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天成的潼关要塞
那是东汉末期,魏王曹操为了预防陕西、甘肃方面的兵乱,便在南依秦岭、北临黄河的狭窄地带,筑起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城,并同时废弃了东边的函谷关。
由于潼关所处的咽喉要冲地位,曹操与蜀汉骠骑将军马超激战潼关,曹操以沙筑墙用水浇灌,一夜之间就冻成了冰墙,马超进而不得只好西走。
在潼关,冷兵器的撞击、亡灵的哀号,鼓角争鸣、烽火狼烟,这里凝聚了太多太多的故事。
潼关始建于东汉末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由于黄河水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所以叫“潼关”。
古潼关是我国著名十大名关的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十分引人入胜。
作为兵家自古必争之地的潼关,地形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
潼关的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间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的空间只够容纳一车一马。
过去的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地形的重要。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游览潼关后也有诗句说道:
丈人视要处,狭窄容单车,艰难奋长,万古用一夫。
潼关要塞的险要构成,潼关城是其要隘,加之黄巷坂、禁沟和十二连城、秦岭、黄河等,构成了一个立体戍守的要塞。
黄巷坂处于潼关城东,自函谷关东来的大道必须经过黄巷坂,别无他道可寻。
黄巷坂的南侧紧临高原,悬崖陡壁,北侧夹河之间有一高岸隆起,这就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中通一径的孤道,这个孤道“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
在车不方轨的谷道里,士兵们难以行动,所以,黄巷坂成为潼关要塞的第一个天然屏障。自唐代潼关城移至黄河岸边后,它的东门就设在黄巷坂内,所设的“金陡关”是潼关城的第一门,又称“潼关第一关”。
由于黄巷坂地处原望沟入黄河口的东侧,当地人称黄巷坂为“五里岸门坡”,可见黄巷坡坂有2500米长。
其实原来的黄巷坂还会更长一些,但是由于黄河向南切蚀,黄巷坂北侧的高岸崩塌于黄河之中,至后来,能看到的黄巷坂也就仅有数百米长了。
潼关守备,离不开禁沟,禁沟也称“禁谷”,“谷势壁立,望者禁足”,深达数十米,乃至数百米,是十分难以逾越的天堑。禁沟南北横断潼关塬区,成为天然屏障,自潼关城南直通秦岭,可与武关连通。
像禁沟这样的南北大沟向西有潼谷等数条,由于这些南北沟道横断潼关塬区,所以,古来潼关塬无东西大道可通。但是,翻越这些沟道,仍然可以进入关中。
禁沟与潼关城地处南北一线,戍守潼关,就要防守禁沟。防守禁沟的具体情形,古籍记载:
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是由一室之内,杜门塞窦,以防鸟雀之入,而忘闭其牖也,是以关于敌也,非所以固吾圉也。
后世之守关者,察地理之形势,课封疆之万全,周历山川,旷览古今,鉴观成败,其于建连城以控禁沟,控禁沟以固关。
这段资料就是禁沟和十二连城位置、作用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禁沟天堑和十二连城是潼关要塞的天然屏障之一。唐代在禁沟西沿设置十二连城,唐代还设禁谷关,足见禁沟防御体系的形成。
后来的禁沟虽然因为长期的雨水冲刷而谷岸崩塌了,但仍然是悬崖绝壁,难以翻越。十二连城的城墙后来都没有保存下来,但每城内都有一个残留的夯土台。
夯土台每个底边长1015米,宽11米,高716米,黄土板筑,层面清晰可见,有通到台顶的台阶。土台既是连城的瞭望哨,又是烽火台。这些土台大部分得到了保存,只有少数崩塌于禁沟内。
在十二连城的中部有一自然村,名称“中军帐”。这就是《潼关志》所说的“中城”。在这个村的东南侧有一个较小的土台,而在村的西北角有一个高大的烽火台。这个中军帐村就是古代十二连城的指挥中心。
每当十二连城中的士兵发现敌情,就会在城内土台点燃烽火,通报中军帐,再由中军帐点燃烽火通报潼关城,这就起到了防卫作用。
秦岭是潼关要塞的天然屏障,但是禁沟、潼谷等都直通秦岭,由此可翻越秦岭。
为了防止军事行动穿越秦岭,进而攻破潼关,所以古人在秦岭北麓潼关地界,自东而西设置了西峪关、善车关、太峪关、蒿岔峪关、潼谷关、水门关等关塞。
这些关塞均有驻军把守,成为潼关城的南部前沿哨卡,和潼关要塞浑然一体。所以,潼关城既有秦岭这个天然屏障,又有关塞防卫,这就保证了潼关要塞的南部安全。
黄河出秦晋峡谷南流到潼关北,折转而东。在这里,洛水、渭河会黄河“抱关而下”,黄河紧切潼关城下流过,形成天堑,无途可通,也隔断了北来之路,在潼关城北侧形成自然防卫带,因而戍守潼关无需考虑城北安全,黄河天堑形成了天然屏障。
潼关城的守备是非常严密的,因为潼关城设在潼关塬头上,长洛大道到原望沟,黄河边无路可通,只好绕道塬上,通过东汉潼关城,从它的西侧下到禁沟底部,再北行才能进入关内,通过这里的大道,唯此一条。
因而关闭东汉潼关城门,就能横断长洛大道。而且城东是原望沟天堑,所以,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而隋代潼关城位于坑兽槛谷,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为潼河谷地。东来的长洛大道仍然要经过汉城,所以汉城成为隋城的第一道防线。
出了汉城西行,经过一个只能容单车的狭窄坡形谷道,才能下到隋代潼关城。城东是悬崖绝壁,城南临禁沟、潼谷出口,城西是高岸,所以隋代潼关城也是山环水绕,天堑天成。
关闭隋代潼关城门就能横断东西大道和南北通道,因而,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唐代及其以后的潼关城夹在黄河与塬之间,又处于黄河进入晋豫峡谷的入口处,潼关城的东面,古代巨型历史地理著作《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河山之险迤逦相接;自此西望,川途旷然。
由此可见,潼关城的东侧是峡谷地带,易守难攻。东来的长洛大道和南北通道都要进入潼关城,然后再出西门才能进入关内。
城东有黄巷坂,“车不得方轨,马不得成列”。东门外黄河紧切门下,攻关之势难以形成。
[旁注]
马超(176年~222年),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在其父马腾帐下为将,先后参与破苏氏坞、与韩遂相攻击、破郭援等战役。又降刘备,刘备称帝后,拜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
兵家 古代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也指研究军事的学派。兵家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大类,代表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期的孙膑、吴起、尉缭、公孙鞅、赵奢、白起,汉代初期的张良、韩信等。
烽火台 又称“烽燧”、“烽堠”、“烟墩”或“墩台”,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可以防止敌人入侵。遇有敌情发生时,烽火台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
十二连城 十二连城是由12座城连接而成的古城,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准格尔旗北端的黄河南岸。十二连城地处战略要点,可北凭黄河天险,控制蒙古草原,南临中原大地,进退两易。
《读史方舆纪要》 清代初期地理学家顾祖禹独撰的一部巨型历史地理著作,综记山川关塞的险要程度,并对其是否适用于战争中防守的场地以及军事重要程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有浓厚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特色,其核心在于阐明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
[阅读链接]
641年春天,唐太宗李世民从长安起身去泰山封禅,李世民的车队到达洛阳时,一天夜晚,有彗星划过天空,太宗以为这是不祥的预兆,马上下达命令,停止去泰山封禅,留在东京洛阳,李世民在洛阳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从3月初至9月底才回驾长安。
李世民经过函谷关时,在皇帝的专车上,他命爱妃徐惠作诗一首,徐惠奉命只写了一首《秋风函谷应诏》,第二天到达了潼关。在潼关,唐太宗有感而发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入潼关》,表示对徐惠所写《秋风函谷应诏》的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