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信
一、相互信赖的组织才是有活力的组织
信,指的是诚实无欺,信任、信从。在企业管理中,我们比较注重对外部环境。尤其是对顾客的信誉,但是,在整个管理实践中,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领域:管理者自身的信誉,组织内部的互相信赖。而这一点,往往是一个组织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原因。
日本著名企业家土光敏夫在他所著《经营管理之道》中说: “真正有活力的组织,是内部相互依赖的组织”。 “为了真正做到相互信赖,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可以信赖的’,不
要一味要求对方信赖自己。”
“在组织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是不容易的。人们常将这个命题改变为‘如何取得对方信任’。但我想,需要考虑的应该是: ‘如何使自己成为别人可以信赖的人’。与其求之于人,不如求之于自己。每个人都这样要求自己,就会形成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
“那么,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人们可以信赖的人,需要注意哪些行动准则呢?
一、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二、要言而有信;
三、要言行一致;
四、在工作过程中,要与对方保持及时联系; 五、在对方发生失误时,要积极地给予补救。”
“维护公司的信誉,比照顾公司人员的面子更重要”。
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商鞅立木树信”的故事: 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日:‘能徒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战国中期,秦孝公 6 年(公元前 350 年),商鞅在秦国任左庶长, 掌握军政大极,终于决定了变法的命令。命令已经准备好了,但还没有公布。原因是怕老百姓不相信变法令。于是,商鞅就在秦国都城的南门树立了一根高三丈的大木杆,招募有能把这根木杆搬到北门去的人,并宣布能完成这一工作就给他 10 斤黄金。百姓们对此都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动手去搬迁它。后
来,商鞅又宣布:能搬迁这根木杆的人,给他 50 斤黄金。这时,有一个人把
它搬迁到了北门。这个人果然得了 50 斤黄金,以表明商鞅讲究信用。做了这项工作、取得了民众对自己变法的信任以后,商鞅才下达了变法的命令。结果,获得了很大成功。
在这里,商鞅把民众的信任,当作变革的前提。要变革,就先要有民众对变革的信任。其实,哪种工作不要民众的信任呢?这个故事,应该说是有普遍意义的。
在《三国演义》第 101 回中,描述了一个诸葛亮的以信为本的故事。一次诸葛亮在重议出师祁山时,长史杨仪向孔明提出了一个分兵轮战的
建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意见,说:“此言正合我意,吾伐中原,非一朝一夕之事,正当为此长久之计”于是下令,分兵两班,限 100 天为期,循环相
转,违限者按军法处治。
接着,诸葛亮又率军出祁山伐魏。先攻卤城,又在陇上装神巧割小麦, 挫败了司马懿的偷袭行动。从此蜀、魏两军就在卤城一带处于相持状态。两军相持了不少日子。一天,杨仪向诸葛亮报告说:“向丞相令大兵一百日一换,今已限足,汉中兵已出川口前路公文已到,只待会兵交换:现存八万军, 内四万该与换班。”诸葛亮马上回答:“既有令,便教速行”。众军得知这一消息后,各各收拾起程。可就在这个时刻,突然传来紧急军情:魏将孙礼引雍、凉人马二十万来助战,去袭剑阁,司马懿亲自引兵来攻打卤城!一听这个消息,蜀军无不惊骇。
现在,对诸葛亮来说,难题重重:敌人大兵压军,来势汹汹;自己呢? 老兵已决定回去,新军尚未到达,兵力十分空虚。面临如此危机,连提出分兵轮战建议的杨仪也沉不住气。他向诸葛亮紧急建议:“魏兵来得甚急,丞相可将换班军且留下退敌,待新兵来到,然后换之”。按理说,这个建议是合情合理的,是以大局为重的。但诸葛亮对此断然拒绝。他说:“不可。吾用兵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 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于是,传令应回之兵, 当日便行。当众军听说此事,都大声疾呼:”丞相如此施思于众,我等愿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孔明不依,仍叫他们回去。众军均要出战“不愿回家。这时,才同意他们暂留下应战。作战中,蜀军奋力并杀,人人奋勇,将锐兵骁,杀得魏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在这里,诸葛亮严守信义,从而激起了士兵求战之情。信守,成了巨大的激励力量。
从上面企业家的论述和我国古代管理的实践例子中,不难看出,“信” 对管理来说,十分重要。由此,就引出了这一章的主题:孔子对:‘信”的论述,以及在现代管理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