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事物普遍联系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纵向联系,也就是事物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联系。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不能不注意事物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联系。毛泽东十分注意这一点。他在抗日战争后的时局的分析中,曾经指出:“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 1123—1124 页)这里,毛泽东由过去到现在, 由过去和现在到未来,揭示了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联系。

邓小平与毛泽东一样,也十分注意事物的普遍联系,尤其重视事物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内在联系。他反复强调,要总结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首先,他十分重视历史,经常号召要学点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他看来,历史之所以重要,一方面可以用历史上的成功和失败来说明现在。比如,中国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回顾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的历史时,邓小平指出,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 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中,可促使人们更正确、更全面地选择现在和未来的行为。另一方面,历史又是理解现实的钥匙。要理解现实,必须回顾历史。

当然,历史毕竟是历史,它不是现在,更不是未来。对历史本身也要分析,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而且,现实总是有新问题、新事物产生,回顾历史是为了现在,为了未来,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邓小平所反复强调的。

其次,邓小平反复强调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想问题、办事情,既要看到现在,更要看到未来,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他在 1979 年就指出:“我们要向前看,我们这个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啊!我们现在提出的、面临的是十年内必然或者可能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果再想远一点,20 年后,还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啊?现在我们不想远一点,看远一点,不从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不出正确结论, 好多问题就下不了决心,处理不下去。”〔《邓小平文选》(1975—1982 年), 第 199 页〕邓小平就是这样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繁荣

和发展,描绘出一幅幅辉煌蓝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