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生将秦腔推向顶峰

在1744年的时候,在四川金堂县的一个贫苦小村庄里,有个婴儿呱呱诞生了,父母为其取名魏朝贵。由于他在家排行老三,所以乡里的人都称他“魏三”,这就是后来的魏长生。

魏长生在很小时候,父母就都死了,他只好与流浪儿为伍,靠捡拾破烂为生。后来,他加入了一个名叫“口国噜子”的当时下层的江湖组织。口国噜子是江湖哥老会的早期组织形式,始于大巴山一带的流民,继而传播于成都平原各乡县。

后来,魏长生随一伙参加过口国噜子的江湖艺人流落陕西,到了一个秦腔小戏班学秦腔,随后又加入了同州梆子戏班。

从小父母双亡和流浪经历,让魏长生倍感珍惜学习,他是发奋学艺,起早贪黑进行唱做念打,他出大汗、吃大苦,并发誓“艺不惊人死不休”。

因为有少年口国噜子不平凡的经历给他“垫底”,魏长生十分富于冒险精神,他敢于挑战环境,又具有相当组织能力。十年磨剑,艺海扬帆。他的演技,先是在几百里秦川脱颖而出,继而他随戏班北上西安,轰动很大。

1774年夏天,魏长生来到北京。这时正值乾隆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各省地方戏曲借着给皇帝或皇太后祝寿的名义,纷纷进京献艺。此时的北京真可谓是“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北京这时因为剧种很多,为了“正名”,戏曲开始被分为“花”、“雅”两大部分。“雅部”专指昆腔,“花部”专指昆腔以外的包括京腔等各地方戏曲剧种。当时昆腔逐渐衰落,北京梨园中的“花部”以京腔最为盛行,王府戏班也都演京腔。

魏长生率领秦腔戏班初入京师,因为他的戏班行当整齐,基本功扎实,演出剧目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且有创新改进,因此深得观众喜欢。

魏长生创造的西秦腔“以胡琴为主,月琴应之”,有别于“以梆子为板”的秦腔,善于传情,所以魏长生艺帜高举,一鸣惊人。

戏剧理论家小铁笛道人在其所著的《日下看花记》中叙述道:

长生于乾隆三十九始于都,习见其《滚楼》,举国若狂。

在当时,皇族权贵礼亲王昭梿在其所著的《啸亭杂录·郑八》也记述道:

魏长生甲午岁入都,名动京师,凡王公贵位,以至词垣粉署无不倾掷缠头数千百,一时不得识交魏三者,无以为人。

强劲的“魏旋风”劲吹梨园,不仅使雅部昆腔更日趋没落,连花部的京腔也大为失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魏长生作为戏曲史上“花部”的优秀代表,从此彪炳史册,“海外咸知有魏三”。

魏长生曾一度离开京城,1779年,他再次入京。当时的秦腔戏班“双庆部”上座率不佳,几乎在北京立不住脚跟。这时,魏长生挺身而出,他愿入班挑大梁,力挽狂澜。他表示入班两个月之后,一定要给演员们增加薪水。

结果,魏长生再次以《滚楼》剧赢得了京都的观众。《滚楼》是一出武旦应工戏,但唱做均很吃重。其故事讲述了村女黄赛花在为父母报仇并寻杀仇人武辛时,她被蓝家庄蓝太公之女蓝秀英以酒灌醉,并强行与伍辛成婚的事。

这是一出爱情喜剧,戏曲表演的重点所在是黄赛花醉后对武辛的那种复杂的爱。这段男女相悦的醉中有醒、醒中带醉、醉醉醒醒,泼墨似地渲染了他们两人的爱慕之情。

这也是一出难度较大的唱做戏,尺寸掌握,恨爱杂糅,都要求具备一定火候。既要表现出黄赛花对武辛杀父之仇的极端愤恨,简直是仇人相见,不杀不足以平忿消恨,同时又要表现出她对这一少年的爱慕之情,愿意以身相许。

魏长生在这出戏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泼辣、大胆、文武双全的痴情姑娘黄赛花,他恰到好处地表演了黄赛花的人物性格,在当时的京师舞台上,观众们对他塑造的黄赛花等人物给予了高度评价。据说,当时“观者日至千余,六大班顿为之减色。”

这一出戏在北京的演出,使“双庆部”成了北京市民争相订票观看的戏班,演员收入于是大增。从这之后,魏长生将自己的住所安置在了正阳门外粮食店街南头路西的惠济祠,并将其更名为天寿堂,同时作为梨园馆馆址。

梨园馆是清代戏剧界的一种重视同乡关系的行会性组织,主要职责是对戏剧界人士进行扶危济困、养老送终等。

在这段时间里,魏长生以其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性格的妇女形象。有痴心追求爱情幸福的,如《滚楼》中的黄赛花、《烤火》中的严碧芸、《卖胭脂》中的王桂英和《铁弓缘》中的陈秀英。

还有反映巾帼英杰气概的,如《杀四门》中的刘金定、《闯山》中的金莲等。也有表现反抗性格的,如《表大嫂背娃》中的表大嫂、《香莲串》中的秦香莲、《清风亭》中的周桂英等。

这些角色都被魏长生演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魏长生在演唱时,他特别注重音节,他结合人物“善于传情,最是动人倾听。”

他在表演上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达到了逼真动人,这些艺术上的成就都体现了他平时谦虚好学、博采众长、精益求精的风格。

魏长生的演技和对秦腔的发展加速了京城各个剧种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与此同时,魏长生还经常捐资公益事业和周济穷困的读书人。

据史料记载:

长生虽优伶,颇有侠气。庚子南城火灾,形家言西南有剑气冲击,长生因建文昌祠以厌胜。

魏长生性豪,有钱每以济贫士,士有赖之成名。

有选蜀守者,无行李资,魏夜至,赠以千金。守感极,问所欲,魏曰:‘愿在吾乡做好官!’

有一天,在四川会馆戏楼的一次演出中,来了两位特殊的观众,就是乾隆皇帝和他宠爱的一位皇妃。

皇妃只生有一位公主,爱之如掌上明珠,却不料于半年前英年早逝了。皇妃从此悲伤不已,日见消瘦。乾隆皇帝为了排遣爱妃的愁郁,特地携皇妃出宫消遣,二人乔装打扮,来看名伶魏长生的剧目。

看完魏长生的演出后,皇妃为魏长生的扮相、身段、唱功所迷,尤其令她怦然心动的是魏长生与她朝思暮想的公主模样儿十分相似。

皇妃于是情不自禁地向乾隆说:“万岁爷,那位扮演辽邦公主的,就像我们死去的和硕格格啊!”

乾隆怕皇妃伤心,连忙说:“爱妃既然喜欢,那就收他为格格,作为爱妃的干女儿吧!”

于是,魏长生第二天便奉旨作辽邦公主装束,进宫向皇帝、皇妃谢恩。由于这次奇遇,于是民间尊称魏长生为“魏皇姑”。

饮誉京华之后,1787年,魏长生又来到当时南方的戏曲中心城市扬州。俗话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这儿是盐运、漕运的枢纽,商贾云集,各种戏剧也十分兴盛。

被誉为“野狐教主”的“花部”泰斗魏长生,在扬州又一次刮起旋风。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

四川魏三儿,号长生,年四十,来郡城投江鹤亭,演戏一出,赠以千金。尝泛舟湖上,一时闻风,妓舸尽出,画桨相击,湖水乱香。长生举止自若,意态苍凉。

附近各省市、各剧种的演员,纷纷涌至扬州,都是为了一睹魏长生风姿,观摩他在“春台班”里的演出,请魏长生传授技艺。

苏州戏班又邀请他到昆曲发祥地的苏州。江南伶人,包括昆曲子弟也来学习他的演技和“跷工”以及创新了的化装艺术“梳水头贴片子”。

魏长生的“善于传情、动人倾听”的艺术奇葩,播种到大江南北的梨园,许多剧种从中得到养分的滋润。他新创的西秦腔“徽伶尽习之”,并对后来形成的京剧艺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1800年,魏长生第三次来到北京,这时他已57岁了。他这次复出,在“三庆部”挂牌主演《香莲串》、《烤火》、《大闹销金帐》等秦腔剧目,“声容如旧,风韵弥佳,演武技气力十足”。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魏长生演戏仍是那么一丝不苟,武功更是炉火纯青,充分展示他从少年时便炼就的拼搏精神和钢筋铁骨。

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秦腔演员魏长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使得京腔六大班几乎无人过问,不少昆曲、京腔艺人不得不改习秦腔。

从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秦腔几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同时也是流行全国许多地区的剧种。

不过,毕竟岁月不饶人。魏长生在京师的舞台上呕心沥血地耕耘了3年,终于不支,倒在了他醉心的五彩舞台上。

据清代文人蕊珠旧史所著《梦华琐簿》记载:

嘉庆七年,夏日搬《表大嫂背娃子》,下场气绝。将军马革裹尸、伶人以身殉艺,壮哉!

当时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小铁笛道人是魏长生的忠实观众,他在一代名优去世后,写了两首追悼诗,情真意挚极富史料价值:

英雄儿女一身兼,老去登场志苦严。

绕指柔合刚百炼,打熊手是玉纤纤。

海外咸知有魏三,清游名播大江南。

幽魂远赴锦州道,知己何人为脱骖。

魏长生成名后颇为富裕,但他淡泊钱财,乐施好善。他有一颗侠义丹心,热忱公益事业,扶危济困,帮助贫民、落难者,到他身死之日,已无多少余资。

魏长生的徒弟很多,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徒弟陈银官等素车白马送回四川金堂,安葬在秀水河大石桥畔,由于乾隆皇帝和皇妃曾认魏长生为干女儿,所以人们也把魏长生的坟称为“皇姑坟”。

[旁注]

乾隆(1711年~1799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代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定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他在位期间,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为清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昆腔 亦称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它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梨园 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为玄宗时宫廷所设,其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于是就把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杀四门》 是一出比较流行的、以武打见长的秦腔折子戏。其内容是说在唐初,李世民兵困越虎城,程咬金回朝搬兵。因秦琼新丧,其子秦怀玉重孝在身,不能挂帅,只能作为战前先行。程咬金推举罗通为帅,兵至越虎城外,秦怀玉连杀四门,解除重围,李世民得救。

《清风亭》 写薛荣妻妾不和,妾周氏生下一子,被迫抛在荒郊,后被张元秀夫妻拾得,取名张继保,并抚育成人。13年后,张继保在清风亭被生母周氏带走。数年后,张氏夫妇仑为乞丐,听说新科状元张继保过此,向前相认。张继保却不予相认,二老悲愤之余,双双碰死在清风亭,张继保也遭雷击而亡。

《烤火》 是传统剧目《少华山》中的一折,常被单独拿出演出。讲的是官宦家的小姐尹碧莲逃婚离家,被山大王掳上山就要杀,山大王的把兄弟书生倪俊在旁劝阻,山大王误以为倪俊喜欢碧莲,硬要成全他们立即成亲的故事。

《梦华琐簿》 是由清代文人蕊珠旧史所编著。全书共辑录梨园掌故逸事83条,既有伶人小传、班社小史、梨园习俗、楼馆考证及师承、技艺等方面,也录有官府、文人与梨园的种种因缘与瓜葛。此书对研究和了解清代的戏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阅读链接]

著名秦腔艺人陈妙华被誉为“一代宗师。她生于陕西西安,于1949年进入易俗社学艺,师承凌光民、杨令俗、封至模、宋上华等名家。

20世纪50年代初,以饰《白蛇传》之许仙而一炮走红,1958年随陕西省电影艺术团赴长春拍摄秦腔艺术片《火焰驹》,1960年又参加电影《三滴血》的拍摄,均担任主演,以其英俊的扮相和高亢圆润的唱腔闻名西北,蜚声全国。

陈妙华嗓音条件优越,高、厚、宽、亮兼而有之,唱腔精雕细琢,跌宕别致,表演朴实自然,真实贴切,文武皆能,功底全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陈派”,影响颇广。

其代表剧目有《火焰驹》、《三滴血》、《夺锦楼》、《紫金冠》、《白蛇传》、《京兆画眉》、《扫窗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