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悯忠寺易名为崇福寺

在明朝建立后,明重建后的北京城变成了一个方形的新城。那时候的悯忠寺,还在北京城外的西南角,但离北京城的距离相比元代时近了不少。由于元末明初历年战火,悯忠寺破坏殆尽,几度沦为民舍。

在当时,原本僧侣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考虑到农民利用宗教起义的历史事实,就施行了律宗制度,对当时的佛教进行了严格整顿。律宗制度充分保障了佛教在明朝治下安定环境中的正常发展。

律宗制度其实是唐朝时佛教内部为实行统一的戒律以加强组织,而由唐朝律僧道宣创立的一个以“心识戒体论”为主体的宗派。所谓“戒体”,指弟子从师受戒时,授受的做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习的功能。

律宗把戒分为止持、作持两门:“止持”是“诸恶莫做”,规定比丘持250戒,比丘尼持348戒;“作持”是“众善奉行”,包括受戒、说戒和衣食坐卧的种种规定。

明朝时期,悯忠寺曾经历4次修缮,其中第一次大规模的维修与扩建奠定了当代法源寺的基础。据传说,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曾特别欣赏悯忠寺,甚至在皇宫里建御花园时还模仿了悯忠寺的建筑式样。

到了明英宗,太监受到皇帝重用,势力很大。当时的司礼监太监在替皇帝送佛经到悯忠寺时,听住持讲述了寺庙悠久的历史以及当时无力重修的难处之后,遂发动了许多巨阉牵头出资重建了寺院。

这次悯忠寺重建后,司礼监太监又以“仰祝皇图巩固,圣寿万年”为由,请皇帝御笔赐名为“崇福寺”。这样一来,悯忠寺实际上变成了司礼太监们的私产。

据碑刻论著《法源寺贞石录》记载:《重建崇福禅寺碑记》刻于1442年,而《敕谕、敕赐崇福禅寺碑》则刻建于1445年,后来在“崇福寺”设置的日晷则刻建于1504年。

在1575年,一尊由“崇福寺”住持所造,并署款刻有“万历三年”和“悯忠寺”字样的铸铁宝鼎在崇福寺诞生。在1606年,崇福寺刻建了《重修崇福寺碑》。1641年,崇福寺又刻建了《敕赐崇福寺碑记》放置于大雄宝殿前。

那时候的崇福寺面积小,但布局却很严谨,是典型的中轴线对称格局,坐北朝南。从山门到藏经楼长达230米,正中院50米宽,再加上两边禅院大约50米宽,都是明朝重建后的规模,而且当时各个殿堂都珍藏了许多宝贵的文物。

天王殿内正中供奉着的弥勒菩萨像和两侧的护法韦陀像与四大天王像,均为明代铸造的铜像,珍贵异常。据印度传说,弥勒菩萨原是佛教未来佛,他要在去世八百万年以后,才能再降生于世来成佛。

但我国传说,五代时期在浙江奉化有一位布袋和尚,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

弥勒真弥勒,

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

世人自不知。

后来,人们认为弥勒菩萨就是布袋和尚的化身,因而在我国汉传佛教寺院的天王殿里,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大肚且笑口常开的弥勒形象。

这个形象告诉我们: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在崇福寺天王殿中的布袋和尚铜像,造型袒胸露怀,表情欢天喜地,是明代铜造像中的经典之作。

在弥勒佛背后的坐像是勇猛威严的护法神韦驮,为明代青铜所铸,高1.7米。韦驮身穿盔甲,手持宝杵。据传说,韦驮菩萨原只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后来成为汉传佛教寺院的护法神。

一般来说,韦驮菩萨像都是站立像,但相传南方有一寺院因为韦驮菩萨显灵,为寺院化缘解救了僧人的吃饭困难,方丈为了感激韦驮菩萨,便请其坐下休息,所以后来有的寺院就塑了坐像。

天王殿两侧是明代青铜所铸的四大天王像,十分珍贵,皆高1.2米。据传说,四大天王为佛教人物帝释天的天将。四大天王居住在须弥山半山腰,在佛教的宇宙观中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有四大洲,地球处于南赡部洲。须弥半山腰为四大天王,须弥山顶为帝释天,再上为兜率天,再上为四禅天。

在四大天王中,东方名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表示国泰民安;南方名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表示善根增长;西方名广目天王,手缠一龙,表示降妖除怪;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伞盖,表示风调雨顺。

天王殿后的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华严三圣”,即毗卢遮那佛像,文殊像和普贤菩萨像,均为明代木质造像,贴金罩漆制作而成。大雄宝殿中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像高2米,后有光环,通高约4米。

在毗卢遮那佛左右两侧,分别站立着文殊和普贤两个菩萨,像高2米。这三尊塑像,妙像庄严,雕制精美,在明代塑像中堪称上乘,在北京寺庙中属少见。

另外大雄宝殿有: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是观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东方三圣,中间是药师佛、左边是日光菩萨、右边是月光菩萨。

在大雄宝殿大殿门东侧有一口明朝嘉靖年间青铜所铸的“报钟”。因其钟有早晚集合大众上殿诵经和报时的作用,所以人们称该钟为“报钟”。

净业堂又叫“毗卢殿”。“毗卢遮那”是梵语,全名“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译为“遍一切处”的意思。“毗卢殿”就是因殿内供奉着一尊明代通体铜铸的巨制毗卢遮那佛像而得名。毗卢遮那佛像高三层,整座佛像古朴、精美。

毗卢遮那佛像的最上层是安坐在须弥座上的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中层面向东西南北各一尊佛,也叫五方佛;最下一层是佛的化身,千百亿化身释迦佛,也叫千佛莲花宝座,是毗卢遮那佛的莲花座,有千叶莲花,每一莲花上化现一佛,形成了“千佛绕毗卢”的景象。

毗卢殿两侧的廊庑向中间靠拢,中轴线的通道改由两侧的狭道通往纵深,廊庑外观以青砖灰瓦为主,再配上硕大的方格窗户和大门,格外古典大方;毗卢殿殿前放置了一个巨大的汉白玉石钵,双层石座,钵身刻有海水花纹,配以山龙海马及八宝图像,雕刻极为精美,几可与北海团城的渎山大玉海媲美,属稀有之物。据传说,明万历年间大玉海和底座流落到西华门外真武庙,成了道士的腌菜缸。后来被移置到法源寺。

在大悲坛内,又增添了木雕伏虎罗汉像。藏经阁的大殿则全部用青砖铺地,阁内珍藏有明时所刻的藏经。阁上供奉着大士像,为木胎干漆所制,是明代造像艺术精品。

在明朝,崇福寺的花儿从海棠、牡丹到丁香,这些花卉在崇福寺的历史上一度引领北京养花的时尚。那时候,崇福寺寺院中遍种丁香树,花开时节,香飘数里,为京城艳丽胜景,曾与崇效寺牡丹、恭王府海棠一起并称京畿三大花事。

由于丁香花开,洁白胜雪,花香四溢,因而有人赞崇福寺内丁香花盛况为“香雪海”。加之后来慕名而来到崇福寺内吟诗作赋者甚多,丁香诗会便在崇福寺内就渐渐形成了。后来的丁香诗会就是始于明代崇福寺,而悯忠高台就是当时吟诗的场所。

每年4月,络绎不绝的诗人和画家甚至是普通市民相约法源寺,他们主动走上吟诗台吟诵自己的作品,配合着古筝悠扬的韵律和法源寺内丁香盛开的香气,使整个崇福寺几乎成了诗歌的海洋。

[旁注]

律宗:是我国佛教宗派,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律宗的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又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太监:也称宦官,通常是指我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

护法:又称护法神,是佛教的护法者,拥护佛陀的正法。护法神由四大声闻和十六阿罗汉等担当,他们不仅充当守护佛教的职责,还负责保护众生,具有息灾、增益、敬爱和降伏等四种济世功德。

帝释天:佛经上说,佛教主释尊下生时,他在释尊的左前方,手执宝盖,为释尊引路。释尊成为佛教主后,他就成了释尊的守护神,称为帝释天。

须弥山:又译为弥楼山。古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千世界的中央。佛经中,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道士: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履行入教的礼仪,接受道教的教义和戒律。同时,道士作为道教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布道传教,为其宗教信仰尽职尽力。

崇效寺: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附近,佛寺始建于627年,后来元朝重建过该寺,并赐名崇效。在明朝时期,崇效寺臻于完善。清朝对崇效寺的藏经阁进行过大修。

道宣(596年~667年)本名释道宣,唐代律僧,我国戒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世称律祖。道宣研究戒律,盛名远播西域。

明成祖(1360年~1424年)本名朱棣,他在1402年夺位登基,五次亲征蒙古,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巩固维护了我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他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明英宗(1427年~1464年)本名朱祁镇,他即位后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他由于过分宠信太监,开启了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后来,他在土木堡战败被俘获释后,被软禁于南宫,后因大将石亨等拥戴而复位。

日晷又称“日规”,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是我国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韦驮:又名韦驮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在我国寺院通常将他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

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下令由大都皇家玉作完成的,其制作意图是为了反映元代国势的强盛。它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也预示了明清时代又一个玉作高峰的到来,被《国家人文历史》评为镇国玉器之首。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因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成为这所宅子的主人后,宅名恭王府而沿用至今。恭王府是我国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它代表着我国的王府文化。

[阅读链接]

明末著名抗清将领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多种罪名凌迟3天而死后,他的尸骨被剁为齑粉。当时,老百姓不了解真相,几乎都以为他是叛国卖国的乱臣贼子,纷纷以能吃到他的肉为光荣。

那时候,只有袁崇焕曾经的一位佘姓部下相信他是被冤枉的,并冒着生命危险趁黑潜入法场,将袁崇焕残存的骨肉收集了起来,偷偷运到北京法源寺停灵以及做简单的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