一条长龙。有的达170节,总长竟达700米,故有“天下第一龙”之称。它游走于田野和村落间,家家以香案、火堆、鞭炮迎接,一路锣鼓喧天、铳声撼地,十分奇雄壮观。直至正月十六上午,才在一庵庙前以固有的风俗仪式“烧龙”。

类似的元宵节游大龙,连城的林坊,永定的抚市、坎市、陈东等一些乡镇也有,但规模不如姑田。

另一种是上杭南阳、新罗苏邦、漳平双洋等地的“花灯龙”。即前后是龙头和龙尾,龙身却是由一块块长条木板上固定5至8盏各式花灯或插上花束构成。然后将木板首尾相连,扛着游行,在观赏龙灯气势的同时,还可观赏五花八门的各色精致彩灯。

连城北团、四堡的“拔龙”和漳平双洋的“火龙”更具特色。当龙灯游至人家门前时,户主燃放鞭炮并往龙身上丢去,迫使舞龙者闪躲,致使龙腰互相推挤拉扯,整个龙身便扭成弯弯曲曲的,恍如真龙,十分有趣。

再一种是上杭庐丰、中都的秆龙,又称香灯。即以稻草扎制龙头、龙尾和节节龙身,上面插满香火,夜晚随着锣鼓点舞动时,如同点点流星汇成的银河,煞是好看。

在福建的个别地方,还有不少独有的元宵节民俗活动。如连城新泉和长汀涂坊等地,以数万响长鞭炮盘圈在地板上,组成各种图案燃放的“烧炮”;连城隔田以舞青狮黄狮开始,然后表演各式拳术和刀枪棍戟术的天川胜会。

此外,还有龙岩苏邦的法师在数十米高的刀梯上,表演各类高难动作后,往下撒谷子、筷子和硬币的元宵灯会。

永定坎市正月十五由长辈手执红布包裹,上书“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的圆木棒,对着当年新婚后生的肩背辗打,这叫“打新婚”。

长汀童坊在正月十四,十余名青年抬着关公塑像,在烂泥田里旋转冲撞卷起泥浆,并互丢烂泥,称为甩泥巴。长汀四都鱼溪村以红绸扎紧的长竹,打压石头,称为打菩萨,还有走马灯、踩高跷、打狮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元宵节庆民俗活动,是福建数百年来的一种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福建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旁注]

轿子 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曾在东西方各国广泛流行。就其结构而言,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篷。轿子最早是由车演化而来。

客家 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的五胡乱华、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惠州、汀州等地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各地。

龙门 一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的“龙门”指的是黄河从壶口咆哮而下的晋陕大峡谷的最窄处,也就是“禹凿龙门”的“龙门”。龙门也比喻声望卓著的人的府第;古代科举试场的正门,后喻指科举中试为登龙门。

吴自牧 钱塘人,大约是1270年前后在世。宋亡后,曾经追记钱塘盛况,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作《梦粱录》20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书与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同体。

黄帝 本姓公孙,系少典氏子。母为附宝,生帝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即公孙轩辕。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所以又名姬轩辕。因为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黄帝是黄河流域的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其后的夏、商、周的统治者都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关公(约160年~219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名关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阅读链接]

打船灯是福建闽西特有的节庆活动形式。上杭、武平、永定多为双人船灯,长汀、连城及新罗区多为单人船灯。

表演双人船灯时,一人藏身船舱扛起船灯,船头船尾一艄公、一艄婆,持桨边划边行边说唱,接着表演各种船灯小戏。

单人船灯船体较小无船篷,由演员一人挂在肩上,边划边唱边舞蹈。另一种是“船板灯”,如同众人抬着一艘龙舟,舟中坐着化装的孩童,仅是抬着巡游,看起来很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