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关外的故事(二)

到了民国,满族人下台了,而汉人流民闯关东的步伐却并未因此而终止。从辛亥革命到九·一八事变,前后 20 余年光景,东北地区的人口比清末增加了一倍还多。

此时的闯关者尽管已是鸟枪换炮——封禁取消了,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往来于关内关外。不仅有船可乘而且有火车可坐。只不过,这“闯”字不是那“闯”字。此时的“闯”较之于前清为了逃避关卡阻拦、偷渡过关带有一定冒险性的“闯”,又别有一番辛酸。

民国 12 年到民国 19 年,关内山东、河南等北方诸省连年遭灾。7 年间不仅年年颗粒无收,而且战事连连。走投无路的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关外。父母巴望着给幼儿弱女吃顿温饱饭、找件暖和衣服穿,青壮年巴望着给日渐年迈的父母颐养天年,好好地养老送终。三四百万人就这么怀揣着希望辞别了故土,一家人一家人地上路了。

有了舟车自然便利,但也不是自坐的。旅费少的,“在船则坐于甲板之上,在车则乘特备之货车”。身无分文的,就一路乞食而行。沿途冻饿而死者不在少数。到了奉天(沈阳),大家的窘迫趋于一致,连相互帮衬一把的可能也没有了。

原本是不忍心让孩子挨饿受冻才痛下决心远走关外的父母,此时就只剩下卖儿卖女这一条路。太小的狠不下心,太大的没人要,前思后想,只有把那不大不小的孩子牺牲掉,才能换来全家人的几顿饱饭、一份盘缠。于是, 女孩子送人做了童养媳,男孩子送人做了牧羊倌。

此时的关外也已不是彼时的关外。经过这么多年,能开垦的荒地已经开垦得差不多了,再想作自耕小农是万万不可能的。于是女的为人作老妈子, 缝缝补补、忙前忙后,男的为人伐木、钻矿井,没日没夜的只为到年底能多挣几个工钱。

春去秋来,伤的伤了,亡的亡了,余下的坐下来静心一想,忽然发现一个家与其这样各自漂泊、相互分离着不成其为一个家,远不如返回关内,大家厮守在一起苦挨苦熬。于是,一年来的辛苦血泪就只折换成一张小小的返程车票。

一家人坐在驶向关内的火车上,心有余悸地享受着重新相聚的喜悦,衰弱的心里重新燃起了一小簇希望之火。与他们擦肩而过的火车上,此时正满载了无数怀揣憧憬的闯关者。

来来去去,春夏秋冬,关内关外的故事就这样一直演绎着,直到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人全面占领东三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

梁⋯⋯”东北在近代异军突起,成为重要的粮食基地和新兴工业基地,是我们的先民辛勤开发的结果。谁说中华民族是因循守旧的民族?在生存危机面前,我们从来就有冲决网罗的勇气和拨云见日的创造力。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直到今天的“洋插队”、“全球大串连”,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敢于并善于开拓生活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