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京国子监及其管理
明代北京国子监,是在1420年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后改定的元大都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南京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北京国子监则称为“北监”或“北雍”。
北京国子监还曾吸收了明代中都国子学的生员。1375年,明朝廷于凤阳设置中都国子学,当时与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并存,但当时中都国子学选收的学生,均为南京国子学考试优选之后的生员。至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朝廷罢中都国子监,将其师生并入北京国子监。
明代北京国子监的教职设有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等,由学行卓异的名儒充当。学生称为监生或太学生。
明代国子监学生的来源大致有贡监、举监、荫监和例监的区别。贡监是由地方府、州、县儒学按计划年选送在学生员贡国子监的学生;举监是会试落第举人直接入监的读书者;荫监是以荫袭而入监的国子监学生;例监是捐资财入监读书者。
按出身看,北京国子监学生又有民生和官生之分。民生是国子监出身庶民的学生,而官生是国子监学生中以恩荫入监的品官子弟。总之,进入国子监由于资格、来源的不同,虽然都是国子监学生,称谓却很不相同。
明代北京国子监学生到1393年增加到8000多名,到1422年已增加到9900多名,可谓盛极一时。明朱武宗以后学生只剩千余人。至明景泰、弘治之际,学生“奸惰”,教师“失职”,课业乃废。
明景泰以后,出现了用钱买国子监入学资格的“例监”现象,与明初太学相比,已是有名无实。因此,明代政府规定,必须入国学者才可当官,不入者不能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必须由学校出身,即所谓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不必由科举。这些在《明史》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在我国封建社会,为了培养“文武之才”,使国子监学生“能出入将相,安定社稷”,历代都规定“五经”或“四书”作为国子监的主要教材。明代也不例外。
明代北京国子监具体对学生课以名体达用之学,以孝悌、礼义、忠信、廉耻为之本,课程以《易》《诗》《书》《春秋》《礼记》等经典为专业教材,人习一经;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普通基础课。此外,还涉及刘向《说苑》及《御制大诰》《大明律令》等时政文献。生员还要学习书法。
朝廷对国子监的管理都很严格,颁行了各种管理制度,包括考试升降制度、历练政事制度和放假制度等。国子监监生可以在监内寄宿,而且还发给灯火,供给膳食,享有免役的权利。
明代洪武和永乐年间,北京国子监还接受邻邦高丽、日本、暹罗等国的留学生。
明代国子监教育管理机构及其管理,在培养文武官吏,造就各种专门人才,繁荣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纳育各国留学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乃至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旁注]
举人 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雅称孝廉。
高丽 王建于918年所建,定都开京,即今开城,是朝鲜半岛政权。有关王建的生平记载不详,现存有多种说法。不过,已知他出生在今开城,原是后高句丽建立者弓裔的部将,其家族是朝鲜半岛西南岸专门作贸易和商业活动的豪族。高丽被今天的朝鲜政府认为是朝鲜族历史上首个统一国家。
暹罗 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其部分先民原居住在中国云南一带,为逃避蒙古入侵而南下迁居中南半岛。文化受到我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很大。至今都还是一个全民信奉佛教的宗教国家。暹罗国号于1949年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国”。
[阅读链接]
明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是朱元璋,是一位注重教育的皇帝。他办了许多学校,不仅有中央级别的国子监以及地方的府州县学,甚至还诏令设立社学,也就是乡村小学。
朱元璋还注重教育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选择一些内容健康、情调高雅的课外读物,以保证孩子接受正面教育。此外,他还经常为太子朱标进行艰苦创业和勤俭守成的教育,让他接触实际,带他到农民家中,详细观察农民的衣食住行,了解百姓的生活、生产情况,以达到“察民性好恶以知风俗美恶”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