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镇咽喉——陕西潼关
潼关位于陕西渭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守卫着这条古道要津的西口。潼关设于东汉晚期,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千米,唐代武则天时期又北迁塬下,形成后来的潼关城旧址。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的交集点,是汉代末期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历代迁移的潼关城
潼关城作为戍守要地,先后有3个关城,即东汉上时期、隋唐时期及其以后的潼关城。
东汉时期作为守备要塞的潼关城,最早建于东汉晚期,建城的具体年代虽已无考,但是在211年的时候,有古籍记载“超等屯潼关”,便有了潼关之称,此后为世人所称。
关于东汉潼关城的具体位置,根据《水经注》的记载:
河水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傍绝涧涉此坂以升潼关,所谓溯黄巷以济潼关也。
《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看到的潼关城,必然就是东汉时期的潼关城。按照郦道元的说法,自函谷关东来的大道到潼关城东,由于黄河紧切塬下,河边无路可通,只好经过一个黄土巷坡漫上,才能到潼关城,可见这个关城位于高埠之上。
后来清代向准所修《续潼关县志》记载:
潼关古城在上南门外塬上……今其遗址尚存。
向准所说的上南门是潼关东南半塬上的南门。潼关县南迁至吴村后,原潼关县城后来改称为港口。
后来东汉时期的潼关城只有南墙和北墙,根本没有东墙和西墙,但是,没人知道为什么。
后经过考察认为,潼关城东临原望沟,西临禁沟及潼谷,两沟深堑壁立,可见东汉潼关城的东西两侧以深堑为墙,所以就没有筑东、西两面城墙。由于水土流失,城墙两端局部崩塌于沟内,从两端可见崩塌的残迹。
留在地面的潼关城的北城墙在陶家庄北侧,东西长约1000米,高约7米,黄土板筑,城门约略偏东,与港口潼关老城的上南门南北对峙。
南城墙在杨家庄的南侧,城根的北侧,与原望沟和禁沟之间的古道交叉。这里的古道即东汉时期长洛大道必经之道,从而可控制长洛大道。
后来的南城墙在城根村的西北和原望沟的沟边仍残留部分城墙,其形态与北墙相同。南墙和北墙南北相距约115千米,由此可见潼关城也是很大的。
后来,潼关城在隋代有过一次迁移,据唐代杜佑编撰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通典》记载:
隋炀帝:大业七年移于南北镇城间,坑兽槛谷置。
大业七年,也就是611年。《通典》的作者杜佑说,隋时所移潼关城在“坑兽槛谷”。
根据后来清代向准的《续潼关县志》的说法,坑兽槛谷的位置是:“在城南四里,南北镇城间,隋大业七年,徙潼关于南北镇城间即此。”向准说的“在城南四里”,是指在后来的潼关港口乡南2000米。
又据后来清代饶应祺所修的《同州府续志》记载:“中咀坡古为连城关,隋大业七年所迁关城也。”这里说的连城关就是南北镇城。
清代末期潼关人赵鹏超所修的《潼关县新志》记载,隋“大业七年,徙南北连城关,去今地四里”。赵鹏超说的“去今地四里”,也在潼关港口乡南2000米。
根据《潼关县新志》记载:“隋大业七年迁关城于禁沟口。”禁沟口就在中咀坡下方。
由于以上资料讲的都是同一地址,可见隋代潼关城只有一个地址,因为东汉时期潼关城以南地势平坦开阔,没有设关的条件,因而,隋城不可能向南迁移。
在港口南2000米的中咀坡下,是潼水与禁沟的汇合口,也是一片谷地,它位于东汉时期潼关城南城墙的西南坡下,长洛大道从汉潼关城西行时必经这里。
潼关城设在这里既可以有效地控制长洛大道,又可控制禁沟和潼水南北通道,避免了东汉时期潼关城不能控制南北的弊病,这也是隋代迁移潼关城的原因之所在。
隋代潼关城地处禁沟和潼水河谷交汇之处,又处交通要道,所以城墙后来没有得到保存。
隋城遗址内仅有烽火台一座,在隋城南侧中咀坡塬头上有一高大烽火台清晰可见。这个台居高临下,可能是隋代潼关城军事要塞的讯号台。
后来,潼关城至唐代有过一次迁移,这次迁移是在691年时进行的。在691的时候,黄河南岸与塬之间可以东西通行,长洛大道沿河边行进更为方便,所以不再绕道塬上。
为了控制大道,因此,武则天下令将潼关城北移到黄河岸边。《元和郡县志》中记载唐代潼关城时说:“关西一里有潼水。”
这就是说,唐代潼关城的西门距潼水500米,北墙紧挨黄河岸边,南墙应在南塬半坡,东门应是原望沟口东侧的黄巷坡内的金陡关。这样,唐代潼关城既可控制东西大道,又可控制绕道原上的古道。
唐代潼关城设立后,隋城的防卫作用仍然存在,唐代末期黄巢起义军进攻潼关时,唐军忘守禁沟,义军踏破禁沟,进而攻破了唐代潼关城。
而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潼关城,其位置没有多大变化,都是在唐代潼关城的基础上维修、拓展和加固的。
后来残留在港口的城郭是明代所修,该城的西门紧靠黄河,北墙立于黄河岸边,东门接近原望沟口,南墙蜿蜒于南塬半腰,潼水穿城而过注入黄河。
这个关城既可控制长洛大道,又可控制南北通道,比东汉时期的潼关城和隋代的潼关城更为适用。
[旁注]
《水经注》 是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由北魏时郦道元所著,全书30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1000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郦道元 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收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40卷。郦道元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东汉 又称“后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朝代。东汉时期的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东汉一代就出现了4位“圣人”,分别是“纸圣”蔡伦、“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和“字圣”许慎。
《通典》 古代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由唐代杜佑撰写,共有200卷。《通典》记述了唐代天宝年间以前历代的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通典》内分9门,子目1500余条,约190万字。
[阅读链接]
当年,三国时期军事家曹操命令曹洪和徐晃在潼关作战,并说:“你们两人先带10000人马守住潼关。如10天内失掉了潼关,就按军法处决你们。”
曹洪、徐晃到了潼关,并不出战。西凉将军马超领兵来到关下痛骂曹操三代人,激怒了曹洪。曹洪想出战,却被徐晃劝住了。到了第九天,西凉军故意装出懈怠的样子,诱使曹洪和徐晃中了圈套,被打得措手不及。
曹洪丢失了潼关,奔来拜见曹操。曹操说:“给你10天期限,为什么9天就丢了潼关?”
曹洪说:“西凉军士,百般辱骂,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后来又看见西凉军懈怠,便乘机袭击,不想中了奸计。”
曹操大怒,亲自率军直逼潼关,但仍然战败了。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