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通俗讲解与恰当比喻

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就实验及其操作步骤来说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学生却不易理解,甚至产生错觉或疑惑,不能正确地思维,更不能得到自己确信的结论。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实验教学层次(程序)不能使学生产生错觉,不能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似信非信。我们应该针对学生在实验观察和思维上的种种难点, 进行通俗的讲解和比喻,甚至可以辅以另一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加以说 明,以确保实验教学的效果。

低压沸腾实验

有一种低压沸腾的实验演示方法是这样的,将圆底烧瓶里的热水烧至

沸腾,移去酒精灯,用塞子塞紧烧瓶,此时水不再沸腾;把瓶子倒过来,在瓶底上面浇冷水,可见瓶内的水又沸腾了。这个实验现象是清晰的,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没有一定质量和体积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后其压强也要降低的知识,对于浇了冷水后瓶内的水沸腾是在低压下的沸腾这一点,常常是半信半疑的。如要消除这一疑惑,在实验教学层次(程序)中就需要增加这样的内容:让学生确信浇了冷水后,瓶内的气压小于

大气压。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对实验仪器稍加改进:在橡皮塞子上插一根玻璃管(如图 7-8 所示),玻璃管外端套一橡皮管,用一夹子将橡皮管夹紧,不使其漏气。按原方法进行演示,最后,将橡皮管的下端置于红色水中,打开夹子,可见红色水在烧瓶内喷出(即表演低压喷泉实验)。由此说明了浇了冷水之后瓶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这一事实。

玻璃瓶受力形变

高一在“弹力”这部分内容中提到:任何物体受到任意小的力,都要发生形变;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为说明这一点,不少资料上介绍了下述玻璃瓶受力形变的实验。

如图 7-9 所示,在三角玻璃烧瓶的瓶塞中插一根细玻璃管,瓶内装满红色水,在玻璃管中水面处用小橡皮圈做上记号。

演示时,用手压玻璃瓶底,可以看到玻璃瓶上面玻璃管中的水面会升高;撤去压力,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回到橡皮圈所在位置。实验说明玻璃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这个实验的原理可简述为:

玻璃瓶受力—形变—容积减少(由于液体不可压缩)—水往上升然而, 学生在看这个实验时,常会产生两个错觉:(1)瓶不是玻璃的;(2)手接触瓶子后传热给瓶子,使瓶内的液体受热膨胀。为避免学生产生上述错觉,许多老师采取下述改进措施:(1)演示前先用金属棒敲瓶子,使学生确信这是玻璃瓶。(2)瓶子选用 1kg 装的椭圆形底的墨水瓶。这样,当瓶子椭圆截面的短半轴方向受压力时(如图 7-10 所示),水柱上升;当瓶子

椭圆截面的长半轴方向受压力时(如图 7-11 所示),水柱下降。如果前者“能”用“受热膨胀”来解释的话,那么后者用“受热缩小”是解释不通的。可见水柱高度变化的原因并非受热膨胀。

但是,上面的演示不能使学生确信,不论水柱是上升还是下降,都是由于受力形变的缘故。虽然我们可以向学生做这样的解释:在瓶子椭圆截面的周长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椭圆截面短半轴方向受压力后,短半轴更 “短”了,即截面积(S=πa·b)变小—容积变大—水柱上升;而椭圆截面长半轴方向受压力后,长半轴变“短”了,同时短半轴变“长”了,这样,长半轴 a 和短半轴 b 的乘积增大了,则截面积变大—容积变大—水柱下降。但是,学生对此还是不容易理解的(尽管上述解释很费口舌),因为高一学生对于椭圆的一些几何知识和面积计算还是比较生疏的(一般在

高二或高三才学到)。

那么,怎样使学生接受不论水柱是“上升”还是“下降”都是由于受力形变的缘故呢?对此,可用一个简单的实例类比。大家都有挤牙膏的经验。牙膏壳的截面可以近似地看做是一个椭圆,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类似下述的问题:挤牙膏你是怎么挤的?你是沿短半轴方向挤、还是沿长半轴方向挤?如果挤出的牙膏太多了,要使挤出的牙膏缩回去一些,你将怎样? 你是沿短半轴方向挤一下呢,还是沿长半轴方向挤?用牙膏实际操作,当学生看清这个熟悉的现象,并相信这个现象后,他自然也就相信了水柱“上升”、“下降”都是由于受力形变的缘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