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

什么是劳动者?邓小平认为,劳动者就是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

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

一是从生产力自身构成要素看。生产力构成要素尽管复杂,但从根本上说,不外乎人和物两大基本因素。物的因素当然是重要的,没有它,人的能动性再大,也不能形成任何生产力。但是,物的因素是死的,如果没有活生生的人,没有人的能动性,它只能是一堆死物,也不能形成任何的生产力。从死的生产力向活的生产力转化,必须经过人的活动。因此,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二是从劳动者对生产力的驱动作用上看。人的需要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发端,因而也是生产力的原动力。原需要的满足,新需要的不断产生,推动了生产力不断地发展。没有劳动者的“最活跃”的需要,也就不会有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正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中占有首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邓小平在阐述发展生产力时,一再强调发挥劳动者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而充分地发挥劳动者的作用,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呢?邓小平强调了许多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两点:

一是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1978 年 3 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说:“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 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邓小平文选》(1975—1982 年),第 85 页〕一个月之后,他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此后,邓小平还多次提过提高劳动者“管理、技术、文化水平”,“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能力”以及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问题。

二是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的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邓小平在谈到教育问题时,多次引述毛泽东提出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在新时期,他自己也一再强调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里的“德育”、“社会主义觉悟”、“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说的都是劳动者的政治素质,即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政治思想品德问题。邓小平极为重视政治素质的培养。他说, 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 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邓小平文选》(1975—1982 年)第 85 页〕这里,邓小平既指出了劳动者的政治素质对科学文化素质的促进作用,也指出了劳动者的政治素质对发展生产力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