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贡献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虽然来源于马列主义哲学,特别是直接来源于毛泽东哲学思想,但决不是对马列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简单重复和机械照搬,而是有所创造地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那么,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何在呢?
第一,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了完整的、系统的概括和阐述,阐发了这一路线的丰富内容;揭示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进一步阐明了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革命和建设都要靠实事求是,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进一步说明了实事求是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决定作用。
第二,提倡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他恢复了实践的权威性,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尊重实践,强调真抓实干,反对只说不干, 倡导务实精神。
第三,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其中的矛盾学说。他重视事物的普遍联系,既注意事物的纵向联系,坚持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 强调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又注意事物的横向联系,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着眼于事物的特点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把发展看作硬道理;科学运用矛盾学说,既坚持两点论,又强调重点,既看到矛盾普遍性,又注意矛盾特殊性,并把两点论与重点论、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了照辩证法办事。
第四,大力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进一步揭示了生产力的丰富内涵, 分析了不同要素在生产力中的不同地位,特别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指出了发展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阐明了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破除了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僵化观念;特别突出的是,他反复申明了生产力是判断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这一切,都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第五,坚持、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进一步阐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强调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坚持科学决策的人民性,总是强调必须保证党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利益;坚持判断标准的人民性,总是把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以及人民群众拥护与否作为判断政策得失成败和变与不变的根本标准;坚持社会实践的人民性;总是在实践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善于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 尊重人民的创造力。这一切,具体运用和发挥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
第六,运用和拓展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他一贯主张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要求靠中国人自己办好中国的事情;自觉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光辉形象;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尊重其他党和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有机统一起来,直接坚持和发挥了毛泽东提出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思想。
邓小平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在哲学的应用、使哲学走向生活、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伟大认识工具的作用方面,
也有独到的贡献。
1957 年初,毛泽东针对有些人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 在我国,懂得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对于许多人说来,承认这个规律是一回事,应用这个规律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又是一回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 372 页)邓小平的贡献恰恰在于,他把“两回事”成功地变为“一回事”,即把哲学理论与具体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把它内化于自己的思想中,又将其运用于具体实践特别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哲学的总结、概括功能和指导、预见作用。他把抽象的哲学理论和观点变为科学的方法论, 使哲学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他的做“实事求是派”、“多做少说”、“让事实说话”、“照辩证法办事”、“发展是硬道理”、“走群众路线”等等说法,是他使哲学走向生活、贴近生活,从而正确而充分发挥哲学在实践中作用的生动体现。
总之,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果说,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那么,他的哲学思想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