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理的正确性

要做到原理正确,需要注意两点:

  1. 不能虚伪。弄虚作假、制造假象欺骗学生是不允许的(当然,这应该和模拟实验相区别)。

  2. 原理无错误。首先应该区分错误和误差。误差是由于实验系统和条件的非理想化产生的。中学物理实验中允许有一定的误差。至于允许多大的误差,则由实验方法、仪器、实验条件和教学要求来决定。为了教学的需要,有时还故意扩大实验误差,让学生分析误差的来源等等。但是, 实验原理的错误是不允许的。

静电感应的实验

用静电感应的方法,能使两个带有绝缘支柱的枕形导体带上等量异种的电荷。

如图 3-7 所示,将两个不带电的枕形绝缘导体 A,B 靠在一起,再将一带电体 E 靠近枕形导体 A 的一端。这时,在枕形导体 A 的左端和 B 的右端分别感应出了正、负电荷。保持带电体 E 不动,移开枕形导体 B,这样, 枕形导体 A,B 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的电荷。

为了说明“等量异种”这一点,有人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方案,如图3-8 所示。先将已带了电的枕形导体中的任一个,例如带正电的 A 与验电器接触。验电器传得电荷后张开一个角度,如图 3-8(a)所示;移开这个枕形导体,验电器保持张角不变,如图 3-8(b)所示;再将另一个带负电的枕形导体与验电器接触,这时,枕形导体的负电荷就跑到验电器上, 与验电器上原有的正电荷中和,整个验电器就不带电,验电器箔片也就不张开,如图 3-8(c)所示;移开枕形导体,验电器箔片仍不张开如图 3

-8(d)所示。由此说明两枕形导体带等量异种的电荷。

尽管有与上述方案预言的结果相同的实验现象出现,但是,这个实验的原理是否一定正确呢?对此,可进行如下分析。

设:两枕形导体的电容都为 C1,验电器的电容为 C2。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使两枕形导体都带上 Q 的电量(先不考虑种类),对地电位差都为

U = Q 。在图3-8(a)所示的情况下,枕形导体A上的电荷有一部

C1

分传到验电器上(不是全部!)。假定枕形导体与验电器接触后两者的电容都没有改变,那么,验电器上分得的电荷为:

Q 2a

= C2 Q C1 + C2

验电器和枕形导体 A 的对地电位差 Ua 为:

Ua =

Q C1 + C2

= C1 U C1 + C2

当把另一枕形导体 B 与验电器接触时,将有-Q2 的电荷先与验电器上的电荷中和,然后,剩下的负电荷(Q1-Q2a)再按枕形导体和验电器电容的大小而分配给两者。此时,验电器分得的电量 Q2b 应为:

Q = C2

(Q − Q ) =

C2  C1 

2b C + C

2a C + C  C + C Q

1 2

= C1C2 Q (C1 + C2 )

1 2  1 2 

(1)

其对地电位差 UB 为:

C C2 C

U = 1 Q = 1 U = 1 U

(2)

b (C + C ) (C + C ) C + C

1 2 1 2 1 2

从(1)、(2)式可见,枕形导体 B 与验电器接触后,虽然中和了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但却使验电器带上了负电荷。尽管此时验电器对地电位差没有第一次(Ua)大,但毕竟还有。至于这个电位差使验电器张开多大

的角度,则由 U 的大小决定,亦即由枕形导体原先带的电量 Q 和两者电容的大小所决定。

就实际情况来看,实验中常用的枕形导体的电容与验电器的电容是同数量级的。测量结果表明,前者的电容为 3~7pF,后者的电容为 1~6pF。

如果开始时枕形导体带的电量 Q 不多(或 U 不大),验电器的电容不比枕形导体的电容小多少,那么 Ub 就可能比较小,验电器的张角可能小到不易

觉察的程度[如图 3-8(c)]。但是,这种情况仅是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中的一种。如果开始时枕形导体带的电量比较多,验电器箔片仍可张开一个明显的角度(从演示实验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因此,上述实验方案从原理上来说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