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奇葩——碗碗腔

碗碗腔是陕西地方戏曲剧种,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为打节拍的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要用灯盏照亮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

碗碗腔在形成过程中吸收老腔的艺术成分较多,为与老腔相区别,陕西关中东府人又把它称为“时腔”。碗碗腔主要盛行于陕西大荔、朝邑、渭南、西安、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

碗碗腔于1949年后,经陕西省有关部门的挖掘、抢救,各支派的碗碗腔先后被搬上舞台,碗碗腔才最终定型,并取名为“华剧”。不过,当地人们一般仍然喜欢称作“碗碗腔”。

碗碗腔形成与发展历程

那还是在唐代的时候,唐玄宗非常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喜欢听曲喝酒,每当喝到兴致起来时,她总会拿起桌上的铜碗来敲碗助兴。

之后,宫里的乐师就在乐器中加入了小铜碗,一边敲碗一边演唱,声音非常响亮,也很有节奏感,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演唱称为“碗碗腔”。

碗碗腔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不同地区语言、民间音乐的影响,在陕西逐渐发展成为为以旧同州府为中心的东府碗碗腔,以凤翔府为中心的西府碗碗腔,以洋县为中心的陕南碗碗腔,以及以榆林为中心的陕北碗碗腔。

这些碗碗腔几乎覆盖了陕西全境,成为与陕西秦腔、陕西眉户戏相提并论的一个剧种了。它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为碗碗腔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陕西东府碗碗腔也叫做“东路碗碗腔皮影戏”,据考证,它是我国皮影戏的开山鼻祖。当地皮影艺人说起它的起源时说:

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

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在汉代就有了皮影。此外,宋代学者高承也在他编著的《事物纪元·影戏》中说,影戏源出于汉武帝。

后来,西安出土的唐代皮革刻花冠饰,也与皮影花纹镂雕极其相似。由此可见,早在唐代,皮革上刻制的工艺已经十分成熟。

据记载,东府碗碗腔皮影戏在宋代已经十分繁荣。南宋士族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当时演出皮影戏的盛况。其中记载:

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逢节庆之日,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有咏灯影的诗写道:三尺绢生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到了元代,皮影戏已经由北宋的都城汴梁流传到了民间。此外,在元代的军队中,皮影戏也成了主要的娱乐活动。

到了明代,皮影戏演出更加兴盛。明代学者田汝成在他撰写的《西湖游览志余》一书中,引用一首看灯影的诗说:

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

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

这说明,明代皮影戏已经有叙述历史故事的传统了。

到了清代,皮影戏几乎传遍全国,但各地的皮影戏的影人和皮影的制作就有了差异,唱腔上也各不相同。陕西东路碗碗腔就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特别是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陕西籍的戏剧家李芳桂为碗碗腔皮影写了传奇剧“十大本”之后,在他的带头和影响下,一些落榜秀才和举人相继为碗碗腔皮影也写了不少戏,这对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李芳桂于1748年出生于陕西华州,也就是后来陕西渭南。李芳桂家道贫寒,祖辈只是躬耕为生。父亲李增敏是个农村医生,终日克勤克俭,供其幼习儒业,攻读诗书。

李芳桂在19岁时考中秀才,进学以后,因生活所迫,他只好在家乡附近的胡家、吴张村学馆教书糊口。他在教书期间,一边熟读经史、文学、戏剧等名著,一边与皮影艺人密切往来。

李芳桂于是对碗碗腔皮影戏艺术的兴趣日益增深,对农村的民风习俗也有深切的了解,他对农民遭受的苦难也深感同情,于是他逐渐尝试创作了碗碗腔剧本《四岔捎书》,演出后受到了人们的赞赏。他继而又写了《春秋配》,显示了他在剧本创作上的才华。

1786年,李芳桂参加陕西乡试,考中举人,授陕西汉中府洋县教谕。不过他并未任职,仍在家乡书馆任教。在这期间,他写出了小戏《玄玄锄谷》。

1796年,李芳桂赴京会试,没有考中进士。1798年,51岁的李芳桂第二次赴京会试,结果以落选告终。科场的失意,使他对功名彻底绝望,他从此潜心于戏曲创作。

在李芳桂的一生中,创作了8部本戏和两部折戏,民间习惯称为“十大本”。其中本戏有《春秋配》、《白玉钿》、《香莲配》、《紫霞宫》、《如意簪》、《玉燕钗》、《万福莲》、《火焰驹》,折戏有《四岔捎书》和《玄玄锄谷》。这些戏数百年来盛演不衰,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李芳桂的代表作品《春秋配》,通过一对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针砭邪恶,伸张正义,被誉为抨击封建黑暗吏治的力作。

1799年,秦腔著名艺人姚翠官将《春秋配》这出戏带到北京,在双和部西秦班中演出。京都的观众随即被这出戏生动的故事情节、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演员充满激情的表演所倾倒。

在这之后,这出戏很快流传到大江南北,先后被京剧、河北梆子、川剧移植演出。川剧艺人还把《春秋配》列为自己的传统四大名剧之一。京剧名家梅兰芳也曾演出过《春秋配》。

另外,李芳桂其他的剧作也被许多剧种广泛移植,流传各地。如《白玉钿》后来成为秦腔正宗名角李正敏演出的名剧。之后这出戏又被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以碗碗腔的形式搬上舞台。

《万福莲》先后也被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鱼讯、黄俊耀改编为《女巡按》,后被戏剧名家田汉看中,改为京剧《谢瑶环》。《火焰驹》被秦腔移植演出后,又拍成秦腔艺术片,传播到了全国。

在李芳桂之前,碗碗腔只是一个流行于民间的剧种,更多地体现出民间剧种不加修饰的本色特点。李芳桂碗碗腔剧本的创作,给碗碗腔注入了更多细腻的感情,创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使得碗碗腔有了更多的艺术境界。

经过他的改革,碗碗腔“北曲”中的怒吼杀伐之声与“南曲”的婉转柔美有机地融合于一体,既细腻缠绵,又粗犷豪放,为碗碗腔的成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旁注]

杨贵妃(719年~756年),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深受李隆基宠爱。杨贵妃天生丽质,为唐代第一美女,和西施、貂蝉、赵飞燕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756年,杨贵妃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7岁的杨贵妃被缢死。

皮影戏 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孟元老 宋代文学家。孟元老曾任开封府仪曹,并在东京居住20多年。金灭北宋后,孟元老南渡,时常忆起东京的繁华,于是在1147年撰成《东京梦华录》,并自作序。该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汴梁 是开封在元明两宋时代的称呼和北宋时的国都,是我国七的大古都之—。城内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集中体现了古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举人 原意为举到之人。汉代取士用人都是让官员荐举贤才,被荐举者称为举人。唐、宋时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到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也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

乡试 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所以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3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的称为“举人”,一般中试的举人原则上就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进士 在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谓,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是从隋炀帝大业年间始设置进士科目的。

川剧 是我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5种声腔组成。

田汉(1898年~1968年),他多才多艺,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是我国著名的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和我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阅读链接]

山西孝义碗碗腔是由陕西碗碗腔艺人传过来的。相传清代光绪初年,陕西朝邑县,就是后来大荔县一带,连年大旱,寸草不生。当地碗碗腔艺人逃荒流落山西,于是陕西的碗碗腔开始进入山西各地。

陕西碗碗腔艺人进入山西后,分为南北两支演出谋生。其中的一支赴山西北部,在孝义、汾阳一带演出。天长日久,这些陕西碗碗受山西的中路梆子和孝义皮腔、汾阳秧歌等影响,逐步形成了孝义碗碗腔。

孝义碗碗腔的发展非常快,到清代光绪末年时候,演出班子已达六七十个,演出遍布山西全境,最远还到达宁夏、辽宁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