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固险要的宁武关
明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难用一句话概括的朝代。从推翻元朝开始,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之初,深知国力衰弱,而又没能将“大元”残余势力扫清,于是派遣朱棣驻北,从战略上来说就是遏制外敌入侵。
1421年,明成祖朱棣由于从小成长在北京,又深受自己父亲明太祖朱元璋深信风水的影响,决定迁都北京。然而这个迁都的举动,却将大明王朝的中心近距离地展现在外族的敌人面前。
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对保护国境进行更有效的防御,明成祖朱棣在1412年以后又开始北征。
在5次北征之后,其实除前两次有所收获外,其余的北征并没有对巩固明代的国势起到多少作用。
但在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继位成为明仁宗后,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巧妙地组织了城防,使国境相对来说是太平的。但明仁宗朱高炽期望的是再次迁都,把王朝的中心从北京迁回南京。
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在幼年时就非常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早在1411年,13岁的他就已经被祖父明成祖朱棣立为皇太孙,也曾数度随明成祖朱棣征讨外敌。后来,朱瞻基在1425年登基成为明宣宗,开始了宣德王朝。
明宣宗和自己的祖父明成祖朱棣一样,从小成长在北京,对北京有深厚的感情,十分关心国境北方的处境,因此放弃了他父亲企图把朝廷迁回南京的计划,仍留北京为帝都。
1436年,明宣宗的长子朱祁镇继位成为明英宗。在明英宗时,外族的敌对势力,在漠北的人马已经一分为二成了瓦剌与鞑靼。
后来,瓦剌强大了起来,不断骚扰明朝的北边地区。当时,太监王振不断鼓动英宗发动对瓦剌御驾亲征,明英宗年轻气盛,立即采纳了建议。
但是由于明英宗准备不足,粮饷接济不足,前线屡屡失败,导致明军作战形势非常不利。最后,明英宗决定撤军。但是在军队驻扎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时,被瓦剌军包围,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
失去了明英宗的明朝群龙无首,但国不可一日无主,为避免内乱,明王朝决定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成为明代宗,年号景泰。
在景泰元年,也就是1450年的时候,明代宗迅速下旨建立宁武关在此之后,宁武关的防御功能被发挥到淋漓尽致,有效地挡住了外族的入侵。同时,明代宗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城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入侵。
即位后整顿吏制,使吏治为之一新。
明代宗继位后不久,原定的太子朱见深被废。但是后来,明英宗被瓦剌释放回国,重新取得王位,也重新为自己的儿子朱见深设立了太子。
虽然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失而复得了,但这样波折的成长经历使他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为了更好地防御类似瓦剌的外敌,朱见深在1464年继位成为明宪宗之后,又在1466年下令增修了宁武关。
1513年,外族骑兵从大同入犯,进攻宁武关,企图由此进入晋中。守卫宁武关的官兵奋起抵抗,保卫了晋中的安全。
宁武关的创设、加固以及沿关防戍的修筑,将偏头、雁门、宁武三关连为一线,有效地加强了明朝北部边防,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十分有效地保障了三晋百姓的安全。
[旁注]
风水 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核心是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是一种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和宏观环境的学说。
漠北 指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也就是狭义的塞北之北,包括外蒙古跟贝加尔湖,在历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动中心,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汉族活动的根据地。
下旨 下达圣旨,是指我国古代以皇帝名义发布公文的统称。圣旨大体上可分两大类,一是发布重大制度、典礼、封赏的文书,二是日常政务活动的文书。概括起来有制、诏、诰、敕、旨、册、谕、令、檄等。
太子 又叫“皇太子”,储君的一种,是我国皇帝正式继承人的封号,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皇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军的私人卫队。
瓦剌 是我国古代时期的西部蒙古民族,也是明代对西部蒙古各族的总称。瓦剌的先世为“斡亦剌惕”,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瓦剌部落人数众多,有若干分支,各有自己的名称,分为四大部或40000户,简称“四”,其中包括许多古老的蒙古语部落和突厥语部落。
晋中 晋中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西临汾河,北与太原毗邻,南与长治、临汾相交,位于晋中盆地的中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文化气质十分独特鲜明,发展潜力巨大无限的地区,其本身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阅读链接]
在明代宗组织防守外敌时,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10万,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
但是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也被升为了兵部尚书。对他的意见,皇帝全都认真地接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