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带戏班演绎汉调桄桄

那是在元代的时候,有个蒙古族亲王因为犯罪而被朝廷谪贬到了陕西的汉中。这个蒙古族亲王从小就对戏曲着迷,于是,就把经常在王府为自己唱戏的戏班也带到了汉中,后来,蒙古族亲王所带的戏班唱的戏逐渐发展演变成了陕西汉调桄桄。

不过,关于汉调桄桄的由来还有另外的两种传说。一种传说是在明代的时候,万历皇帝有个宠妃,是陕西洋县江坝人。万历皇帝为了让自己宠妃的父母在家欢度晚年,就赠送给其父母一个戏班,后来这个戏班所唱的戏,在这里落地生根而发展成了汉调桄桄。

还有另外一种传说认为汉调桄桄是秦腔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汉中后,吸收了当地语音、明间音乐等,逐渐发展而成的。

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末年,秦腔已流传到了汉中地区。清代乾隆年间,洋县一带本地班社在演出中,艺人们吸收了民间山歌、小调,丰富了唱腔曲调,使秦腔发生了变化。

再加上汉中毗邻四川、湖北,长期与川剧、汉调二黄交流,使新兴的汉调桄桄,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融入了川剧、汉调二黄柔和婉转之长,形成自己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

汉调桄桄形成后曾长时间覆盖关中地区,尤其是清代末期的时候,汉调桄桄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济济的鼎盛时期,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戏曲作家,所作剧目对当时的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那时,汉中一带有三秦班、洪喜班、同庆班、五福班等40多个班社,演出活动遍及汉中、安康及川北、鄂北、陇东等地。

当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伍员逃国》、《帝王珠》、《秦琼卖儿》、《七星庙》、《青梅宴》、《夜打登州》、《甘露寺》、《黄金台》、《风筝媒》、《秋风扇》、《疯憎扫秦》等。

汉调桄桄作为流行于陕西南部汉中、安康一带的地方剧种,无论在音乐、伴奏、道白,还是表演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汉调桄桄的音乐为梆子板腔式变化体。音阶为综合性七声音阶,调式为七声音节的“徵”调式间“宫”调式,音乐包括唱腔、伴奏两部分。

汉调桄桄的唱腔板有二流、慢板、箭板、拦头、七棰等。且有欢音、苦音及快板、慢板之别。其花旦与正旦、小旦唱腔高昂;花脸讲究“犟”音,唱腔多用假声窄嗓,艺人称为“老少配”。

汉调桄桄的唱腔词格有10字句、7字句、5字句、散句等句式,以10字句、7字句为主。念白包括道白和韵白、引子、诗、板歌5种。唱腔、道白皆以汉中语音为准。演唱除大量单声唱外,还用干唱、伴唱、轮唱、对唱、合唱等形式。

汉调桄桄曲牌据查约200余首。常用和已收集的曲牌有弦乐22首、唢呐18首、管子4首、笛子1首。这些曲牌来源多见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南北曲及昆曲和明清小曲、近代民歌、民间器乐曲和眉户、京剧、晋剧的曲牌。曲牌结构为单牌体和复牌体,其中以单牌体为多。

汉调桄桄的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原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后改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与之配合;武场使用尖鼓、平鼓、钩锣、铙钹、梆子、牙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汉调桄桄的伴奏风格细腻、悠扬、悦耳、动听;咏、白、唱、念的发音,均以汉江上游群众语音为基础,曾流布于汉中地区各地并流传到安康、川北、陇东、鄂北等地。

汉调桄桄的因地域环境与风土人情的不同分为东西两路,南郑、勉县、略阳、宁强、汉台称“西路桄桄”或“府坝桄桄”;洋县、城固、西乡、佛坪等地称“东路桄桄”或“下路桄桄”。东路唱、白、吐字发音略带关中语音,西路则用巴蜀语音。

汉调桄桄表演艺术多追求大幅度夸张,讲究人物性格化和形象的真实性。并有许多独特的技巧,如“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等。另外,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一类的特有身段。

汉调桄桄演出的服装比较简单,清代末期以前,生、净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因而民间有“草鞋班”之称;化妆也不大讲究,如旦角,脸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演出。不过,汉调桄桄对唱工非常注重,讲究夜听十里大调,且听远不听近,名为“燕过梁”。

汉调桄桄剧目丰富,传统剧目有700多个,其中本戏560多本,折子戏170多出,其中《刘高磨刀》、《镔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红缨披》等百余种剧目为汉调桄桄所独有,《帝王珠》、《无影剑》、《呢喃阁》、《草坡面理》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经失传或残缺。

在汉调桄桄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艺人,如名噪陇东10余县的王庚子,活跃于川北广元及成都一带的青衣杨桂芳、花旦李伍凤,唱腔洪亮高昂的须生谢兴隆等,这其中尤其以被称为“戏状元”的王庚子最有名。

王庚子出生于1870年,陕西汉中人。他从小随父亲学戏,后来又在叔父教的“庆”字科学艺。在他父亲和叔叔相继去世后,他又拜桄桄名丑宋合子为参师。

由于王庚子吃苦爱学,又有学戏的天分,所以很快就脱颖而出,“生、旦、净、末、丑,门门不挡手”。他饰演《抱琵琶》中的王延龄,风趣幽默,潇洒自如;他饰演《龙玉笛》中的郭子仪,口齿流利,念白铿锵;他饰演《夜断阴曹》中的司马懋,威武雄壮,森严可畏;他饰演《盗佛手桔》中的贼丑邱小乙,身段敏捷;

另外,王庚子所饰掩的《合缝裙》中的老丑唐裁缝、《说书》中的文丑刘贡爷、《三搜索府》中的官衣丑施不全等,都有独到的技艺。

王庚子在演出中,既继承了汉调桄桄的传统表演程式,又融化了川剧潇洒、风趣的表演风格而自成体系,为后辈之师法,是“西路桄桄”的开拓者和先驱。

他虽以演丑角为最有名,但因他嗓音洪亮,吐字清晰,技艺娴熟,做戏认真,表演时声情并发,神形同至,所以他饰演生、净、彩旦等,同样受到观众赞誉。在其数十年的演艺生涯中,不但名噪汉中盆地,而且享誉川北及甘肃10余县。

王庚子还是一位戏剧教育家和艺术团体组织者。他教过的“桄桄科班”有“喜庆”、“忠兴”、“五福”、“艺华”、“文化”、“忠和”等7个班。他除收“跟班”徒弟外,单在科班里就授徒约300人。

因为王庚子对学员的精心培育和严格要求,学徒中各行当人才辈出。如“活曹操”田伍德,“活周瑜”刘林才,“活孔明”王喜满,“活孙权”马忠福,名旦“小红桃”李五风,名丑杜文书,名须生王伍太、黎林明、李忠禄、刘文华、大净范伍福、王喜述、米艺喜,旦脚张艺青、岳艺凤、潘艺德,小生郭喜永、张少华,丑角王万喜、黄喜慧等。

他所培养出来的这些艺人分布于汉中各地及甘肃、四川等地,都成了所在班社的骨干和领军人物。

王庚子还领过和创办过行多的班社,其中主要有“明治社”、“松柏社”、“积玉社”、“春和社”、“同乐社”等八个戏剧团体。

王庚子对集体和个人荣誉非常重视。演出时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对其他演员也严格要求,不许马虎。在生活上,他很关心其他演职人员,经常为给别人慷慨解囊,自己却饿着肚子赶路,所以,艺人们都喜欢搭他领的班子,并能尽职尽责。因为他领的戏过硬,被争相邀请,常年四季“台口”不断。

王庚子肚子里戏多,人称“记腹”先生。他很重视丰富演出剧目,收藏剧本。只要听到哪里有好戏,他千方百计地都要“学来”,据演员们说。他有半背篓用麻纸抄的剧本,走到哪里都背着。

有一次,王庚子为“学戏”,特意去“春和园”弹戏班,蹲在台下听记,整整7天,被蚊子咬了一身疙瘩,回来请人抄写成12本连台戏《蜜腊珠》。

1941年,王庚子不幸逝世,终年72岁。王庚子11岁登台演出。23岁开始领班。30岁任科班教师,对汉调桄桄剧种的继承、发展和繁荣做了卓越的贡献,被群众尊称为“汉调桄桄祖师爷”。

新中国成立后,汉中地区文化主管部门,积极贯彻政务院戏曲改革的指示,对戏曲剧目推陈出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汉调桄桄的传统剧目进行了发掘整理,使这一古老剧种得以发展延续。

1950年,洋县成立了以著名演员程海清为首的洋县新民学社。1951年,南郑县由同乐、聚乐、协和三个班社200多人成立南郑县新民剧社。

那时著名的老艺人有旦角杨桂芳、老旦程海清、丑角杜文书、大净马忠福、须生王五太、小生孙太正、副净刘太利、彩旦董玉华等。他们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打銮驾》、《六月雪》、《张松献图》等。

当地政府和班社还先后举办了5期汉调桄桄演员训练班,培养出许新萍、陶和清、陈启民、曾建芳、白敬民、谢新俗、王全成等优秀青年演员,壮大了演员阵容。

并且还整理、改编并演出《反徐州》、《花田错》、《两狼山》、《宇宙锋》、《破幽州》、《孔雀胆》、《映锋剑》、《海瑞嫁女》、《苦节图》、《嘉兴府》等传统戏和创作、改编《红色交通线》、《四川白毛女》、《东风送暖》、《春色满园》、《红雨银花》等现代戏。

汉调桄桄剧目丰富,几百年来,汉调桄桄创演剧目多达1500多个,题材广泛,上至三皇,下迄清末,历代均有,但不少剧目久已辍演和散失。

后来,汉中专门组织挖掘整理出抄、藏剧目有723本。特有剧目有《刘高磨刀》、《镔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红缨披》等百余种,久演不衰。

[旁注]

万历 是明代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年号,明代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代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甘露寺》 是京剧《龙凤呈祥》中的一折,为马派的经典剧目之一。讲述的是刘备过江之后,吴国太设宴在甘露寺面相刘备,旁有孙权、贾化暗中作梗,幸得国老乔玄从中周旋,为刘备说好话,使得国太将孙尚香配与刘备。

《打銮驾》 戏曲的传统剧目,剧情为国舅庞昱克扣赈粮、强抢民女,有人状告到开封府,包公奏请查赈,公孙策设计要来御赐铜铡以震贪官污吏。马氏恐兄长被治罪,借皇后銮驾半副,阻挡包拯。包拯连避数次,后来识破其假,怒打銮驾,并装疯面见皇帝。

《宇宙锋》 讲述的是赵高遣人盗匡洪家所藏“宇宙锋”宝剑嫁祸于匡家,匡洪儿子匡扶逃走,其妻赵艳容因是赵高女儿也免于被害。秦二世见赵艳容容貌美,欲立为嫔妃,被断然拒绝。后来在使女哑奴的帮助下,赵艳容假装疯癫,以抗强暴。

京胡 又称胡琴,是我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随着我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木鱼 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梵吹”的伴奏乐器。木鱼名称的由来,是取“鱼日夜不合目”,所以刻木象鱼敲击,用来诫勉昼夜思道。于诵经礼忏时,与铜磬相互配合,用以节制经颂。清代以后流行于民间。

郭子仪(697年~781年),中唐名将。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阅读链接]

汉调桄桄杖头木偶戏有600年的历史。它萌芽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明代万历时期已非常成熟,明代末年已很流行。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在行军作战之中都带有桄桄木偶戏班,他们将汉调桄桄木偶戏传遍了汉水流域、长江南北,甚至传到西南边陲。

该剧种为梆子戏,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咏白念唱的发音均为洋县方言,其曲牌现存120余首,剧目651个,脸谱100余幅。该剧种表演形式为桄桄艺人唱念,并操纵杖头木偶完成各种戏剧动作。

汉调桄桄杖头木偶戏很有个性。一是有明显的原生态性;二是传统剧目丰富,板腔音乐完整;三是群众基础深厚,人们喜闻乐见。“吃面要吃洋县梆梆子,看戏要看木脑壳,即木偶桄桄子”是洋县老百姓的口头禅。

它对研究我国戏曲艺术、地方剧种演变规律、汉水上游民俗、群众文化之特质及人们的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