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声——历代学宫

学宫原本是西周时期天子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的场所,其教育功能和建筑形制在后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涌现出了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东汉时期的鸿都门学、唐代龙川学宫、北宋高要学宫、明代汝州宫学等,成为各个朝代地方官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各地学宫的建筑格局是明伦堂居中,前部左右设东厢和西厢房,堂后为尊经阁或藏书楼,堂前设儒学门和仪门。此外还有斋舍、儒学署、教授厅、敬一亭、观德亭等建筑,体现了教育功能与建筑形制的统一。

西周时期的学宫起源与发展

据传说,舜帝年纪很大的时候,尧帝的异母弟契去世了。契是舜帝被任命的主要掌管教育的官员,他在世的时候,自始至终没摆半点皇亲、长者、老臣的架子,大家都很尊重他。

契的去世,让舜帝非常心痛。他下令辍朝7日,举朝深切悼念,然后又为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老臣们一个一个地去世,这让已经不再年轻的舜帝无比感伤。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于是,他决定开设“庠”这样的学校,不仅可以使老臣们老有所养,而且也算不辜负契生前教化人心的愿望。

西周时期的“庠”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将年岁大的老臣供养在这里并建立养老制度;二是教化人们尊老爱老。

“庠”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学宫,它作为养老教化之所,一方面反映了原始氏族公社尊老敬长的优良传统,以及与教化相关的礼仪和内容;另一方面,它在古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首开太学教育之先河,实属功不可没。

西周学宫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也就是学在庠。在这一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6种技能或能力。“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西周“六艺”教育传统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公元前478年,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曲阜“故所居堂”立庙祭祀,当时有庙屋3间,内藏孔子的衣、冠、琴、车、书等遗物,岁时奉祀。这就是山东曲阜孔庙。自此,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

在孔庙未修之前,在学宫里就有祭祀尧舜禹等先师先圣的礼仪。孔子去世后,人们在孔庙里学习礼乐文化。此时,学在庙中,庙中有学,“庙学合一”初显端倪。

孔庙建成以后,西周时期“学宫”意思的使用发生了转变。由于孔庙往往就是地方上供子弟读书的场所,因此,孔庙又名学宫。尤其是在明清之际,府、州、县的地方官办学校与地方孔庙的教化功能相结合,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建筑群类型,即庙学建筑。

学宫与孔庙形成的庙学建筑群平面布局,主要有左庙右学、左学右庙、前庙后学和中庙旁学这4种。

左庙右学是明清地方庙学定型以后的正规布局,其源于周礼中尚左之制,根据“左祖”原则,先圣先师之庙应建在学宫之左。

此种布局较早出现在唐代,当时都城长安的孔庙与国子监的布局为左庙右学。元代以后各朝代的都城孔庙都位于国子监左侧。明代中期以后,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庙学都是这种左庙右学的布局。

左学右庙这种布局出现于南宋时期,可能是受曲阜孔庙、孔林中尚右的影响。孔子从周制尚右,其后代在墓葬和立庙时都遵循这一原则。南宋时的都城孔庙与国子监的布局也是左学右庙,这种布局对南方的庙学布局有一定影响。

前庙后学布局是宋元时期孔庙与学宫分离时期的一种布局方式,后来这种布局的庙学有许多改为左庙右学,而有些地方仍沿袭下来,特别是西北和西南地区,例如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庙学绝大多数是这种布局。

中庙旁学是指孔庙居中,其东西两侧均建学宫的平面布局。这种布局方式非常少见,它是前庙后学向左庙右学过渡时期的产物,例如山西平遥县庙学的孔庙居中,左右为东学和西学。

我国古代各地学宫建筑的基本制度为明伦堂居中,前部左右设东厢和西厢房,堂后为尊经阁或藏书楼,堂前设儒学门和仪门两道,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建筑设施。这种建筑格局,不仅体现了学宫的教育功能,也在我国建筑史和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旁注】

契 黄帝之玄孙、少昊之曾孙、蟜极之孙、帝喾之子、帝尧之弟,姓子,名契,商部族的杰出首领,大约于公元前2096年左右在位,被尊为“玄王”,也是商王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先祖。

太学 我国古代的高等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庙学 指设于孔庙内的学校。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去世后也与学校结下不解之缘,他被奉为万世师表,教育始祖,祭祀的庙宇也设在学校,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即庙设学”、“庙学合一”。庙学为历代王朝所倡导,成为古代社会的一项重大教育制度。

明伦堂 多设于古文庙、书院、太学、学宫的正殿,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它传承文化教育传统,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社会精英阐明并教导人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的地方,同时也承担着传播文化与学术研究的功能。

【阅读链接】

北京孔庙的大成殿前西侧有一株古柏,名为“除奸柏”。说起这株古柏的名字,还有一个来历呢。

相传在明嘉靖年间,有一年奸相严嵩代替皇帝来孔庙祭孔。严嵩本来就心怀篡位之心,这次率百官来到孔庙,久感觉自己真是皇帝似的,得意忘形地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着。没想到一没留神,就被旁边古柏的树枝掀掉了他的乌纱帽。代替皇帝祭孔,掉了乌纱帽,这可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也是对孔圣人的不恭。吓的严嵩一句话也不敢说,拣起帽子慌忙戴上。此事传出后,人们认为古柏有知,痛恨奸臣,所以就叫它“除奸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