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舞戏变为合阳跳戏

那还是在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叫做有莘氏的部落聚居住在陕西合阳沿黄河一带,有莘氏部落的人们以狩猎捕鱼为生,生活非常辛苦,于是一面劳作,一面唱歌以自娱,形成了善于吟诵的传统。

据《尚书·夏书》记载,这一带的人们在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和神灵时,经常举行歌舞狂欢大会,在鼓乐的伴奏下,装扮成各种鸟兽,吟诵,跳跃,舞蹈。歌舞的吟诵、乐器、表演动作的古朴等。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宗教巫术、图腾崇拜。在黄河两岸,每逢新春伊始,民间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禳疫祈福、预祝丰年的祀神仪式,也就是后来孔子在《论语》中记载的“乡人鼓而傩”。

这种民俗一直沿传着,只不过祭祀仪式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变化,演戏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禳疫祈福、预祝丰年的重要内容,它由娱神为主的宗教仪式,逐步变为以娱人为主的艺术活动了。

到了唐代时,这里出现了歌舞戏,据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的记载,当时比较流行的剧目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儡子》等。其中《踏摇娘》中踏歌表演的形式与跳戏的舞蹈动作非常相似。

这些歌舞戏,来源于民间,后被宫廷吸收,在艺术上加以提高,又回到了民间,流传到各地。如《踏摇娘》,不仅在晋、陕、豫、冀、鲁广泛流传,还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新疆。

在跳戏盛行的北吴仁、行家庄、南义庄,过去群众中流传着在宋仁宗时跳戏曾赴汴京为宫廷演出的传说。

元代统一中国后,严禁民间私藏铁器。但对上层人物宴客酬友、演出锣鼓杂戏、侑酒取乐的监视稍懈。百姓也借此在新春迎神时,文人、农人一起聚台共演。

到了明代成化年间,某知县征集民间文艺,举废续演,但因遭禁过久,遗失本调,只能以动作示之,于是就有了河西哑跳的重兴。后来经历了数代,又渐渐出现了演文武戏。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合阳东王莘里村许莲塘兄弟,曾以翰林、贡生身份跻身戏场,装生抹旦与农民同台演跳戏。

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班社林立,沿河各村戏班多达30余处,为跳戏发展鼎盛时期。

往往一村有几个社就有几个班子,主要流行于马家庄乡的南、北吴仁,东、西城里,新池乡的行家庄、宋家庄、南、北顺村,坊镇乡的坊镇、岳庄,伏六乡的坤龙,平政乡的百场,知堡乡的临皋,东王乡的南义、莘里等十几个村庄,共有三十几个班社,以莘里、南义、北吴仁、行家庄、宋家庄为最有名。

清代末期以后,许多戏班解散了,跳戏也日趋减少,仅东乡几个村庄尚能勉强凑合演出。

1949年春,合阳东乡解放,行家庄在军民联欢大会上,演出神话剧《火焰山》慰问西进大军。1957年春节,合阳跳戏参加了“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由行家庄艺人联合演出神话剧《收红孩》。

1963年春,南义庄演了两天三夜。1979年,行家庄恢复演出《老将得胜》、《战马超》、《战盘河》等传统剧目。

1982年,行家庄又演出了《收渔税》、《燕青打擂》,并参加县里的戏剧调演。为了把这一古老的戏剧艺术形式保存下来,1984年春节,为跳戏录了像。

合阳跳戏在演出时,没有专业的班社组织,而是以社戏形式组织演出。大的村庄或社设有戏班,或两社一班,或一村一班。演员的培养,艺术的传承,均为子承父业,世代相传。

合阳跳戏还有一点不同于其他剧种的地方,演职员不论出身贵贱,班辈、地位高低,族规均不以“戏子”论称而歧视,演员均称“好家”。因而,上至举、监、库、生员、翰林学士,下至农民、工匠,只要爱好,便可同台。

凡出戏、出好家的村庄,称“戏窝子”。凡称“戏窝子”的村庄,社有戏箱,村有舞台,每逢演出,好戏迭出,争强斗胜,各有千秋。

所以自从跳戏形成以后,优伶辈出,其中著名的艺人有党桂一、党一屏、党九苞、党徽征、李有才、党作兴、党万寿、党铁狗、党正志、李光禄、党让之、党国壁、党炎林、党云龙等,这些均为人们所赞誉的著名艺人。

行家庄是跳戏著名的戏窝子,跳戏活动的历史悠久。在其跳戏活动的鼎盛时期,全村分东、西、南、腰四社,演出的剧目有近百出。西社以文戏见长,东社以武戏著称。各社演出的剧目不同,技艺有别,风格各异。

跳戏的表演一般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期间。腊月农闲之际,村民便推选头领组织排练。推选出的头领称“计谋”,并配有助手数人。助手称“计谋腿子”,负责筹集演出费用和排演的杂务。

演出费用除好家自出外,不足部分由村民自愿捐献。捐献的物品除现钱外,大部分是粮、油和其他生活用品及演出用的物资。

担任导演的人叫“拨师”,也有叫“跳母子”的,他们必须精通所排演的剧目,熟悉各角色的表演动作,并且是艺术全面、演技超群的老好家。

出跳之前的大年初一下午,各社便敲打锣鼓,俗称“打旦子”,制造气氛,鼓舞人心,以促“社家”出面商议演出组织、开支等事。到正月初五,不等黎明,“好家”把鼓抬在本社“好家”和一般村民的院落内“打旦子”,名为“镇穷鬼”,亦称“破除五邪”。所至之家,户主必以一壶酒、一个“凉碟子”即下酒菜答谢。

“好家”把谢礼收集起来,待“镇穷鬼”结束后,一起吃“谢礼”,聚商出跳事。当天便进“牛锣鼓”阶段,也就是各社把锣鼓集于村庄中心,对赛敲打,互相激励。次日各社便开始广场跳即哑跳,上午下午出跳两次,每次在全村不同地方落几个场子。

这种哑跳是群众性的,有时出现100多人的演跳场面,上场是演员,下场是观众。演出多系武打节目,如《三战吕布》、《武松打店》、《穆柯寨》、《临潼山》等。下场演员在周围呐喊助威,起配合作用。元宵节前进入高潮,正月十三四便进行上台跳。

“上台跳”时,先打开场锣鼓,然后是“春官”登场。这次上台跳,在村委会院子里的会堂中进行。会堂有一个能演戏的舞台,台下能容纳300来人。“春官”这一角色多由“好家”、“老家”、“计谋”担任。

“春官”一般身穿绯红官衣,头戴圆翅纱帽,勾着豆腐块丑角脸谱,手舞花扇上场,类似明杂剧中的“副末”开场。所说内容即兴自编,句无定例,或是表述本地风光,或是诉说官吏压迫,甚至指名叫骂,肆意嘲谑,扮演者常常借机抒怀,以泄积愤而为之大快。

过去演出跳戏,《春官开台》之后先要演出《天官赐福》、《灵官打台》、《五鬼闹判》、《鸡仙咬鸡》、《魁星点斗》等鬼怪、神话节目,说这是迎吉祥、送瘟神、生贵子、兆丰年、祛除不祥,然后才开演折子戏或本戏。

跳戏表演程式极严,每个角色,先必须学会“上势”,这是跳戏最基本的舞蹈动作。随着唢呐伴奏,锣鼓击节,一步一踏,每踏按拍,移行路线如出一辙。上一个势要在舞台的每个角踏够14个鼓点,踩满四角,踏够56个鼓点后才行升帐或落座。

男角上势,以“上路架”为动作根本,立势、开弓、大展翅诸样皆若此。女角上势以“小红拳”、“太极拳”动作为基础,节奏稍快,步态轻盈。孙悟空上场,全用“猴拳”。

群众把上势视为“见面礼”,势上不好,便会减弱艺术效果,人们呼之为“生扒搂”、“才出门”、“荒唐鬼”。所以,凡是跳戏好家,都有祖传三四代的家教历史,孩子从七八岁便开始在家长的教导下学习“上势”。

上势分男上势、女上势、双上势、代把子上势四大类,一个势又分“平势”、“凹势”两项内容。为了表现不同角色的身份、性格,概括了18种上势名称,包括单人势、二士争功势、三义势、四路诸侯势、五点梅花势、乾坤势、罗汉势、拉马势、低走势、猴王势、花枪并舞势、搜船势、扁担势、判官势、刑犯势、下四角势、虎叉势、登云势等。

除上势外,表演程式中还有跑场、踩场。跑场又分跑半场、回全场和跑花场。踩场只限文角、帝王等角用。此外,武打叫“杀战”,且有“特杆子”、“盘刀”、“盘鞭”、“开四门”等程式。杀战时用锣鼓伴奏。

古时的艺人讲究功底扎实,拳不出格,真枪真刀,实打实杀;不管对打、群打,不许走乱阵角,必须打响打准,不摆空架,以见真功。若有失误,损伤对手,只许赔偿,不许诉官。真打实杀,虽然是古代武术旧规,但亦为该剧发展设置了障碍。于是后来逐渐进行了更改,用起了舞台道具,但仍沿用古老的原始杀战程式。

跳戏的舞台设置与大戏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不管临时搭的舞台或是戏楼,都在上沿或檐下两台角各插刺绣彩旗一面,旗呈三角形,长约丈余,上绣青鸟、龙凤、火焰图案,谓之“大旌”。

乐队位置是文左武右,在舞台两边外侧支上高出舞台数尺的木板,木板上摆一张条桌、两把椅子。桌前系上红缎围裙,桌上摆置茶壶茶碗。唢呐席居左侧,二人各执唢呐坐在椅子上。

武场乐队在右侧,板上支起大鼓、小鼓。击小鼓的座位稍高,以便指挥全场。这种乐队设置,为其他剧种罕见,也是跳戏的独特之处。

跳戏剧目比较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共发掘、整理出100多本。据说广场跳剧目原先有五六百本,上台跳约300余本。且多属故事完整、结构严谨的大本戏。故事内容大部分出自“列国”、“封神”、“三国”、“说唐”等。这些剧本以武戏为主,如《出祁山》、《平魏图》、《七擒孟获》、《齐国乱》等。

其次是以反映爱情故事为主的文戏剧目,如《意中缘》、《十才子》、《浑哥闹房》、《升仙桥》等,人称“斯文戏”。其中《游列国》、《乐毅伐齐》、《庆顶珠》等剧,虽剧名同于其他剧种,内容结构迥然有别,是跳戏的特有剧目。

除此之外,便是开台演出的神、佛戏。这类戏,有许多特殊表演动作,是其他剧目所没有的。

跳戏的剧目,各本唱词一段以4句为准,多则8句;上场“引子”两句;下场诗常为4句。跳戏中的唱词不叫“唱”,叫“说”或“吟”。词句以7言为主,10言次之,四六句式,仅作“引”、“诗”;偶有骈体,或“夹竹桃”词格。

跳戏角色行当中生、旦、净、丑俱全,尤其注重生、净。表演以舞蹈为主,一招一式,应节踏拍,动作古朴,风格粗犷豪迈。

[旁注]

《论语》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共称“四书五经”。

翰林学士 古时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

腊月 即农历的十二月,“腊”是我国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说,每到年终人们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因为“腊”与“猎”通假,“猎祭”遂写成了“腊祭”,所以年终的十二月被叫做“腊月”。

瘟神 是我国古代民间信奉的司瘟疫之神,包括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和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是传说中能散播瘟疫的恶神。也比喻作恶多端、面目可憎的人或邪恶势力。

太极拳 是结合易学阴阳五行的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杨、吴、武、孙、赵堡、武当等派别,是我国武术拳种中重要的一支。

青鸟 是我国传说中凤凰的前身,其色泽亮丽,体态轻盈,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本为王母娘娘的信使,后人将它视为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其《无题》一诗中就写道:“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阅读链接]

在陕西合阳县黄河对岸的山西,将跳戏这种戏剧形式称“锣鼓杂戏”。

据说,唐代时,秦王李世民破刘武周于柏壁,作《破阵曲》命百余名披甲执戟的军士舞之,借以庆贺,这是锣鼓杂戏的雏形。后来马燧于唐代贞元中在猗氏平定了李怀光叛乱,作《定难曲》,让军士进行歌舞,锣鼓杂剧由此而逐步形成。

锣鼓杂戏的演出,以寺庙为中心,由周围各村子弟轮流承担。演员扮演的角色为世袭制,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恪守规范。每年秋收罢入冬后,由社首、里正组织排练,至翌年上元节前后到庙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