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辉煌的关口要道

促使阳关走向辉煌的因素很多,丝绸之路就是其中之一。在海运未通的我国古代时期,丝绸之路是中外贸易的主要方式,而阳关正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关口。因此,丝绸之路与阳关的兴衰结下了不解之缘。

阳关相当于我国古代的“海关”,有了通关文牒,才能出入阳关。阳关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汉武帝执政时,为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当时,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通过阳关一带,来到西域。

在出行途中,张骞等人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但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

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于是,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出使西域归来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从此以后,汉朝通往西域之路被打开。

正是因为有了张骞从阳关、玉门关的出行,才有了后来的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对西域的各种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为了促进西域与长安的交流,汉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携带朝廷配给的货物,到西域各国经商。

这些具有冒险精神的商人,勇敢地跨出阳关、玉门关,进入神秘的西域,他们中大部分成为富商巨贾。首批商人的成功,吸引了更多人西出阳关、玉门关,从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

从此以后,我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我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亚和欧洲。

因此,希腊、罗马人称当时的我国为“赛里斯”国,称当时的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也就是“丝绸”的意思。

在以后的发展中,丝绸之路的线路被分为几段,一般认为,丝绸之路可分为3段。除了3段的划分外,丝绸之路还有3条线路,而阳关是南路门户。

丝绸之路的东段,是从当时的都城长安到阳关、玉门关。由此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的东段全在汉朝的疆域之内,线路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因此,丝绸之路东段的三线均从长安出发,到武威、甘州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丝绸之路的中段是从阳关、玉门关向西至葱岭。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时有变迁。由此,丝绸之路的中段被分为南、中、北三条线路。

南道,又称于阗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和田、莎车等至葱岭。中道则起自玉门关,而北道起自安西。

自葱岭以西,直至欧洲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和东段、中段在汉朝开辟不同,西段是在唐代开辟的。它与中段的北、中、南三线分别相接对应,连成一个完整的丝绸之路。

从丝绸之路的线路可以看出,阳关与它北面的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东段与中段的分界点,也是中原汉、唐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海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历史上,除去与国外通商的意义之外,阳关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军事要塞。

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同时也使汉朝在收取关税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润。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公元前60年,汉王朝在西域的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一切事务。

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公元97年,东汉将军班超开始经营西域,他重新建立起了汉朝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后,派甘英携带大量丝织品到达条支,我国与埃及最早的沟通就是在这一时期。

较晚的《后汉书》还有166年罗马使节通过丝绸之路来到我国,并在我国建立了大使馆的纪录。

当时,通过丝绸之路,印度、东南亚、斯里兰卡、中东、非洲、欧洲和我国之间的贸易迅速发展,无数新奇的商品、技术与思想源源不断地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各个国家流动。

远在西方的罗马人很快就加入到这条商道中,因为我国的丝绸轻盈、精细,光耀夺目、艳丽华贵的丝绸是罗马贵族男女显示高贵身份的象征。

那时,丝绸成为罗马人狂热追求的商品。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这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还迫使元老院断然制订法令,禁止人们穿着丝衣。

丝绸在西方各地广受欢迎,自然也就刺激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当时,阳关外的阳关古道上,每日来自印度、波斯等的客商往来不断,使阳关这个军事要塞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然而,当我国进入东汉以后,当时的朝廷逐渐放弃了对西域的控制,令西域内部纷争不断,商路难以通行。当时的东汉朝廷为防止西域的动乱波及本国,经常关闭阳关、玉门关,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丝绸之路东段天山北南路的交通,陷入半停滞状态。

唐代及以后的宋元王朝统治时期,丝绸之路又兴盛起来,但由于关卡林立,赋税太重,丝绸之路的兴盛程度受到了影响。

进入明清时期以后,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保守,再加上西域地区越来越荒凉,曾经辉煌一时的丝绸之路逐渐荒废了。

与此同时,辉煌的阳关与丝绸之路一起荒废,只留下一片荒滩,成为流沙之中见证丝绸之路辉煌的遗迹。

在汉唐时期,阳关、玉门关都是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的关口。为了防止西北匈奴、突厥等势力威胁中原王朝的安全,从西汉时期,当地官吏就开始在阳关发放通关文牒,以作为出入阳关的凭证。这种凭证类似于后来的出国护照。

当时,驼队商旅们,包括一些僧侣,凡是要去西域,都得在阳关申拿关牒后才能西行。而西域诸国,也很重视由阳关都尉盖印签发的关牒。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就曾多次提到通关文牒。

无论是西域人来汉,还是汉朝人西去,出入阳关,都须通过严格验证盖着阳关大印的关照才可放行。一照在手,便可以畅通无阻了,所以后来“关照关照”、“多多关照”等语言,便流传开来,后人将“关照”引申,变成给照顾,行方便等意思。

阳关还有一个文化符号,那就是阳关道。阳关道的说法当然也是来自阳关。

阳关之外的那条道就是阳关古道,它也是丝绸之路的一段。在丝绸之路繁荣的时期,阳关通往西域的这条古道上,曾经商队络绎,驼铃叮咚,可以说是当时最繁忙的一条路。

从尚存的阳关大道宽约120米可以看出,当年的阳关道必是车水马龙,十分壮观。因此,后来的历史学者和文学家称这条古道为“阳关大道”。

因为阳关的繁华,后来民间还流传着:“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的谚语。这里用独木桥和阳关道相对称,都属于道路的两个极端,独木桥的狭窄,正好反衬阳关道的宽广。

意思就是你即使有阳关道可走,前途一片大好,我只有独木桥可走,你也不要干涉我的事,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同样源于宽广的意思,阳关道这个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来又被用来泛指通行便利的大路,也可以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成为康庄、光明、幸福之路的代名词。

阳关也许只是昔日的一个军事要塞,只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只是一堆砖石堆砌起来的一个建筑。然而,正是这堆砖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从此具有了文化意义,并成为了我国博大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旁注]

通关文牒 指我国古代时期,想出本国国境的人通过关戌时拿的通行证。通关文牒每到一国都需加盖该国的印玺,才算完整。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就对通关文牒的重要性进行了反复的强调。

大月氏 也叫“禺知”、“禺氏”或“牛氏”。是公元前2世纪以前居住在我国西北部,然后迁徙到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大月氏位于丝绸之路中段,是我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碰撞点,它的文化艺术成果兼具了东西两方特色。

张骞 字子文,我国古代时期汉朝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张骞开拓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

甘州 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张掖。张掖处于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古代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的交汇点上,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龙首两山,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张掖绿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因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都护府 都护府是我国古代时期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督察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汉代时,在西域设有西域都护府,至魏和西晋时改设为西域长史府,唐代曾设六都护府。

《后汉书》 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也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赋税 古代朝廷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古代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和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

《西游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相传是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

[阅读链接]

阳关一带的美食还有敦煌酿皮子。酿皮子晶莹黄亮,光洁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后味酸辣,柔韧爽口,食用方便,是极为普遍的一种民间小吃、本地快餐。

酿皮子是一种麦面制品,制作时先将优粉加水和匀,然后将面团置入清水中翻搅抓揉,使面粉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充分分离,剩下蛋白质,俗称面筋。而溶解于水的面浆,便是加工酿皮子的原料了。

在水滚沸后,将面浆舀入铁皮圆盘中涂匀,放入开水中煮几分钟,面汁为饼便成为酿皮子。

然后,将饼状的酿皮切成细长条,放几片面筋,加一点芥末、蒜汁、辣椒、香油等便可食用。这种制作简单的敦煌酿皮子价格不高,味道不错,特别受阳关一带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