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鼻祖——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我国戏曲的鼻祖。

清代乾隆年间时,著名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曾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我国戏曲的发展。

秦腔发展逐渐趋于成熟

那是春秋时期,当时秦国的国君秦穆公很喜欢听歌谣和传说,于是他就让人广为收集当时好听的曲子,但是收集来后,秦穆公听了都不满意。

在那时,甘肃的天水是当年秦代放牧的地方,也是为宫廷选择良马的御所。有一次,一个叫禺餮的天水送马人,把一些天水的说唱民间小调和故事的艺人,带到了当时的国都咸阳,为秦穆公进行说唱。

秦穆公听了这些天水说唱艺人的说唱后,就非常喜欢,便经常让这些艺人为他说唱。禺餮看见国王喜欢,就组织了一个更大的说唱团队来到了秦国,还组织了聪明的说书艺人为秦穆公进行编唱。由于在宫廷的盛行,这种当时并不成熟的说唱艺术也就逐渐流传到了民间。

到了唐代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看到起源于天水的这种说唱艺术后,他也感觉很好,由于他的先祖也是天水人,特别是他的父亲李渊就在天水所生,所以李世民也喜欢这种艺术。

那是李渊离开家乡天水时,曾在一个坡下烧纸祭奠祖先,然后他离开了天水到了山西。后来,李渊烧纸的地方被称为烧纸坡,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哨子坡。

或许正是因为这事,李世民在位时对秦腔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来,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这种说唱艺术也就慢慢地发展成形了。

李隆基特别擅长歌舞,尤其在音律上很有研究。他在位期间,便在民间招收了好多乐工和歌女,他的行宫在千亩梨园,他就把这些招来的民间艺人安排在梨园成天进行演练。后来人们就把唱戏的艺人称为“梨园弟子”,李隆基也被后人尊称为戏剧界的师祖。

李隆基在位时所招收的乐工和歌女,大多来源于秦阿房宫乐工和歌女的后代。他们在民间演唱了很多年宫廷调,又被称为“阿宫腔”,在给李隆基献艺时也唱的是秦阿房宫的宫廷调。李隆基就把这些乐工和歌女的唱法加以整理和改革,使这种说唱艺术更加成熟了。

在那时,梨园乐师李龟年原本是陕西的民间艺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又由于这种腔调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特别是以泾河、渭河流域诸县的语言发声为“正音”,因为自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因此,人们就把这种腔调称“秦腔”。秦腔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

这时的秦腔特别发展了脸谱艺术。脸谱作为传统戏曲图案化的性格化妆,是我国戏曲艺术特有的一种妆饰手法,俗称“花面”、“花脸”。

戏曲脸谱是在唐代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涂面是同面具并行发展而形成的化妆艺术。古时祀神傩舞戴假面,百戏角抵戴各种动物头形,隋唐时歌舞也用假面。

到了宋代,秦腔受到宋词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上日臻完美。特别是到了宋金时期,杂剧逐渐发展了起来,已有了花面化妆,但是较简单。据资料记载,最早的图案化性格化妆,出现于元代,以后逐步发展完善。

这时的秦腔艺术功能,在于突出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观众易于识别。它以夸张的造型、清晰的纹饰和艳丽的色彩,用以表现人物的善恶、美丑、个性和身份。

特别是到了明代时候,秦腔便趋于成熟了。明代的朱权在其所著的《太和正音谱》中就有这样记载:

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卢纲,咸阳人,音属宫而杂商,如神虎之啸风,雄而且壮,为当时之杰。

另据有关史书记载,在明代中叶,咸阳地区就已十分流行秦腔。1510年,陕西咸阳的武功县有个叫康海的艺人,他便组建了一个戏班,到处演唱“康王腔”。

秦腔本来就起源于西北的三秦大地,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这里的人们把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把对生命的执著和率性酣畅淋漓地熔铸在秦腔的每一个音符里,那每一次深深的呐喊都是对生命的反思,都是发自内心的,十分令人震撼。

秦腔充分反映了陕西甘肃等地区人们的耿直爽朗和慷慨好义的性格,特别是表现了这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所以,秦腔无论在唱腔、表演、行当还是脸谱方面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秦腔的唱腔高昂激越和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

后来外地人曾开玩笑说:“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后来有一首歌谣就充分形象地说出了秦腔唱腔的这一特点:

民风淳朴性彪悍,秦腔花脸吼起来。

台下观众心欢畅,不怕戏台棚要翻。

秦腔唱词结构是齐言体,常见的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也就是整出戏词如同一首七言无韵诗一样排列整齐。

和唱词相对应的是曲调,秦腔板腔音乐结构可以归纳为“散板——慢板——由中板而入于急板——结束”的过程,也就是打板节奏从“慢到略快、快、极快、结束以前的渐慢、最终结束”的过程。演唱者根据这种循序渐进的节奏,层层推入地展开故事情节。

秦腔属于板式变化体剧种,有二六板、慢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等六大板式。二六板就是两个“六板”,一个六板要敲6下梆子,都是强拍。

其他各种板式都是将二六板加快、减慢、自由、转板等变化而成的。这样秦腔艺人就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使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情感了。

秦腔唱腔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彩腔”,假嗓唱出,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其中的拖腔必须归入“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也是与其他剧种具有明显区别的地方。

另外,秦腔唱腔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其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和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和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和爽朗的感情。

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和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

秦腔的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所用的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和大号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和梆子等。秦腔中最主要的乐器当然是板胡,其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色。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和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配置人员,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进行配置。

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

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乱都会的多面手和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饱肚子”。

秦腔的演出化妆,按生、旦、净、丑的行当,也都各有特定规范。如旦角有头面、贴鬓和头饰化妆,面部化妆又有俊扮、丑扮、净俊各半扮之分。

生角有网巾、水纱、梢子、蓬头、髯口的化妆,面部化妆也有俊扮、素扮、花脸之分。净角使用网巾、水纱、梢子、蓬头、髯口、耳毛,面部主要用花脸脸谱,有时也用俊扮、素扮或丑扮。

丑角常用光头或同生角一样的发型、髯口,面部多用丑角各种形状的豆腐块脸谱。

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

秦腔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就要用五种法宝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朵朵蝴蝶。除此之外,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人们称其为“架架儿”。

[旁注]

秦穆公(?~公元前621年),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他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等贤臣良将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400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唐玄宗(685年~762年),就是李隆基亦称“唐明皇”,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他在执政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他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这是他能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

李龟年 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他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最后郁郁而死。

傩舞 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六期间表演。

杂剧 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杂剧由宾白、唱词、科介三个部分构成。三者交相配合,推动剧情的发展,刻画人物的性格。

《太和正音谱》 北曲曲谱。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于1398年撰成的。全书共分《乐府体式》、《古今英贤乐府格势》、《杂剧十二科》、《群英所编杂剧》、《善歌之士》、《音律宫调》、《词林须知》、《乐府》等8章,具有很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花脸 又称“净”,也就是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干净,因而名“净”,俗称花脸。在戏剧中,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梆子 是在明末清初时,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的一种打击乐器。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

唢呐 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唢呐的管身为木制,成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所以也称喇叭。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

髯口 是代表人物面部的两腮和颏下部分生长的胡须的象征物。髯口是用犀牛尾、马尾、细尼龙丝或假发制成的。它是代表剧中人物年龄、性别、性格的一种不可少的化装装饰。

[阅读链接]

关于秦腔的起源,众说不一,大体有形成于秦代、形成于唐代、形成于明代的说法。

明万历年间和抄本《钵中莲》传奇第十四出曾用“西秦腔二犯”唱调,是关于秦腔最早的记载。该剧是江南无名氏之作,证明已经传到江南,江南远离陕西,传播需要时间,这证明秦腔明中叶时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