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苑拾英——地方戏剧
在三秦大地上,除了前面所介绍的秦腔、碗碗腔和眉户戏外,还有陕西道情、汉调二黄、汉调桄桄、陕南端公戏和合阳跳戏比较著名。
陕西道情源于关中道教的说唱音乐,由道教的诵经唱词发展而来的,并因演出形式和艺术特点不同而分为陕北、关中、商洛和陕南四大流派,也称作“四路道情”。
汉调主要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汉调桄桄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并曾流传到川北、陇东、鄂北等地;陕南端公戏俗称“耍坛”、“坛戏”、“对儿戏”,是由端公,即巫师化妆“庆坛”跳神、唱神歌衍进而来的一个地方剧种。
李渊倡道使陕西道情兴起
那是在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唐高祖李渊为了抬高和树立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诏告天下他是老子的后裔,大肆提倡道教,并大兴土木,修建道观。
后来,李渊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也继承了他的这一传统,并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唐初的时候,全国的道观星罗棋布。而陕西的长安由于是唐代的都城、帝国的中心,所以崇道信道之风更加浓烈。
那时,道教为了争取信徒,拉拢人心,采用近乎口头语的说唱方式来宣讲道意,教化国民,被人们称之为“道情”。
道情有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之分,法曲道情刚生成的时候,是专为道家斋醮仪式服务的音乐。它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中的经文是古散文,只能吟哦,道家把它改编成韵文,才能随着乐器的奏鸣演唱,这种演唱规范后就叫“经韵”、“经腔”,也叫“步虚声”。
唐高宗的时候,经乐工改编,形成两种法曲音乐,一种叫“道调”,一种叫“道曲”。道调专用于法事仪式,道曲是法事仪式之外演唱的描写道教题材的曲调。
后来,到了唐玄宗的时候,这种法曲音乐发展到巅峰,最著名的曲目就是《霓裳羽衣曲》。
俗曲道情是指流布在广大民众中的道情,道家做法事时,设有“经”、“乐”两席,经席负责吟诵经文,乐席负责奏乐。俗曲道情是经席上吟诵的经文流入民间后,与当地的民歌小调结合形成的唱腔。
传说古时终南山流行一种弹琴用的曲子叫做“操”。因为这种曲子非常好听,后来道士们把这种“操”和经文配合起来演唱,形成道情,所以民间一般把终南山称为“道情的发源地”。
道情的生成与演变,与古代的俗讲、变文、鼓子词、教派宝卷、诸宫调等艺术门类都有密切的联系。唐代时佛教盛行,佛教徒在寺院开展僧讲。为扩大影响,向广大民众宣教佛法,就是俗讲。道家也仿照这种方式开始搞俗讲,也称“道讲”。
俗讲兴盛起来后,一些正统的佛教徒认为它有碍佛门法规,曾几度遭到封禁,这就迫使俗讲转移到民间,讲唱形式逐渐简化,内容增加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讲唱者也由僧人或道人变成了民间艺人,这种形式就叫“变文”。
变文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一种相类似的说唱技艺叫鼓子词,它是以鼓伴奏,多人演唱,歌词是工整的七言诗,音乐以一个曲调反复演唱一个故事,但内容首次与道情有了联系,出现了以鼓子词形式写的道情诗,叫做“道情鼓子词”。
到了明代,鼓子词发展为诸宫调,形成曲牌连缀的唱腔体式。同时,宗教活动中还出现了一种把时兴小曲吸收到传教活动中的艺术叫“教派宝卷”。
俗曲道情经过这一系列的演变后逐渐形成两种类型,南方省份形成以唱为主的诗赞体道情,北方省份形成唱白相间的说唱道情。
到清代乾隆末年的时候,在陕西,关中西府地区已有道情的班社演出活动。与此同时,安康商人赖世魁,因常往关中经商,还把关中道情带至安康,组建了赖泉班。
清代嘉庆时期以后,陕西道情进入了发展盛期。关中的西府、中府、东府各地,都有道情的演唱活动。出现的班社,主要有:西府眉县王长官寨班,岐山蒲村进香会班、麦禾营班、八家村班,中府西安市郊的新筑、灞桥、三桥、引镇的道情班,东府大荔的沙苑村班、蒲城的石羊村班等。
那时的主要艺人有西府的姜卡来、李德胜、马富岗,中府的杨老五、赵广庆、李文用、许成礼、李来生、白米虫等。
安康地区先后出现了李家班、王家班、刘家班、郭家班、徐家班、周家班、杨家班以及旬阳的赵家班等班社。
出名的艺人有李九祥、刘海山、王全能、杨登科、牛海山、李久科、郭觉财、郭天鹏、郭老七、杨天长、杨天才、李光宗、徐远占、李荣福、周大鹏等。
这些班社和艺人主要活动于安康的恒口、五里坡及北区等地。其中,李家班还收藏有嘉庆年间的道情抄本《望夫山》、《赵王村》、《战漳河》等。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在关中临潼行者村,有个因爱吃大米而被称为“白米虫”的道情艺人,还南往商县,以小磨沟王彦杰祖父家为基地,组班授徒,将道情传入商洛地区。
其中,于1868年在洛南桑岭兴办的张天泰班,历时较长,共经过了四代。除此,还有洛南灵口的张福海班,兑山的刘中喜班,保安的赵朝娃班、张西云班,永丰的谢德班,石门的樊虎娃班,及商县的李柯义、王彦杰、李兴臣、杨江湖、杨花蜡班等。
1882年,丹凤竹林关徐明启办的成顺班,后历徐崇福、徐盛荣等辈,先后相传五代,其艺术造诣及影响,久为民间所传颂。
清代以后,道情仍有发展。在安康地区,仅旬阳、安康两县,就有20多个道情班社。安康有李守金、王自成、王鹏举、郭荣华、杨朝洪、李清魁、冯成秀等领的班子,旬阳有庞世堂等领的班子,继续于安康县城、恒口镇、老君关及旬阳县城、赵湾、甘溪等地活动演出。
那时,每年安康县城的土地会,可有10多个道情班赛戏演出,观众拥满大街小巷,连唱半月之久。
商洛地区有商县的袁根祥班、苏效瑞班、王占鳌班、周子举班、李绪平班、王让班、崔启运班、舒金贵班、张银贵班、刘双合班、李兴臣班、李仁杰班,丹凤的李昌林班、善念班等。
关中地区,大荔的沙苑,宝鸡的姜马,眉县的王长官寨道情班,以及西安附近的新筑,长安的引镇等地道情会,仍在继续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道情的演唱活动,依然有增无减,并涌现出了一批新的班社和艺人。历史悠久的宝鸡姜马道情班,培养出了一代新人,有姜福、马生福、马定乾、姜得用、姜银科等20余人。
商县出现了金鼎班、科义班、新安班等班社及艺人王治银、贾西明等。安康还相继建立了专业道情班,除演传统剧目外,还演出了《北京四十天》、《赤胆忠心》等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白毛女》、《穷人恨》等。
20世纪50年代,各地道情均由坐唱、广场、皮影等形式,发展成舞台演出形式。1956年,陕南道情皮影老艺人张子成,在安康恒口农业社成立了文艺俱乐部,首次试排了道情戏《三进士》。此后,安康汉剧团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向他们学习,把皮影道情搬上了戏曲舞台。
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道情班,为关中道情培养新生力量,同时长安县剧团、商洛地区剧团分别通过试排《隔门贤》等剧目,将关中派和商洛派道情,搬上戏曲舞台,1960年参加了陕西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
到这时,道情戏正式发展为舞台演出形式,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先后改编创作演出的剧目有60多种。改编剧目有关中道情的《相爷搬兵》、《槐荫媒》、《小姑贤》、《隔门贤》、《墙头马上》,商洛道情的《水泼大红袍》、《一文钱》等。
创作剧目有商洛道情的《山花姑娘》,陕南道情的《枯水新波》,关中道情的《嫁妆镰刀》、《赶鸡蛋》、《麻利嫂》等。其中,《一文钱》被拍成戏曲艺术片,发行全国各地。
另外,在舞台表演方面也向秦腔、汉剧学习,使陕西道情的音乐更加秦腔化。关中、商洛、陕南各路道情全部采用了秦腔的武场乐器,二胡、大锣、手锣、大钹、牙子等一起进入了道情乐队。
陕西道情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艺术表达的方式不同陕西道情形成了关中道情、商洛道情、陕南道情和陕北道情这四路道情,也称为陕西道情的四大流派。
关中道情是陕西的皮影戏剧种,又称为“长安道情”和“拉波戏”,盛行于长安、蓝田、户县、咸阳、兴平等地。
关中道情唱词曲调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后来流传下来的仅有“八腔十一调”。八腔即“清江引”、“金线吊葫芦”、“藕断丝不断”、“节节高”、“打连厢”、“高腔”、“推句子”、“皂罗袍”;十一调为“大红袍”、“苦相思”、“蛤蟆跳门槛”、“哀连子”、“剪花”、“拖音”、“笑板”、“塌句子”、“气头子”、“怒板”、“落头子”。
唱板有慢板、二六板、飞板、串板、滚白。除滚白外,各板式分阳坡,即欢音与阴坡,即苦音。曲牌有“皂罗袍”、“耍孩儿”、“山坡羊”等。在唱腔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帮腔。演唱四句一帮腔,并分长短两类。
关中道情的乐器有16种,文场有板胡、二胡、笛子;武场有板、鼓、渔鼓、简板、三才板、大锣、牙子、碰种等。以渔鼓、简板、三才板为特有乐器。新中国成立后,又吸收了秦腔一些伴奏乐器。
关中道情的剧目,据抄录保存下来的约有200多本,故事完整,大多具有较强的人民性,人物鲜明等特点。
其传统剧目中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有《目莲救母》、《大孝传》、《卖道袍》、《哭五更》等;以历史故事、神话与民间故事为主的有《五史原》、《古城会》、《天仙配》、《敬德打朝》、《芦花记》等。
商洛道情盛行于洛南、商县县境,流行于丹凤、镇安、山阳、商南、柞水等县。多以坐唱、广场踏席和皮影演出为主要形式。传统剧目大致与关中道情相同。民间故事戏更有特色,主要有《老鼠告猫》、《小女婿》等。
商洛道情的音乐唱腔为梆子击节的板式变化体。唱腔板路主要有紧板、二八板、辘子、尖板、滚白等,除有欢音、苦音之分外,兼用麻韵。以说唱体静板为主要演唱形式,唱白在音乐间歇中进行。
商洛道情唱腔多用真假声结合,民间有“平、压、吼、跳”之说。平用真声,压用假声也就是二音子,吼用喉音,多为花脸所用,跳音音程变化较大,多用于生、旦唱腔。
新中国成立以前,商洛道情以班社形式演出,唱词表演时有封建迷信色彩内容以孝、善为主,发展空间狭窄。新中国成立后,在众多新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这枝充满乡土气息的艺苑奇葩,伴随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吐香竞艳。
20世纪50年代初,商洛道情《一文钱》破土而出,随后,《农家媳妇》、《山花姑娘》、《望春花》、《青山谣》、《红石匠》、《夜审》等大小剧目相继问世。
到20世纪60年代,商洛道情剧目繁多,最著名的商洛道情《一文钱》被拍成戏曲片,发行至东南亚各国,使商洛道情这一独特艺术剧种不但搬上了银幕,而且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从而也成为商洛戏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其他的像《农家媳妇》、《山花姑娘》、《望春花》、《青山谣》、《红石匠》、《夜审》等剧目分别参加陕西省各类艺术活动均获佳绩,使商洛道情声名大震,享誉三秦大地。
陕南道情多以皮影形式演出,盛行于安康、旬阳,流行于白河、平利、紫阳、汉阴、石泉、西乡、城固、洋县、南郑、汉中等县。
陕南道情的传统剧目有1200多本,多为历史故事戏和民间故事戏,神仙道化题材戏不多。剧目特点是:本戏多,折戏少,还有连台本戏《粉妆楼》、《文天祥》等,可演十几天。文戏重唱工,辞藻秀丽,武戏重表演技巧。
陕南道情常演的剧目有《大闹红灯》、《广寒图》、《荆钗记》、《五侯山》、《六巧图》、《雄黄剑》、《反冀州》、《黄花铺》、《笔砚仇》、《快活林》、《盘蛇山》、《张良卖布》等。
陕南道情音乐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板路26种,有二流、代板、尖板等。欢音称“软调”,苦音称“硬调”,有麻韵。丝弦曲牌有《点点花》、《柳青娘》、《风入松》、《寄生草》等26种。唢呐曲牌有《清水令》、《大开门》、《满江红》等65种。
伴奏乐器,在1894年由艺人杨天才增加了唢呐,后来又由艺人杜柄增加了板胡,使伴奏音乐得到了丰富和提高。
陕北道情流行于陕西的清涧、子长、志丹、绥德、榆林、子州、保安、吴起、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原名“清涧道情”。后来,因为陇东道情和山西的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所以统称为“陕北道情”。
陕北道情最早出现于清涧县东解家沟的玄武村。据该村道情艺人王儒伦讲,在清代的道光年间,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艺人前来本村和附近的寨沟演出,始将山西道情传入清涧。后与当地的民歌结合,并吸收了眉户、秧歌的艺术成分,形成了清涧道情。
陕北道情中最早组班演出的是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从清代光绪年间至20世纪30年代,清涧县出现了史家河、岩头、袁家河、乐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们经常出外演出,使道情戏传播到子洲、子长、志丹、横山、绥德等地,出现了村村社社有班子的兴盛局面。
后来,陕北道情的演出形式从坐唱发展为舞台演出,成为各地庙会赛戏的主要娱乐品种。往往是白天演出道情戏,晚上闹秧歌社火。每年春节期间,村与村的道情、秧歌班子还要进行下帖和还帖式的相互邀请演出活动,当地称为闹红火。
陕北道情的传统剧目多表现道教故事、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有连台本戏、本戏和回回小戏。常演的剧目有100多出,主要有《高老庄》、《湘子度林英》、《唐王游地狱》、《王祥卧冰》、《万金》、《刘秀走南阳》、《李大开店》、《两世姻缘》、《合凤裙》、《毛鸿跳墙》、《二女子游花园》等。其中,最长的连台本戏《雪拥蓝关》,可连演三天三夜。
陕北道情生、旦、净、丑齐全,并以须生、正旦、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花脸无唱腔,均为道白。秧歌风味浓厚,动作大方,以扭、摆为主,没有严格程式,生活化动作较多。
陕北道情重唱工,没有武打戏。包头,即旦角和花脸化妆额戴明镜片,下吊两个丝帕。服装多借用秧歌衣袍,有的则沿用大戏服装。有用民间土布制作的,也有用纸剪成的,因地制宜,没有一定的规范。
陕北道情音乐为曲牌体,曲调有“平调”、“土字调”、“十字调”、“耍孩儿”、“终南调”、“高调”、“阳北调”、“二五锤”、“十字调”、“八字调”、“太平调”、“浪堂调”、“金丝疙瘩调”等二十余种。每调又有“平板”、“阳板”、“落板”、“代板”、“导板”等板头和板尾。
陕北道情没有帮腔即嘛韵,曲调词格一般为6字、8字、10字句式,也有3字、4字不等。4句一段。伴奏音乐分文武场面。文场乐器有小三弦、四音子、管子,号称三大件。武场有简板、渔鼓和陕北道情特有的脆鼓子和小铰铰等,构成了陕北道情音乐的显著特征。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道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道情艺人在传统道情的基础上,于横山等地创造出一种新道情,因多演出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戏,所以被群众称为“翻身道情”。
这种新道情艺术风格与老道情迥然不同,老道情深沉悲壮,新道情欢乐、豪放和明快,多富有新的时代特色,普遍受到了欢迎。
老道情因之日益衰落,各地城乡班社都改唱新道情,如清涧下武村班、曹家塔班、陈家坪班、坡家沟班、八斗岔班、淮家湾班、横山破罗村班、柴辛梁班、子洲裴家湾班、强家沟班、刘家川班、子长强家沟班、榆林镇川堡班、延川白家河班等。
在演出过程中,这些班社里也涌现出许多优秀艺人。其中,优秀的乐师有田思、任拦挡、刘仲众、曹存书、白世亮、黄金鳌、刘永海、白凤海、李振有、张玉合、郭占山、张成祥等;优秀的演员有张海生、张国苍、张国万、刘汉珠、黄德铭、李向海、白树林、刘永义、李敬胜、惠克俭、李培成、郭吕才、惠万年、惠万国等。
那时,陕北民间自编自演的道情剧目数以百计,以现代戏为主,主要的有《家庭图》、《二流子转变》、《王长生揽工》、《劝子归队》、《纺纱》、《南下开荒》、《难民图》、《王三小求妻》、《禁洋烟》等。
新道情的唱腔,经过艺人改造,板式变化体成分不断增多,采用了“二流板”、“大起板”、“箭板”等板路。在乐器上,新道情改用板胡为主奏,并增加了提琴、扬琴、长笛等,丰富了音乐表现力。清涧骆儿巷一琴师还在四音子的基础上,改制出一种六音子,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
新中国成立后,陕北新道情有了进一步发展。各村堡的民间班社不断扩大,一些班社还购置了新箱,培养出了一代新的演员。并创作演出了大批现代戏,主要有《支农忙》、《朝阳人家》、《挑女婿》、《两家亲》、《赛畜会》、《意中人》、《接婆姨》、《沙海红旗》、《土地风波》、《赞新婚》、《小四德》等50多出。
[旁注]
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即李耳,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代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有《道德经》传世,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道教 又名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终南山 是秦岭山脉的一段,主峰在西安周至县与宝鸡市太白县交界处,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我国有名的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鼓子词 宋代说唱艺术。和变文相类似,由韵文和散文相杂构成,篇幅较为短小,因此大多文简而事略,每篇大约只有10章左右的歌唱,因歌唱时有鼓伴奏而得名。
岐山 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岐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
《墙头马上》 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作品。剧情为尚书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阳购买花苗,巧遇总管的女儿李千金。二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但为裴少俊的父亲所不容,后来历经坎坷终于夫妻团圆。
渔鼓 用竹筒制作,筒长65厘米至100厘米,鼓面直径13厘米至14厘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而成。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滚”、“抹”、“弹”等。
简板 也叫“剑板”。竹制的打击乐器。由两根长约65厘米的竹片组成,用左手夹击发声。演奏时唱者怀抱渔鼓,左手持剑板,右手拍打渔鼓筒底,以伴奏“道情”。
丝弦 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是我国稀有剧种之一。剧种起源于明末,其声腔为元明流行于燕赵的小令。丝弦于清代嘉庆年间曾遭禁演,1840年后在民间日渐发展,并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
陇东道情 发源于甘肃的庆阳、环县一带。约在100多年前,由民间艺人赶着毛驴,驮着锣鼓乐器,用皮影艺术表演。后经系统地挖掘、收集、整理、改造,于1959年搬上舞台,并正式定名为“陇剧”。
春节 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王祥卧冰》 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的是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是我国古时的二十四孝之一。
[阅读链接]
陕北道情按其流行地域和艺术特点划分,又可分为东路道情、西路道情和清涧道情三路道情。
东路道情是指清末以后从山西临县等地传入府谷、神木等县与本地语言、民歌等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道情。
西路道情是指从甘肃陇东一带,通过皮影、社火等途径传入定边、靖边、横山等县与本地的语言、民歌相结合而演变发展起来的道情。
清涧道情是陕北出现得最早的道情,据说清代道光年间,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艺人来到清涧县东解家沟的玄武村和附近的寨沟演出,后来与当地的民歌、秧歌、和秦腔中的眉户音乐相结合,形成了清涧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