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英国历史和民族特性的成果(3)

英国的表面形势非常复杂。保护关税和自由贸易的争论,宪章运动的兴起,各种激进的、中庸的、保守的派别的活动和互相争斗,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竞相以工人利益的维护者自居。所有这些,如果只注意眼前事物和表面现象,往往会迷惑不解。恩格斯透过表面现象对当时英国各党派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指出,英国各个政党都有与它相应的社会阶层和阶级,代表着不同的物质利益。英国有三大党,即土地贵族的托利党,金钱贵族的辉格党和工人阶级的宪章派。托利党按其性质和历史发展来说,是一个纯粹中世纪式的反动透顶的党;辉格党以商人和厂主为核心,其中大部分人构成了所谓中层等级;正在形成中的宪章派,是工人集体意识的表现,从无产者当中吸取自己的力量。参阅恩格斯:《各个政党的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52页。这些党派的主张和活动,都代表着一定阶级的物质利益。在土地贵族的托利党和金钱贵族的辉格党之间,从来没有原则的斗争,“只有物质利益的冲突”。恩格斯:《各个政党的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47页。他们对谷物法的态度,正是各自为本阶级私利的集中表现。

第五,伟大变革的征兆已在英国明显地表现出来。

英国会不会发生革命?恩格斯几乎一踏上英国的国土就提出这个问题。目光短浅的人根本否认发生革命的可能性。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英国社会状况,揭示在这个表面繁荣的社会中蕴藏着的深刻矛盾。从物质利益的角度来看,工业发展使有产者财富迅速增长,无产者赤贫如洗,勉强度日。连倾向托利党的思想家卡莱尔也不得不承认,“我国一再取得成就的工业到现在还没有取得任何成就,生活在无限财富中间的人民却死于饥饿,住在黄金屋里和围在谷仓中间的人民,没有一个人生活得到保障和满足”。恩格斯:《国内危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47页。184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共有穷人143万人,其中22万被收容在习艺所;爱尔兰穷人的数字高达230万人。资产阶级国家不管他们,甚至把他们一脚踢开;饥饿是什么滋味,是苦是甜,对国家是无关痛痒的。商人和厂主只顾发财致富,更是不管他们的死活。极端的贫困和非人的生活,迫使这个国家人数最多的工人阶级在革命和饿死之间二者择一。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举世皆知的英国自由,完全是骗人的假象。封建势力原封未动;法律所规定的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不过是富人的特权;所谓不偏不倚的陪审团根本是胡说;继续保留下来的令人愤慨的酷刑,把人变成禽兽的苦役流刑和单独监禁,说明这个国家仍然“完全浸沉在中世纪野蛮境地”。同上。难道这样的局面能够长久维持下去?难道一千条冠冕堂皇的理由能够抹杀深刻的矛盾?难道革命根本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