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独特的官学鸿都门学

那是在我国的西汉初年,梁孝王刘武由于好辞赋,门下招集了许多辞赋人才,从事创作,其中的司马相如、枚乘、吾丘寿王、淮南小山、邹阳,都是当时有名的人物。

梁孝王虚怀若谷,常常和大家讨论辞赋,这对汉赋的兴盛直接地起了推动的作用,也为后来鸿都门学的创立培养了人才。

公元前156年,16岁的汉武帝登基。为巩固皇权,在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他还把一批有水平的文学艺术家招进朝廷供事。这些文人学士在政治上积极支持汉武帝的政策,在文学上又表现出非凡的学识与才能,因而受到重用和赏识。其中就有司马相如,他曾以《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得到汉武帝的赞赏。

到了东汉时期,汉灵帝刘宏爱好文学,书法。他引召太学生中能为文、赋者待制京城洛阳鸿都门下,以后又将许多善尺牍和工书鸟篆者都加以引召,当时已有数十人。178年2月,东汉灵帝下令创建了一所学院,以选拔人才。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是鸿都门学这所文艺专科学院创立的又一重要条件。

汉代的散文和辞赋一直被公认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书法至汉代也有长足进步,它开始被人们视为一门艺术。汉代的绘画也很发达,以人物画力主,朝廷也借绘画来表彰忠臣义士。总之,文艺的发展,为文艺专门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我国古代取士除以儒经为主要依据之外,还有以诗文取士的,表现了重视人的才华的倾向。汉灵帝重用文学之士,正是后世文学取士的导源,这些都是他对我国古代教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鸿都门学的学生是由州、郡、三公荐举,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经过考试合格方得入学,据《后汉书·灵帝纪》说曾招“至千人焉”,可见规模之大。

鸿都门学以尺牍、小说、辞赋、字画为主要学习内容。尺牍,是古代书信的名称,由于当时的书信都刻之简牍,规格为以尺一寸,所以称尺牍、尺翰、尺简、尺牒等,原来是一种实用文体,使用广泛。尺牍有一定书写格式,包括章、奏、表、驳、书等类,至汉代,尺牍中已有不少精彩散文,所以,学习尺牍,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学性。

鸿都门学所学的小说,是诸如神话传说、街谈巷语、志怪志人之作等。总之,鸿都门学以学习文学、艺术知识为主,不同于以儒学力主的其他官学。

鸿都门学的学生,大多是无身份地主及其子弟,都是士族看不起的“斗筲之人”,他们以文艺见长而受灵帝的宠信,这些学生学成之后大多都被授予了高官,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

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但延续时间不长,它随着汉王朝的衰亡而结束。鸿都门学虽然设立时间不长,却出了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他们主要擅长鸟篆和八分书,代表人物有师宜官、梁鹄、毛弘等。

鸿都门学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普天之下创立的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鸿都门学开设的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鸿都门学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鸿都门学的出现,扶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旁注】

辞赋 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期。汉代学者集战国时期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一般分为骚赋、散赋、骈赋、律赋、文赋5种。散赋的最高形式是汉赋,汉赋又可以分为大赋和小赋。

《子虚赋》 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客游梁孝王时所作。此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主要张扬大国风采、帝王气象。此赋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三公 为古官名,其说法各异。其中元代的太师、太傅、太保一说为普遍认可。元代由于太尉等衔加授过滥,即以太师、太傅、太保为最高的荣誉头衔。至此,后世历代皆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在明仁宗之后,三公皆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

鸟篆 是篆书的一种,其笔画由鸟形替代,不仅装饰风格独特,更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飞鸟入书表达了我国古人所推崇的一种为人之道,候鸟守冬去春来之信,“信”是鸟篆的意义所在。鸟不仅代表守信的人格,也是信息传递迅速的象征。

八分书 是隶书的一种,人们把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称为“八分书”。秦代上谷散人王次仲创造“八分书”。据记载说是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后被汉代蔡邕简化为汉隶用作官方字体,有三体石经流传于世,时称楷书,也称为“真书”。

【阅读链接】

汉灵帝为了筹建鸿都门学,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他曾多次下诏,征召民间名儒和各方面有专长的大家,前来来担任鸿都门学博士,为鸿都门学士子讲学。

在当时,很多所谓的名儒对鸿都门学的建立有一种强烈抵触情绪的,特别是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而民间名儒也大多拒绝灵帝的征召,或以各种理由为征召开脱。汉灵帝因此大怒,下诏凡拒绝征召者,朝廷以后将永不录用。可见汉灵帝用心之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