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万化——兼融天下
我国在晚唐之后,社会动荡,佩饰艺术成就不显,而在仅存50年的五代十国之后,宋代佩饰艺术备受人们关注,人们的审美情趣集中在服饰纹样和女子发饰上。两宋时期,不仅锦绣做的服饰纹样富丽堂皇,而且女子的发型发饰也追求时髦,整体造型给人以清雅、自然的感觉。
辽金西夏服饰纹样、元代服饰纹样,以及元代的男子发型和妇女头饰,出现了较大变化。其中蒙古族在保留本民族装饰特点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多民族的合流。
两宋时期的服饰纹样
北宋初年,皇家仪仗队都穿绣锦做的服装。为此,成都转运司设立了成都锦院,专门生产上贡的“八答晕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以及“广西锦”。
北宋皇室规定,对文武百官按其职位高低,每年分送“臣僚袄子锦”,其花纹各有定制,分为翠毛、宜男、云雁、瑞草、狮子、练鹊、宝照等。
南宋时,成都锦院还生产各种细锦和各种锦被,花色更加繁复美丽,这些丝织锦在后来通过商贸等方式逐渐流传到全国,成为知名的传统品种,被称为“蜀锦”。
蜀锦的花纹有组合型几何纹的八搭晕、六搭晕、盘毯等。这种组合型纹样多出现在南宋时颇具时代特色的织锦上,这种织锦被称为“宋锦”。
宋锦的图案风格、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等已和蜀锦有所区别。它以纬面斜纹显示主体花纹,经面斜纹为地纹或少量陪衬花,其锦面匀整、质地柔软、纹样古朴,大都供装裱之用。
宋锦产于南宋时期的苏州。苏州宋锦、蜀锦和后来明代南京的云锦,并称为我国三大名锦。
宋代服饰纹样的题材较以前更为丰富广泛,宋锦上的图案以龟背纹、席地纹、祥云纹、万字纹、古钱纹等为底,中间穿插龙、凤、朱雀等兽鸟纹样,以及八宝、八仙、八吉祥。还有琴、棋、书、画等图案。
八宝指古钱、书、画、琴、棋等,八仙是扇子、宝剑、葫芦、柏枝、笛子、绿枝、荷花等,八吉祥则指宝壶、花伞、法轮、百洁、莲花、双鱼、海螺等。在色彩应用方面,多用调和色,一般很少用对比色。
宋锦是宋代官服的主要面料,宋锦上的几何填花有葵花、簇四金雕,大窠马打毯,雪花毯路、双窠云雁等;器物题材的有天下乐;人物题材的有宜男百花等;穿枝花鸟题材的有真红穿花凤、真红大百花孔雀、青绿瑞草云鹤等;动物题材的有狮子、云雁、天马、金鱼、鸂鶒、翔鸾等;花卉题材的有如意牡丹、芙蓉、重莲、真红樱桃、真红水林檎等。
宋代院画和文人画的兴起对工艺美术以及服饰纹样的影响很深,工笔花鸟讲究精微刻细,栩栩如生,写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而服饰纹样的设计是以清瘦、写实、雅致为造型特征,一反唐朝服饰纹样花形饱满、线条圆润流畅的造型特点。
宋代服饰纹样多以花鸟题材为主要内容,其中折枝花式纹样和串枝花式纹样,以其写实生动、自然和谐、灵动飘逸的整体效果为特色,是宋代审美意识的典型纹样设计。
折枝花式纹样即通过写生手法,截取带有花头、枝叶的单枝,再以写实的外形和生长着的动态作纹样,形成动与静的审美效果,在织物上的排列是将折枝花纹散点分布,并且十分注意花纹间的承转启合以及相互呼应的布局。
这种构图形式除了具有婉转多姿、生动优美、形象自然的艺术风格之外,还具有简练、秀丽,给人一种古朴秀雅的感觉。
宋代串枝花式纹样有花鸟题材与花卉题材,是在唐代卷草纹样和写生折枝花纹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凤穿百花和百花攒龙等纹样,其组织形式是在平面织物上将众多写实型的花卉纹样呈散点分布,并通过枝、叶、藤蔓等作蛇形的反转伸展,使单个花纹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四方连续的图像。
串枝花式纹样流畅飘逸的韵律线与写实的花纹,形成了点与线、动与静的对比,使图形纹样既生动自然,又富有意匠之美。
织物纹样在色彩上以质朴、清秀为雅,通常采用低纯度色,色彩一反唐代浓艳鲜丽之色,而形成淡雅恬静之风,打破了唐代以青、碧、红、蓝等浓艳色彩为主的调子,多用浅淡的间色,如鹅黄、粉红、银灰、浅绿、葱白等较柔和的色彩,颇有韵意,显得质朴、洁净、自然、规整,形成了宋代鲜明的审美倾向。
宋代服饰纹样在画院写生花鸟画的影响下,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几乎都形成了一种程式。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明清时期的服饰纹样,无论从题材到造型手法,都受宋代花鸟纹样的影响。
[旁注]
转运司 我国古代官职,始置于唐代,可区分为中央与地方官职,主管运输事业。宋太宗时各路皆设有都转运使和转运司,控管一路或数路之财政,称“某路诸州水路转运使”,俗称漕司。皇帝出巡时有行在转运使,出征时有随军转运使。元、明、清有都转盐运使,专管盐务。
宜男 萱草的别名。古代迷信,认为孕妇佩之则生男。多年生草本,具有较短的根茎和肉质肥大的纺锤状块根。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我国古代官服常常将其作为花纹,且有定制。是古代服饰纹样的一种,如北宋政府每年分送官员“臣僚袄子锦”,其上就有宜男的花纹。
院画 即院体画,或称院体,我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宫廷画家比较工致刻板的绘画风格。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文人画 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实践就出现了。
[阅读链接]
北宋初年,曾作台州知州的唐仲友,在家乡开设彩帛铺,既贩卖,又加工,是一个大型的作坊店铺。北宋政府曾经禁止印花工艺在民间使用,但唐仲友开彩帛铺,仍然雕制印花版印染斑缬。此外,宋代洛阳贤相坊染工李装花,是当时著名的印花刻版艺人,能打装花缬,即印花雕版。
唐仲友的彩帛铺和李装花的贤相坊染,是商人兼营作坊或工场的方式,也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实例。它丰富了宋代服饰纹样的题材和内容,在历史上具有一定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