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灯谜文化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人们饶有兴趣,喜闻乐见活动。
灯谜最早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
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彩灯上供人猜。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灯谜的产生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灯会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由夏朝歌谣演变而来的灯谜
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朝,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廋辞,也称隐语。
当时由于列国纷争,有人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自己的意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廋辞”两字最早见于左丘明《国语·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廋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
这里讲的是发生于公元前542年的事,虽然没有记录下秦客廋辞的具体内容,但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廋辞已作为外交斗争的一种形式而登上了大雅之堂,在统治集团高级官员中运用了。
隐语比廋辞较晚出现,如同廋辞一样,也是以形象生动的评议来隐示事物,因而十分流行,上到诸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人都喜欢隐语。
在当时,有些统治者喜隐言而不好逆耳之言,臣民若要讽谏朝政,就必须投其所好,利用隐语转弯抹角地劝谏。在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中,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往往用隐语掩人耳目,暗中通情。
韩非子《韩非子·喻老》和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分别记载了楚庄王和申无畏以及还无社和申叔展用谜语作答的故事。
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直至南朝宋时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3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在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
谜语在春秋时叫言隐、隐语、廋辞,在汉代叫射覆、离合、字谜,在唐代叫反语、歇后,在五代叫覆射,在宋代叫地谜、诗谜、戾谜、社谜、藏头、市语,在元代叫独脚虎、谜韵,在明代叫反切、商谜、猜灯、弹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在清代叫谜子、谜谜子、切口、缩脚韵、文虎、灯虎、春谜、灯谜等。真是叫法花样百出,但都寓含了深刻的意思。
我国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
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像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刘勰对谜语从理论上作了高度地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地分析和精辟地阐述。
民间谜语与灯谜不同,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民间谜语属于事物谜。
民间谜语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
民间谜语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以外,大多数都是事和物,如动物、植物、用物、人体器官、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等。它的谜面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朗朗上口,而且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
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故大多数都适宜少年儿童猜射。因此,有时也把民间谜语称作儿童谜语。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说,在节日晚上,贾元春送来的灯谜及宝玉等孩子所作的灯谜都粘在屏上,让贾政猜出了不少。连贾母也都说了一个谜。
可见,灯谜当时在人民群众中是一项比较普遍的娱乐活动。
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
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不断促进灯谜的发展。
[旁注]
《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990年,下至公元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韩非子 韩国公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其代表作。
刘勰 字彦和,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曾任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我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公元前422年),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就是瞽之一。相传他著有《左氏春秋》和《国语》。
鲍照(约415年~466年),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被乱兵杀害。他长于乐府诗,著有《鲍参军集》。
[阅读链接]
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即富有隐喻和暗示性质的歌谣,如流行于商代的一首牧歌:“女承筐,无实。士羊,无血。”
它运用了民间谜语的诡词法,牧场上的一对男女青年,女的拿筐,男的一刀一刀剪着羊毛。“无实”和“无血”恰到好处,整首牧歌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既饱含情景交融,热情隽永和诗意,又不失矛盾诡辩、妙趣横生的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