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潮流——不断丰富
中华民族追求美丽的脚步从未间断。如果说先秦时期的佩饰艺术重在外在之美,那么从秦汉建立“大一统”国家之后,人们不但追求外在美,也通过各种佩饰方式彰显内在之美,籍以衬托高尚的心灵。
先秦佩饰艺术的开创性贡献,经过秦汉及其后历代的进一步发展,至隋唐时期,在服装颜色与纹样、佩饰种类和及佩戴方式、发型与发饰及化妆技术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有诸多创新,使佩饰品种类繁杂,制作工艺日益发达,样式花样翻新,充分地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秦汉时的服色与佩饰
我国服装的色彩,与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秦汉时期的服装色彩,就明显地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秦汉时期,方术家把五行学说与占星术的五方观念相结合,认为土象征中央;木是青色,象征东方;火是红色,象征南方;金是白色,象征西方;水是黑色,象征北方。
因此,秦灭六国,认为是获水德,因而服色尚黑。汉承秦后,认为是获土德,于是服色尚黄。
除了正色以外,又按阴阳之间相生相克的信仰,调配出来间色,介于五色之间,多为平民服饰采用。
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大思想家,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论述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既是对我国远古自然崇拜的继承与提高,同时又对融入自然服饰观起到了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与董仲舒“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有关的,是服饰中有应季节而专设的“四时服”与“五时衣”。即孟春穿青色,孟夏穿赤色,季夏穿黄色,孟秋穿白色,孟冬穿黑色,形成礼俗。
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道自然,以天道为本,因而强调法天思想,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切都应该效法天,当时也包括服装颜色在内。对照五时衣所选择的五种颜色来看,我国古人并未考虑到四季的温差,而是人们努力寻求与大自然精神的统一。
秦汉时期服装的佩饰主要是佩玉和佩绶等。汉代非常重视佩玉,不仅用玉来表示佩带者的品德,还对佩玉有明确的规定。据《礼记·玉藻》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孺玟而编组绶。不同身份的人佩玉的颜色不同。
目前考古发掘到的玉器非常多,而汉代佩玉又占有相当的数量,以观赏性佩玉为多,制作极其精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代人对于佩玉的重视。
考古出土的汉代的玉璜有几种,它们的弧度不同,纹饰不同。半璧式玉璜,以长沙博物馆藏西汉曹娱墓出土玉璜为代表,璜长16.8厘米,宽8厘米,为半个鸟纹玉璧,这种玉璜当时可能用作为礼器使用。
双兽首玉璜,两端为张口之兽首,兽首为尖耳,水滴形眼,嘴部为锯开的细缝。璜表面为凸起的带有螺旋的谷纹,这类玉璜以南京小龟山汉墓出土玉璜为代表。
龙纹玉璜,一端雕兽面,中部则雕龙身,龙身细而方折,其上有双阴线刻的横节纹,璜的边缘带有凸齿。璜的中部有一孔,以备悬挂。
汉代的谍形佩由古代佩谍演化而来,又称鸡心佩,它的中部为片状,近似于盾牌或鸡心的形状,中心一孔,外部镂雕装饰。
汉代谍形佩的造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片状,薄而平,外部装饰简单,多为带有卷勾的勾连纹。第二类是鸡心的中部微隆起,边缘的装饰纹为圆雕或凸雕,连于鸡心之上,多为兽、鸟、云纹。第三类为谍形佩的变形,或为桥形。这三类玉佩中,第一类多见于西汉,第二类多见于东汉及后来的南北朝时期。
从装饰纹样上看,谍形佩所饰有勾连纹及螭、凤等纹样。勾连纹似带状,但边部及端部带有卷勾式装饰,龙纹似螭,身上带少许鳞,大嘴角,上下唇厚而长,眼为水滴形。
螭纹也极有特征,或有独角,耳部为叠状耳或尖耳带有小凹槽,眼滚圆或细长,嘴部主要有三种,榫式,“T”式,三段式。龙与螭能饰有细密的短阴线,并有阴刻小圈。
凤纹的特点是头小,喙长大而下勾,顶部饰有长翎,长颈,小身,腿似兽腿,长尾分叉,外卷,似螭尾。边缘的镂雕装饰布局也有几种,或集中于一端,或左右对称或偏重于一侧。
汉代玉带钩的种类很多。长钩,短钩,琵琶肚,扁担腰,方头,圆头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鸟头钩、兽头钩、螭纹钩和弦纹勾等。
鸟头钩钩腹较宽,琵琶形,中部凸起,其上纹饰浅而简略,似为鸟羽,颈细长,钩头似鸟头。造型极简单。
兽头钩的钩头为兽头,腹部有几种,腹较短,底端较圆的琵琶肚,腹扁而长,端部略宽的长条形等,兽头的雕法也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尖耳,凸眼,眼珠似球,鼻与额相连且凸起,嘴部较方,且呈三段式,鼻居中,两侧各有一凸起以示唇。另一类则近似所谓“汉八刀”雕法,用简单的几道阴刻线雕出眼、嘴。
螭纹钩的腹部雕螭,螭形特点同前。弦纹勾钩腹扁宽,有几道凸起的弦纹,钩头扁而方,前端略窄,近似于兽面的外形,其上也有凸起的弦纹。
汉代用于佩带的玉人很多,主要为玉舞人及翁仲两种。舞人形象较为统一,细腰长袖,一只袖自头顸甩到身另一侧,另一只手横于腰部,袖垂于身另一侧。汉代舞人的雕琢工艺精粗不一,粗糙的作品只雕外形,加几道阴刻线以示眼,眉或身腰。精制的则有起伏的衣褶,广东汉初南越王墓出土的圆雕立体玉舞人为最精的制品。
玉翁仲在汉代比较流行,是一种使用配饰,用于辟邪。常雕刻为一老者持立状,老者长须大袍,头戴平冠有孔穿绳便于佩带。
玉剑饰在战国时就已出现,汉代佩带玉具剑,玉剑饰使用更加系统、广泛。文献记载的玉剑饰有五种,考古发现的汉代玉剑饰仅四种。
剑首饰玉,用于剑柄的最端部,或称“标首”,有圆形、方形二种,圆形的最常见,为圆片状,中部凸起圆形球面,上饰涡纹,圆凸的四周或饰谷纹,或凸雕螭纹。方形的上宽下窄,近似梯形,中部微隆起,其上有兽面纹或云纹。
剑格,用于剑柄与剑锋之间,人称“琅”。这类玉件较薄,侧面看为长条形,载面为菱形或椭圆形,每面中部凸起一棱,以此为中心,琢兽面纹。剑鞘下端饰玉,称为“珌”。剑珌纹饰或为“山”形纹,或为兽面纹。
剑鞘饰,饰于鞘外,近人称为“招文带”,长条形,片状,两端下弯,背面有一个方形的仓,仓的侧面有透孔。其上纹饰有三种:螭纹,凸雕大小双螭;谷纹,为凸起的谷粒;勾云纹,为正反相连的勾云,一端饰一小兽面,兽两眼部特别大,头上有绳纹。
鞘口饰玉,名曰“摹”。目前尚未发现这类鞘口饰玉的传世或出土,传世品中所发现的也为明清时的作品,这种鞘口饰玉流行于哪个历史年代,目前尚难定论。
除了佩玉之外,汉代的佩绶也很有特点。佩绶为汉代服饰的一大特点,贵族阶层除佩挂刀剑,还有佩挂组绶的礼俗。组绶由朝廷统一发放,为汉代官员权力的象征。汉制规定:官员平时在外,须将官印封装在腰间的革囊里,并将绶带垂于外。
皇帝和各级官员所挂的佩绶,在尺寸、颜色及织法上有明显的区别。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佩黄赤绶,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各如其绶色,诸侯王佩赤绶,公、后、将军佩色为紫,以下有青、黑色。
汉明帝恢复了古制,增加大佩制度。所谓大佩,是由各种玉质配件组成的饰物,一般都在祭祀朝会等重要场合佩戴,它将相同的两组分配于左右两腰旁,皇帝的大佩系玉用串珠,公卿诸侯的大佩系玉用丝绳,丝绳颜色和绶是相同的。
[旁注]
方术家 在我国古代,用自然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医卜星相、遁甲、堪舆和神仙之术的人。方,指方技。术,指数术。秦汉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身边都有一些方术家。
世子 周代时,天子、诸侯的嫡子称“世子”。开始的时候世子只是个称谓,儿子都是世子,后来演变成册封,也就是后来说的储君,就是继承父亲的大儿子,但大多还是册立长子,历史上册立少子为世子的也有。后世称继承王爷、诸侯爵位者的正式封号为世子,多由嫡、长充任。
汉八刀 是指汉代雕刻的玉蝉,其刀法矫健、粗野,锋芒有力。体现出当时精湛的雕刻技术。汉八刀工艺品是我国玉器史上的代表之作,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在我国玉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汉以后不再觅有此风格的玉器。
佩绶 佩,是身上的玉饰,绶,是用来悬挂印佩的丝织带子。佩绶用来区分地位尊卑。佩绶制度在华夏衣冠里为等级尊卑的一种显著特征。后来绶的外型、佩带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但其作为礼服区别尊卑的作用一直保留至明代。
[阅读链接]
汉玉翁仲在历史上实有其人。翁仲本是人名,姓阮,。相传秦始皇时来到中国,始皇看他身材高大,武艺高强,派他守卫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用铜铸了他的像,放在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人因其有神威之力,又用石雕成翁仲象,守护坟墓,所谓“稼间石人曰翁仲”。
翁仲既有神力守护宫门坟墓,自然也可以随身佩带,驱除邪魔,于是,秦汉时期就有了饰佩的玉翁仲,并采用了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