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娱神的陕南端公戏

那还是在很早很早的时候,生活在汉水流域的羌族人,由于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少,如果族里有人得了病,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神灵,于是当时的人便把端公请来,希望他能驱魔除病。

端公也就是巫师,在当地人看来是天神马头驾前执事使者,负有神圣差遣、驱魔逐鬼的职责,所以他们在陕南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神圣。

据史料记载,早在屈原时代,楚汉之地喜作神鬼之歌而好词。至宋代,“踏青药市之集尤甚,好歌曲”。这样,端公神婆们便吸取民间歌谣里的一些小调,出奇使怪,变化旋律,使其更适合于悦神娱人的演需要。

到了清代的时候,随着地方戏曲的崛起,端公和神婆也受影响,使“神歌”的内容从民谣杂语推进到宣扬因果报应,再推进到编演男女情爱和家庭纠纷的故事。于是也就出现了《女贤良》、《姊妹吵架》、《祖师成圣》等节目。

当时在陕南对“坛戏”有较大影响的是大筒子戏,本是秦巴山区社火秧歌发展起来的,端公为了招徕生意便邀集了一些民间艺人,特别是大筒子戏艺人为其“庆坛”踏歌伴奏陪唱,于是逐渐引进了大筒子戏的音乐唱腔与部分剧目,由于筒子戏的被吸收,使“庆坛”活动于端公戏迅速发展起来,到清代乾隆年间时,端公戏在汉中、安康的丘陵、山区已有很大势力。在此期间,端公戏又逐渐地吸收了秦巴山区丰富的山歌民谣与民间舞蹈的滋养,从而淘汰了原始宗教仪式中的一些颂神歌词与祭祈节目,也很少见宗教色彩,基本是健康的情歌与山歌。

于是出现了许多以艺为业而非以巫为生的职业艺人与职业班,经常在汉水流域巡回演出,使端公戏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汉水上游的端公戏,较多地接收了本地山歌和桄桄的影响而形成的一派,称“汉中派”。它以汉中为中心,从汉水分界,汉水南路较多地接受巴山语音与二黄戏的影响,演唱风格比较柔和、细腻、辛辣、风趣;汉水北路较多地接受秦岭山区语音和桄桄的影响,演唱风格比较粗犷、悲壮、豪情激荡。

陕南端公戏行当划分为老生、小生、老旦、小旦、花脸、比较简单。该戏在长期流传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唱腔和表演。

陕南端公戏音乐多见于五声羽调式和五声商征调式,结构完整,旋律起伏不大,比较平稳,一般在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等。

陕南端公戏的演唱节奏明快,气氛热烈,音调与词的结合是唱非唱、说非说,流动感强,很注意字与音的韵味。乐曲中常出现一个乐句反复演唱,领唱时不用打击乐,合唱时则加入打击乐伴奏。

陕南端公戏的伴奏以打击乐为主,一般常用马锣、中锣、钹、小钗、鼓。据说前几辈人起,开始加入“胡琴”即自制的竹筒二胡、喇叭,伴奏时用于唱腔前奏、间奏、结尾。一般情况,唱时不舞,舞时不唱,多数情况是演唱者在唱腔间奏中随锣鼓声起舞。

陕南端公戏的音乐表现出各种人物喜、怒、哀、乐及烘托气氛、情景,具有古朴厚重的特色。如“关爷”出场的唱腔铿锵有力,加上“土长号”和“牛角”,以及打击乐的声响,很有古战场的气氛。

陕南端公戏音乐根据节目和表演形式,有祭祀性音乐、正戏音乐和外戏音乐几种类型。祭祀性音乐和正戏音乐,是为傩仪服务的,是具有宗教色彩的音乐,具有古老吟诵风格。

外戏音乐是在传统的正戏基础上,吸取了当地的花灯小调、民歌民谣,以及一些外来戏曲音乐形成的。这些音乐,提高了陕南端公戏的表现力。

牛角和师刀在端公戏的演出中既是常用道具,也是具有特殊音响效果的乐器。牛角吹奏出的声音,基本上没有旋律,只有两个音高,通常都是在一个小二度上进行,由高及低发出颤音,给人以森严悲壮的乐感。师刀舞动时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给陕南端公戏音乐蒙上一层宗教神秘色彩,造成一种巫术活动的氛围。

陕南端公戏音乐的板腔体系正在形成。据端公老艺人说有“九板十三腔”。

“九板”是指锣鼓的九种打法,也可称为“板式”。“九板”是“扑灯蛾”、“凤点头”、“双柏翅”、“单夹双”、“三捶锣”、“双凤朝阳”、“朝金殿”、“豹子头”、“三击鼓”。

“十三腔”即各种不同的唱腔。包括“滴水”、“神河”、“悲哀”、“二黄”、“慢三眼”、“喜乐”、“猛虎”、“三黄快”、“倒数”、“桃花拜柳”、“二黄原”、“三黄散”、“四平调”等,不过这些唱腔所在的地方不同,所叫的名称也稍有不同。

端公戏的表演动作比较简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程式化动作,除动作的模拟外,有不少类似拳术和戏曲动作的舞姿。

步伐自由而少规整,常用的有“左右踏步”、“大小八字步”、“丁字步”、“踱脚”、“搓步”、“平步”、“前后点步”、“半蹲”、“平步旋转”,舞步迅速而多变。

在表演达到高潮时也有“腾跃”、“蹦窜”、“翻滚”、“旋转”等一些技巧性动作,还有类似戏曲“亮相”的造型和片刻停顿,强调动作的力度、力感。

演员在表演时还遵循对称、方整的程式向两个或4个方向重复一套动作,让四方围观的观众都能看得见。而且,端公戏的舞蹈也逐渐趋向程式化,舞蹈动作就有单插翅、双插翅、手拨摇摆步、单金、双金、起飞式、大团圆、滴水舞等。

陕南端公戏相关的道具和装置主要有神榜、师牌、勅令、法印、法铃、角卦、号角、师刀、令旗、令剑、法衣、法裙、冠帽、面具、木雕神像等。

神榜就是用纸或布绘制的神像。长方形,小的不低于1米,大的有几米,分三五层绘制,大致分为上、中、下三界主要神圣,矿物或植物颜料,铁线描后用桐油浸润。

师牌一般长30厘米左右,宽8厘米左右的长方形小木合子,内装师传的《传牌度职牒文》,然后再以红布包裹,连带绣花布条。为传师授徒的凭证。

勅令相当于官爷们的惊堂木。法印就是黄铜印。有指的是佛法僧宝、道经师宝、五雷烤罩。师刀是一直径20厘米的铁圈内串有6个、8个、九个不等的古铜钱或小铁圆环,可以作为乐器伴奏。

号角为两块雕空半圆木,再黏合一起成牛角形状,可吹响,作为乐器伴奏。令旗就是三角红黄小旗。刀、剑为戏中的武打道具。衣、裙也称八卦衣,八卦裙。冠为佛家、道家做法事时头上所戴的帽子,象征坛主。

面具就是和人面大小相同的木雕的人或兽样面壳,七窍雕空彩绘,有善有恶,有凶有猛,有美有丑,形态各异,用途各异。代表扮演之神圣。木雕神像代表坛神或坛公坛婆。

端公戏演出剧目,多为小戏、喜剧,以反映群众日常生活、精神面貌、乡土风俗和儿女私情内容的居多。如《让课》、《请长工》、《审缸》、《十八里相送》、《刘海砍樵》、《洞宾戏牡丹》等。

新中国成立后,汉中地区曾多次组织人力挖掘端公戏剧目,汉中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新创作、改编、移植、整理的端公小戏。

如《打麦场》、《吹鼓手招亲》、《双献料》、《赶工》、《讨债》、《好媳妇》、《一分工》等。其中,《一分工》还为录音、灌唱片,流行到全国各地。

[旁注]

羌族 是我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和陕西省汉中、宝鸡等部分地区。羌族人民能歌善舞,且崇信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左徒,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楚国被攻破后屈原在汨罗江怀石自杀。屈原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并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傩仪 是我国古时类似于一些特殊的祭祀活动。它起源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时,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12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分,方相氏和12神兽的角色由乐人扮演。

拳术 徒手的武术,是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我国的拳术最初是人们为了免受野兽的侵袭和猎取生活资料,采用拳打、脚踢、指抓、跳跃、翻滚等动作逐渐发展形成的。后来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并受不同素影响形成了许多运动风格和特点各异的拳种流派。

惊堂木 我国惊堂木的出现和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各级衙门都可以在开庭时使用,一般的惊堂木上都刻有象征权威的图案,清代以前最常见的是龙造型的图案,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款式标记。

[阅读链接]

端公戏是傩戏在陕南的称呼。我国的傩戏是由傩、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

它是被人们遗忘的我国古老的傩文化的载体。作为这种古老文化的遗存。它以独特的方式,一直在民间传承保存到现在,成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我国的傩,种类繁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民间傩,又称“百姓傩”,是流行于民间的傩,春秋时叫“乡人傩”;二是宫廷傩,是在宫廷中进行的傩,也称“大傩”、“国傩”;三是军傩,是古代部队里的傩,剧目多为战争题材的历史演义戏;四是寺院傩,它是活动于寺院的傩,藏族的傩仪叫“羌姆”,即“跳神”。寺院傩与藏戏有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