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形成不同地域流派

陕西眉户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流传到陕西各地和我国的其他地方。因为各地方言不同、习俗不同,所以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流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咸阳的眉户戏和华阴的眉户戏。

陕西咸阳眉户戏很早就就已经形成和流行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驻扎在陕西旬邑县马栏镇的边区政府关中分区八一剧团,就曾经请当地的眉户戏老艺人当教练,然后组织在陕西淳化、旬邑等地解放区的演出活动。

当时,他们主要演出眉户传统戏《张连卖布》、《刘三挑菜》、《五更鸟》、《王连哭五更》和新编眉户现代戏《劳军》、《赵满堂上吊》、《十里塬》等。与此同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还整理编印了《眉户音乐》。

新中国成立后,眉户戏日益成为陕西各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咸阳市秦腔剧团演过眉户戏《梁秋燕》、《小女婿》、《囊哉装箱》等戏。

后来,咸阳市礼泉剧团又创作了大型眉户现代戏《秦川儿女》,并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戏剧会演。

此外,咸阳市周陵乡五一俱乐部的《四女拜年》、西北国棉一厂的《联盟渠》、《五十五号车》等自编自演的眉户戏,分别获奖,有的还到北京等地演出。

在陕西华阴县,眉户戏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小戏。它语言通俗,唱腔缠绵,悦耳动听,最为群众喜闻乐见。

华阴眉户戏最初的形态是小曲,只是一种韵句的说唱自乐,俗称“念曲儿”。后来,艺人们逐渐加强了它的戏剧性和音乐化,转化为坐场演戏,演出还很随意,化装也较简单。

华阴眉户戏演唱一般是由锣鼓开场,演唱者轮番出场念唱,配以伴奏,最后由锣鼓收场。随着演出形式的不断多样和完善,华阴眉户戏的演唱不久就出现了走马的表演形式。

这种表演是以竹和纸制成马的模型,演者穿插于中间,双臂提着竹马,随锣鼓节奏进行各种骑马的舞蹈表演,因此也叫”跑马”,艺人们在舞台表演时,可以随时穿插演唱。

后来,有个姓张的生意人,对民间小曲兴趣很浓,他为小曲和民间歌谣编了许多曲调,影响很大。因“张”字是“弓”字与“长”字相背而成,因此他的代表曲作就叫”背弓”,每个唱段结尾的曲调,都采用了背弓起,背弓落的连接形式。

另据传说,当时还有一个姓胡名月的人,长期流落他乡卖唱,他收集和改编了许多曲调,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影响也很大。例如,华阴眉户戏曲调里的困江龙、大凄凉、小凄凉等调都是他编的。他的代表曲调就是月调,在唱法上采用的是月调起、月调落。

再后来,张、胡二人相识,他们一面协同做生意,一面编唱歌谣曲谱,两种演唱曲调便因此合流。到这时候,华阴眉户戏真正形成了。

过了几年以后,由于某种原因,胡月出走失踪了,张先生四处打听找寻,但终无下落。由于这个原因,有人就附会说眉户戏就是“觅胡”的意思。

新中国成立前,陕西华阴县主要的同乐会有马村班、司家村班、寨子村班、赵坪村班、王道村班、上洼村班、南营村班等30多个,他们都能独立开台演戏。

在这一时期,华阴眉户相继也出现了一些颇有声誉的艺人,如一枝花油糕旦、黑牡丹屯子、高桥娃启善;此外,还有吴思谦、锅罗张忠义、宁寿娃、刘良娃、赵长河、崔春华等。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华阴县成立了革新剧团,开始只演秦腔,后来也趋向于眉户戏演出。演出的《曲江打子》、《张连卖布》、《寡妇改嫁》等剧目轰动三秦大地,并连连在陕西省获奖。当时的主要演员有张秀芳、姚振华、杜建兰等。

20世纪60年代,华阴剧团改名为华阴眉户剧团,专演眉户现代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造就了像雷开元、卫赞成等一些很有造诣的戏剧演员。稍后的有党安华、孙玉香等,他们的演唱也有一定的群众影响。

华阴眉户戏的剧本非常多,有的是传统眉户剧,有的是移植的,大多是历代民间文人所作。

有些演员也能编剧,当代民间剧编者如西王村的王营屯,康营的陈志正等,他们都曾经创编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眉户剧和老腔剧本,在演唱活动中广为流传。

华阴眉户戏的主要传统剧目有《大上吊》、《火焰驹》、《三进士》、《劈华山》、《如意壶》、《顶缸》、《杀楼》、《打懒》、《重台》、《放饭》、《反大同》、《白玉兔》、《铁角坟》、《打灶君》、《烙碗计》、《安安送米》、《观音堂》、《送京娘》、《花亭会》、《兰桥会》、《多落娶小》、《打砂锅》、《合家欢》、《陈姑赶船》、《抱琵琶》、《珍玉山》、《卖庙郎》、《月明楼》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华阴眉户戏在民间的活动还很活跃。这一时期的主要艺人有王振中、孟君礼、梁抗占、杨存言、炱根石、同栋生、赵宪臣、王屯号、王丙文、田永常、赵麦花、雷志义等。

在这些艺人中,张秀芳演出的《杜十娘》曾在华阴地区汇演中获二等奖。艺人贠振鸣在戏曲钟楼杯大赛中获一等奖。他们都为华阴眉户戏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旁注]

《张连卖布》 是陕西眉户戏的著名剧目。讲述的是农民张连因沾染赌博恶习,而把家中田产、家什卖光,靠着妻子四姐儿纺织度日。一日去集市卖布后又将卖布钱输掉。四姐无奈要与张连离婚,后经邻居王妈劝说,张连意识到赌海无边,夫妻俩也重归于好。

《火焰驹》 戏曲的传统剧目。剧情为李彦贵与黄桂英自幼定亲。李彦贵之父含冤入狱后,黄桂英的父亲黄璋企图昧婚。丫环梅英设计让桂英和李彦贵花园相会,不料相约夜晚赠银时发生命案。后经一系列曲折,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获得圆满结局。

《花亭会》 戏曲的传统剧目。剧情为高文举进京赶考得中状元后,文丞相依仗权势,不顾高文举已结婚,硬逼他入赘为婿。高文举前妻张美英进京寻夫,并进文府做了使女,最终两人在文府的花亭得以相会。

[阅读链接]

陕西的眉户戏在全国乃至海外也颇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在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之处的秋河两岸有个陕西村,那里的先民是1879年从陕西蓝田迁徙过去的,称为东干族。

陕西眉户曲子在当地颇为流传。当地艺人们用带有异国韵味的关中方言演唱眉户曲子,别有一番情趣。陕西村演唱的常见剧目有《鳏夫上坟》、《寡妇验田》等。

1949年,眉户现代戏《十二把镰刀》随新中国代表团赴东欧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参加了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在莫斯科演出,受到世界各国朋友的好评和欢迎,从而使眉户戏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