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朝更替中悲悯前行

悯忠寺从唐太宗建起,在见证大唐王朝的兴衰历程中屡兴屡废。相传悯忠寺在辽宋时期的面积,前到后来的宣武区南橫街、后至菜市口大街、东边到烂漫胡同和西边的教子胡同。

在辽代时期,幽州成了辽朝和宋朝争夺的战场,悯忠寺多次被毁。直到辽宋划分边界,辽朝接手幽州城后,悯忠寺才得以重建。后来,悯忠寺又遭大火和大地震,损坏惨重,自唐代珍藏至当时的《无垢净光宝塔》碑也在大地震中倒塌。

在1070年,辽朝下令重修悯忠寺,历时14年大规模的重建到1084年,后来法源寺的规模和格局才基本确立了下来。那时,辽朝将幽州升级为“南京”,也叫“燕京”,并在这里建了新城,而悯忠寺则位于新城的东方。

悯忠寺当时备受辽朝皇家的重视,辽朝将它改名为“大悯忠寺”,并钦定“悯忠寺”为皇帝举办法事的场所。辽帝多次在悯忠寺内斋僧建道场,北宋使者到南京,也往往住在悯忠寺,这里成了皇家重要的行馆。

这样一来,悯忠寺随着地位的提升,规模也更为宏大。当时寺内珍藏有辽朝从北宋掠夺来的木雕罗汉,这些罗汉身着交领袈裟,双眉紧锁,纵目远眺,双唇微抿,又像正努力捕捉某种飘渺的哲理。人物刻画逼真细致,栩栩如生。

除此外,辽代时期的悯忠寺还珍藏了许多著名的经幢碑刻。如刻于957年的《承进等为荐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高115厘米,宽15厘米八面刻,面4行,行29字至31字不等。由唐代进士刘赞撰文和唐代书法家王进思楷书并刻字。

《承进等为荐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原在藏经阁前站台上。类似的经幢当时共有三座,中间的一座低,左右两边的经幢稍高,而此碑在西边处,后来它被移置到了悯忠台内。碑文内容为:辽悯忠寺故师姑临坛大德荐福大师敬造尊胜陀罗尼幢记。

《佛顶心观世音陀罗尼残经幢》刻于1043年,经幢,高72厘米,宽20至12厘米不等。八面刻,第二、四、六、八面两行,其余4行,行15字。《佛顶心观世音陀罗尼残经幢》正书书法近率,刻工极精。

《佛顶心观世音陀罗尼残经幢》最早放置于悯忠寺的方丈前院,后来被移置到了悯忠台内。此碑上半截佚失,而下半截则留下了许多被人凿过的痕迹,还有少许的裂纹,或许经幢的石质较为坚固,所以后来一直没有断掉。

《燕京大悯忠寺观音菩萨地宫舍利记》刻于1094年,高60厘米,宽59厘米,16行,行17字,由沙门善制撰,门人义中正书,原来嵌在悯忠台东壁,后来移置到悯忠台内。碑文内容为:“获舍利余一万粒,封以金匮,贮以石函”和“上愿我国家”长隆与威神。

《大辽燕京大悯忠寺紫褐师德大众等》石函题名刻于1099年,高60厘米、宽9厘米。四面刻,共74行,行20至31字不等。严甫正书,王惟约刻。此碑原来在悯忠台殿前,后来移置到悯忠台内,碑文内容为《大辽燕京大悯忠寺紫褐师德大众等》。

《李公女陀罗尼幢》又名《李公女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刻于辽金时期,高98厘米,宽14至21厘米不等。八面刻。先经后记。正书。最早放置在悯忠寺戒坛前,后来放置在悯忠台内。

1125年,金灭了辽后,金又再次扩大北京城的规模,在辽原建的旧城外面,又建了一个要大出旧城4倍的新城,这时候的悯忠寺在金王朝的北京城里处于偏东南方向位置。

后来,尽管以宋钦宗为首的北宋王朝丧心病狂地搜刮民财奉迎金,金仍然扬言要纵兵入城,并要求宋钦宗再次到金营商谈。此时,北宋的吏部侍郎李若水等人也怂恿钦宗前往,宋钦宗不得不前赴金营。

宋钦宗到达金营后,金太祖的儿子根本不与他见面,还把宋钦宗安置到军营斋宫西厢房的三间小屋内。转瞬之间,宋钦宗从贵不可及的皇帝沦落为了金人的阶下囚。

灭宋本是金人的既定方针,所以在1127年,金王朝废宋钦宗为庶人。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营谈和。岂料,宋徽宗一到,金王朝立即逼迫徽、钦二帝脱去龙袍。从此,北宋灭亡。

金军在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后分两路撤退。这一次,金朝俘虏了宋朝徽、钦两个皇帝以及后妃3000余人,宗室成员4000余人,民间美女3000余人,贵戚5000余人,各色工匠3000余人,教坊3000余人,共约20000余人,分批押回燕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此后,宋徽宗关在了北京西北郊的大延寿寺,不久病死。宋钦宗及其他皇室成员则被关在了悯忠寺。在悯忠寺,宋钦宗过着痛苦凄凉的岁月。1156年,备受凌辱达数月的宋钦宗病死在悯忠寺。

1173年,金特意在悯忠寺做了一次女真进士的考场。在这里,曾有《礼部令史题名记》两碑刻于1178年,均由金代书法家党怀英撰写并正书,碑文内容为《礼部令史题名记》。这两通碑石,一通原嵌在悯忠台东壁,后来移到悯忠台内,另一通佚失了。

1215年,蒙古军队攻占北京,悯忠寺再次毁于战火。到了元朝时期,悯忠寺的大雄宝殿两旁分别安放着九尊青铜铸造的佛像,佛像手中分别持有宝物、如意、经卷、龙杖、莲花等物,身下坐骑有吼、独角兽、大象和狮子等各种吉祥兽,与众不同的是这九尊佛佛像都有胡须,这在汉传佛教造像中是非常少见的。

后来,元朝又重新修建了北京城,当时的悯忠寺被抛在了城外的西南角,但它作为囚禁汉族政治犯的传统却传承了下来。1289年,南宋遗臣、诗人谢枋得抗元失败被元军所俘,后来就关押在悯忠寺。

据史载,谢枋得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同科进士。由于谢枋得在殿试中攻击了当朝丞相,他在被贬为二甲后愤然抛弃功名。1258年,蒙古大军进攻南宋时,谢枋得被召任命为礼兵部架阁,负责招兵抗元。

蒙军退兵后,由于权臣专权,谢枋得被贬官流放。直到1267年,他才终于回到家乡。在1271年,蒙古军队再入中原。谢枋得由于孤军奋战而失败,便隐姓埋名,弃家逃亡至福建,在江湖上算命。后来,他因不愿意用元朝官府发放的救济款,而藏匿到了福建的武夷山中。

在武夷山期间,他常常面向东方痛哭,以悼故国。那时,他的妻子、次女和两个婢女都宁死不屈自尽,他的两个兄弟和三个侄子也被元军迫害致死。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了笼络汉人,元朝派人到江南访求宋朝的遗士,希望他们能为元朝所用。寻访名单开出来的有30人,谢枋得就是其中之一。

据传说,元朝官员曾先后5次劝请他去做官,都被他拒绝。谢枋得还写下《却聘书》:

人莫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慨赴死,决不失志。

1288年冬天,大雪纷飞,福建行省参政奉元帝之命,强迫谢枋得北上大都。但谢枋得从出发北上那天起,就开始绝食。后来,为了能活着到大都,见见被元军俘虏的谢太后和宋恭宗,谢枋得才开始每天吃上少量的蔬菜水果维持生命。当时,谢枋得虽然形容枯瘦,但仍精神抖擞,慷慨赋诗赠别亲友。

谢枋得一到大都,他就问明太皇太后谢氏坟墓和宋恭宗所在的方向,恸哭再拜。于是元朝就下令把谢枋得拘押到悯忠寺。正巧,谢枋得当时住的那间屋里,墙上镶嵌了一通纪念曹娥的碑。

当谢枋得看见墙壁上的那通《孝女曹娥碑》,想到汉朝女孩曹娥为寻找父亲的尸体,14岁就自杀了的汉朝女孩时,谢枋得老泪纵横:

小女子犹尔,吾岂不若汝哉!

至此,谢枋得坚定了以死抗争之心,并进行绝食斗争。元朝派医生送米饭和药汤请他喝,他一面怒骂,一面将药罐拂在地上。谢枋得最终在悯忠寺绝食5天后,为国尽节,至死未降为元臣。那年,谢枋得64岁。谢枋得在遗书中自称:

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某所以不死者,以九十三岁之母在堂耳,先妣以今年二月,考终于正寝,某自今无意人间事矣!

后来,世人因钦敬谢枋得为国尽节的高尚情操,专门在悯忠寺旁边的西砖胡同为谢枋得建立了“谢叠山祠”的祠堂,以便后世人永远纪念他。

[旁注]

幽州: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又称燕州,我国历史古地名,上古称为“蓟”,蓟国的国都。幽州的中心是蓟城,主要指今北京中部和北部,也有指天津蓟县。

燕京: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于燕。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因燕都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

女真:是今满族、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等的前身。17世纪初建州女真部统一了女真诸部,至后来改女真族号为满洲,女真一词就此停止使用。后来满洲人又融合了蒙古族、汉族和朝鲜族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满族。

党怀英:金代进士、文学家和书法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世称“党承旨”。擅长文章,工画篆籀,称当时第一,著有《竹溪》10卷。

中原: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人常将“中国”、“中土”和“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曹娥: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年仅14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17天后,她也在父亲落水处投江,并于5日后抱出父尸。从此传为神话。

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和宋代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和墓旁的。

宋钦宗(1100年~1156年)本名赵桓,在位一年多,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1156年病死于燕京。

金太祖(1068年~1123年),本名完颜阿骨打,金朝开国皇帝,是女真族的伟大领袖,对金朝灭亡辽朝、统一北方具有奠基意义。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其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

谢太后(1210年~1283年)本名谢道清,即历史上有名的谢太后、南宋女政治家。宋度宗赵禥即位后,她被尊为皇太后,1275年宋恭宗赵显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当时恭宗5岁,应众大臣屡请,谢太后随恭宗垂帘听政。

宋恭宗(1271年~1323年)本名赵顕,他在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和左卫上将军等,后被元朝所俘封为瀛国公,最后去西藏成了高僧,为佛教界做出了许多贡献,翻译了不少佛教经文。

[阅读链接]

1126年,作为人质的北宋肃王和大臣沈元用被金朝软禁在了“悯忠寺”。有一天,肃王和沈元用在寺中散步时,看到寺内有一通唐代石碑,碑上刻了2000余字,而且对仗非常工整。沈元用自恃聪明,想在肃王面前显示一下过目不忘的本领,便将碑文用心记下。而此时的肃王因身处他乡,毫无心情浏览,只是泛泛地看了看碑文。

回到寓所后,沈元用立即把所记碑文全都默写了下来。但让沈元用出乎意料的是,当他将默写好的碑文呈给肃王时,肃王不但信手又补上了14个字,还将沈元用所书错误之处一一改正。沈元用看得目瞪口呆,暗自去看了一遍,肃王所改果真精准无误。从此,沈元用对肃王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