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晋雄关——山西太行关
天井关建于公元前22年,也叫“雄定关”、“太行关”,是豫晋边境第一雄关,位于晋城南20多千米,泽州县南部晋庙铺镇太行山最南麓天井关村,因关南有深莫能测的天井泉3处而得名。天井关南延25千米,分大、小两个关隘口,沿途有很多关城、古道和堡寨。
太行关古为豫晋边界,位于太行山的最南部,是通往河南沁阳的关隘,史称“太行八陉之一”。古为南北要冲,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为兵家必争之地。
太行道的古代建筑
太行道又称“丹陉”,陉阔3米,长20千米,雄踞太行山南端,是太行八陉最为重要的一条古代通道。
周围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古隘丛峙,是豫北通往泽州的一条重要交通孔道,历史上为南控中原、北抵泽州的重要军事要道。形势雄峻,素称“天险”。由此陉南下可直抵虎牢关,是逐鹿中原的要陉之一。
据史书记载,此起泽州县天井关,南至河南沁阳常平村之间的太行道,山路盘绕似羊肠,关隘林立若星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天井关,更是天下名关,古人称其是“形胜名天下,危关压太行”。
从西汉时期设立天井关后,历朝历代这里纷争不断,兵戈迭起,大小战争数百起,给这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这一带关隘共包括羊肠坂、磐石长城、碗子城、古长城、孟良寨、焦赞营、大口、小口、关爷岭、斑鸠岭、揽车村、天井关等多处要塞。
星轺驿和天井关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与古道共存亡。星轺驿以南的横望隘、小口隘、碗子城,则是天井关所辖的重要关隘,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清时期,这里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为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横望隘和小口隘,位于天井关村以南12千米处的太行绝顶,是晋豫古道上的重要关口。横望隘也叫“大口隘”,因唐代宰相狄仁杰自汴州北上路经此地时,登山遥望,白云孤飞,他便想起留在河阳的父母而怀情吟诗,泽州太守为之刻石纪念,横望隘因此得名。
相传北宋大将孟良曾在此筑寨,把守关口,因此叫做“孟良寨”。
小口隘位于小口村南的山梁上,两边山岭高峻,崖悬沟深。607年的时候,隋炀帝南上太行,想到河南沁阳的御史张衡家中,为此专门开道45千米,由此通过。
北宋时期大将焦赞在此修筑城寨,防守关口,叫做“焦赞城”。时隔千年,焦赞城已不存在,而孟良寨由于修筑坚固,整体寨墙仍屹立在太行山的高岗上。
因为战争需要,太行道沿途建筑了不少古寨和墩台。他们因山势而建,形制各异,古寨有碗子城、磨盘寨、焦赞城、孟良寨、韦铨寨、寨河寨、清风寨、大寨、小寨等。
寨栅之外,因为传递讯息的需要,仍有墩台10余个,分别为万善墩、碗子城左右双墩、大口墩、油坊墩、小口墩、黑石岭墩、水奎墩、天井关墩、道口墩。
其建设修缮状况,有据可查的仅在《凤台县志》里记载碗子城道:
碗子城,县南四十五里。唐初置此,以控怀泽之冲。其城甚小,故名。
至1861年,为防获嘉李占标起义兵北上太行,泽州知府派兵在太行布防,凤台知县阮棻调四乡团练10000人防守,并“置墩台以塞城外之路,高与城齐,筑牛马墙数10余丈属于台,以护城。”
又在碗子城中“修建兵房6间”,以使守关吏卒在风雨寒雪时能够避居。
与此同时,重修小口城墙,并在城外用土堆成数个烽火台,在台下修筑关门。又在门内修建几间房子,“规制略如碗子而杀之”,于是“守备大固,人心悉定。
山下烽火照关门,卒无有一人一骑草山而近址者。”这次修造共历时两个月。
因为历史的发展演变,这些建筑越来越失去其作用。古寨保存完好的只有碗子城、孟良寨、磨盘寨、韦铨寨、清风寨遗迹,其余的或有部分遗迹,或已夷为平地。
除了黑石岭墩有遗迹,水奎墩和天井关墩有一馒头状土包,其余的墩台则全都没有保存下来。其中,天井关墩已被村人称为“沿村圪堆”,后来又被命名为“擎关顶”。
太行道上的宗教建筑,见于记载的有普照寺,也就是后来的小月寺,还有大月寺、天井关文庙、天井关关帝庙、天井关玉皇庙、拦车孔庙、拦车关帝庙、冶底岱庙等。
大月寺位于三教河西岸,寺院四面环山,三教河流经其下。寺院东西37米,南北22米,全寺面积为814平方米。坐北朝南,背靠笔架山,东临骆驼崖,南接皇箭垴,环境幽雅。
据寺内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1516年。大月寺在1648年和1750年的时候进行了重修。
寺为一进院,北有正殿5间,左右耳殿各3间,东西配殿各3间,正殿对南殿5间,右耳殿对南敞棚3间。左耳殿对倒座戏台3间,南殿与戏台间开山门一个,面阔一间。
后来,当地又在西边增设北大殿一院3间,左右耳殿各一间,西、南两面为院墙。正殿硬山顶,面阔5间,四椽栿。殿前辟3门,门阔一间,均设6扇隔扇门。寺内后存明清重修碑碣20余通。
小月寺位于窑掌村北2000米的玉柱峰北,山环水绕,林麓周密,是泽州古代一大禅林。初名“普照寺”,始建于金代。在1516年的时候,更名“小月院寺”。
清代星轺人张瑞祥在《月院山普照寺纪胜碑》里记述了当时小月寺环境的清幽:
石壁嵯峨,飞流喷薄,乔林丹壑,兽怪禽奇。
清代康熙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游此后也写道:
树杪水溅溅,群峰矗碧天。
松门留晓月,板屋过流泉。
谷口山城远,窗中鸟道悬。
前林少人迹,寒磬下溪烟。
冶底岱庙建于冶底村西阳坡之上。1512年,松月野叟在亮月庵所撰写的《重修东岳庙碑》记载冶底岱庙时说道:
其庙圣境者,龙泉水满,竹木森然;殿宇廊庑,次第行列,诚无浪说也。
冶底岱庙依地势而建,分为上下两院。上院正殿为天齐殿,是1080年重修而建的。这间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是单檐歇山顶,出檐2.5米,斗栱构架循宋、金营造法式。
大殿正门外的方形覆莲石柱础、方形抹角石柱与分列4根石柱顶端的题名。1187年,古人为其雕刻了石刻门框、对狮石雕门礅,工艺精湛,铭记明确。
正殿殿内有精美的砖雕神台和木雕神龛花罩,殿顶是高2.3米的琉璃龙吻,活灵活现的工艺使两盘四爪蛟龙从天而降,腾临殿脊。
[旁注]
中原 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是古代华夏族的发源地。
河阳 指黄河北岸的地区。秦代时叫“河雍”,汉代时叫“河阳”,唐代时叫“孟州”,明代时叫“孟县”,境内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的故里。
知县 也叫“知县事”,我国古代的一个官职,是一县的主官,主要管理一县的行政。如果所在县城驻有戍兵,也要兼管军事,兼任兵马都监或监押。元代时县的主官改称县尹,因为官衔在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四椽栿 古代木构架建筑的样式之一。栿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也叫“檩条”。槫挑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衬了4架椽子的就是“四椽栿”。
隔扇门 古代建筑最常用的门扇形式,出现于唐代。隔扇门要整排使用,通常为4扇、6扇和8扇,主要由隔心,绦环板,裙板三部分组成。格门上部为格心,由花样的棂格拼成,可透光。下部为裙板,不透光,可以有木刻装饰,还可以除下。
斗栱 又称“斗科”、“欂栌”,是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斗栱用来在横梁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同时,斗栱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我国古典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
[阅读链接]
一天,魏将司马懿率一支轻骑到封地巡察,行至半山腰一开阔地,战马突然裹步不前。两随从也扬鞭催马,岂料战马竟然跪卧不起。
司马懿正在疑惑,见路旁有一怪石似乎在嘲笑他,不禁大怒,拨出随身佩剑向怪石刺去,剑身竟刺入石中不能拨出。这时,一随从禀报说,民间传说此山有一白龙神马,因此凡马不敢上山。
司马懿听罢,祈祷说,我乃魏将司马懿,请神马放行。说来也怪,司马懿祈祷完毕,战马便一溜烟似的向山顶奔去。后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后,便迫不及待地北上太行,为追思其先祖司马懿,就叫人在山上修了一座晋庙。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司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