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与活动

大相国寺的民间传说与活动简直是丰富多彩,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史和社会史的真实写照。流传于民间有关大相国寺的各种传说,充分表现了大相国寺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传说在隋朝末年,秦王李世民进驻开封后,居住在前朝遗老乔相国家中。有一天傍晚,李世民回到相府,见后花园内乌烟瘴气,火光冲天。他一打听,才知是乔相国正指挥仆人焚烧纸钱,省得死后缺钱受苦受穷。

李世民回到卧室,百感交集,加上鞍马劳顿,不觉神思恍惚,他梦见勾命鬼把他带去了地狱。在森严恐怖的阎王殿里,几个小鬼一拥而上把李世民打翻在地,还踏上了一只脚。这时,阎王翻开生死簿,念道:

李士民,六十岁,乔相国府中管家……

突然,阎王的眼睛一亮,说道:“你要回去也行,正好乔相国在我这里刚存了三万银两,要不你先借用吧!”

李世民无奈只得写了借据,他被阎王冷不防猛击了一掌,顿时晕头转向,惊呼救命。李世民一蹬腿就醒来了。

后来,李世民做皇帝后,他念念不忘在梦中借了乔相国三万两银子的事。他要还乔相国的帐,但乔相国却死活不认账。没有办法,李世民就用这笔钱在开封给乔相国盖了座寺院,并赐名“大相国寺”。

还有一个传说,大相国寺之所以如此有名,这与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浓墨重彩描述水浒草莽英雄鲁智深在寺内倒拔垂杨柳的故事有很大关系。

传说鲁智深提着戒刀,拎着他那长5尺重62斤的浑铁禅杖,从五台山来投奔大相国寺的智清禅师。智清禅师决定委派鲁智深去管理菜园。菜园附近有二三十个泼皮,经常进来偷盗蔬菜,见大相国寺派来一个新和尚管理园子,就寻思着要给鲁智深来个下马威。

那天,众泼皮凑好钱,买来十瓶酒,牵了一头猪,来请智深喝酒吃肉。智深不知是计,心生欢喜,吃得半酣时,他忽听得墙外杨树上有几只乌鸦在瞎叫。

众人听到乌鸦的叫声,都以为不吉利,寻思该怎样把乌鸦巢拆了,其中有两个性急的就要爬树上去摘乌鸦巢。鲁智深走到杨树跟前,左手抱住树干,才一抻腰,就将那棵杨树连根拔了起来,惊得众泼皮目瞪口呆,一齐跪拜在地上。从此,众泼皮再也不敢去大相国寺的菜园偷盗了。

自北宋以来,由于大相国寺门前有个在当时远近闻名的延安桥码头,加之寺内场地空阔,游人众多,大相国寺的民间活动也特别活跃。

在北宋时期,大相国寺的商业贸易十分兴旺,蔚为壮观,并逐渐演变成定期的庙会和常年市场。据说,在商品经济的熏陶下,大相国寺的一些和尚竟然也违背佛教戒律,开办了烧猪院,经营猪肉生意,当时的惠明和尚甚至成了名闻京城、专门烹调肉类菜肴的厨师。

《东京梦华录》记载:

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

在大相国寺投市交易的商品种类繁多。据《东京梦华录》介绍,“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庭中等处“卖蒲合、苇席、屏障、洗漱、鞍辔、弓箭、果脯”;“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绦线”。

《东京梦华录》还说:

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物之类。

在大相国寺参与交易的商民来自四面八方,临时聚合,随聚随散。传说宋朝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就曾在这里买到一本宋代史学家宋祁写的《唐史稿》手稿。

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也曾在这里买到过稀有的碑帖,在赵明诚去世留下的《金石录》中,李清照补作后序记叙了这段往事。

到了金代,民间承宋代之风,依然在寺内进行交易活动,至金末这种活动增至每月8次。在明清时代,大相国寺的商业贸易活动更加频繁。

清朝末年,寺院东廊一带大多出售古籍字画古董;西廊附近则出售药品、玩具、帽带、首饰等;山门外罗汉殿四周、天王殿前后也多有零星摊位。

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大相国寺居也有一席之地,而且影响很广。据日本高僧成寻记述:

汴河左右前着船不可称讲。一万斛,七八万斛,多多庄严。大船不知其数,两日见过三四重着船万千也。

这些船只中许多属大相国寺所有,而当时大相国寺寺内陈列的商品除本国产品外,还有一些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来的物品,如大相国寺寺内所“卖日本扇者……索价绝高。”因此,有宋代吏部尚书宋白在《大相国寺碑铭》中描述:

外国之稀奇,八方之异巧,聚精会神,争能角胜,极思而成之也。

大相国寺向来是个普天同乐的地方。在大相国寺,除了万姓交易,还有各色走江湖的。

据说,在北宋时期,有一年殿试后,有个考生发现,殿试规定八韵的赋他居然忘了做第八韵,于是就忐忑不安地去大相国寺求签。出乎考生意料的是,大相国寺内的算命先生竟一口咬定说,考生一定会考中进士。

后来,考生果然如算命先生所说,中了宰相蔡齐榜的进士。考生中榜后,却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怎么中的奖,就逢人便讲,说大相国寺的算命先生多么神验。日子一久,前往大相国寺算命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就连当时的宋徽宗皇帝也信了。

据宋朝学者蔡绦流放白州时所作笔记《铁围山丛谈》记录,宋徽宗皇帝在即位前常有一些吉祥的征兆。于是就让大臣拿着自己的生辰八字,前去大相国寺找人算命。当时,有个叫陈彦的算命先生说宋徽宗是天子之命。第二年,宋徽宗果然做了皇帝,而算命先生陈彦则被宋徽宗后来赐封做了节度使。

在大相国寺,茶酒饮宴也很方便,这里也就成为朝士文人聚会的理想场所。在北宋哲宗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与著名学者钱勰等就常在大相国寺寺内宝梵律院会餐。在宋徽宗末年,侍郎刘季高也在智海禅院摆席,并与北宋的著名词人柳永等调侃互娱。

由于文人雅士们经常在大相国寺聚会,大相国寺寺内时不时会有小范围的露天舞蹈活动。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与史学家刘攽曾到相国寺听“越僧鼓琴”,留下了“徒谓五音淳,孰识商声高”的深刻印象。

在北宋时期,即便平日,大相国寺也有群众性的游乐活动。一年一度的上元赏灯最为壮观,火花银树,人潮如涌,僧俗同乐,直至达旦。到了每年的浴佛节,大相国寺的浴佛斋会也是热闹非凡。

除此外,开封市民们还习惯冬至时去游览大相国寺,而资圣阁纳凉和大相国寺赏雪都是他们的最爱。俗话“相国寺前,熊翻筋斗;迎春门外,驴舞柘枝”更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相国寺杂技表演的场面。

[旁注]

阎王:又叫“阎摩罗王”、“阎魔王”等。阎罗王的职责是统领阴间的诸神,审判人生前的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在我国古代的民间信仰里,人死后要去阴间报到,接受阎王的审判。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创作于元末明初,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和娱乐等活动,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庙会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通常称为天官、冢宰或太宰。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对会试合格者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宋代始为常制。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铁围山丛谈》为北宋进士蔡绦流放白州时所作历史笔记。它记载了960年至1131年间的朝廷掌故、宫闱秘闻、历史事件、人物轶事、诗词典故、文字书画、金石碑刻、等诸多内容,色彩斑斓,异常丰富,可谓一部反映北宋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的鲜活历史长卷。

刘攽:北宋史学家,他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他曾经帮助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并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传说,释迦牟尼降生时,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他沐浴。因此各国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

鲁智深:原名鲁达,又称鲁提辖智深,是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北宋年间,出家后法名智深,又因其天性不喜被拘束且好抱打不平,故又被人称作“花和尚”。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十三位。

禅杖:佛门中的禅杖是禅门之中的教徒在坐禅时用以警睡的工具。佛经《释氏要览》中说:“禅杖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垫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易安居士文集》,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碑帖:碑和帖的合称,实际“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汇集而成的拓本。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因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推荐,他成了国子监的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和“梅都官”。

[阅读链接]

据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特意派了心腹大将尉迟恭督建大相国寺,可是即将竣工时,突厥犯境,皇上便派大将程咬金前去检验完工情况并传旨调回尉迟恭。

两人急火火往回赶了数百里,忽然想起寺庙山门还没建,不建是欺君,返回去建又来不及了。程咬金灵机一动,让尉迟恭在他们当时所在之地建了一座山门。

回到京城,唐太宗问敕建大相国寺的情况,程咬金报告说:“皇上,这庙雄伟堂皇,离几百里就能看见相国寺山门!”

唐太宗大悦,重赏二人,随即派其出兵应敌。战后唐太宗知道了此事,只好一笑作罢,派人重新又建了一座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