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幡绰促成汉调二黄诞生
那是在唐代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在当时的都城长安兴办了梨园,用以演唱歌舞戏曲。那时,在梨园中有个名叫黄幡绰的艺人,擅长演法曲“黄管体调”。后来,他演唱的这种“黄管体调”流传民间,于是就被称为“二黄”或“二黄腔”。
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二黄声腔在陕西形成戏曲曲种开始在舞台演出。清代康熙、乾隆时期,二黄在西安一带特别兴盛并流传到北京及东南和西南各省,甚至远至台湾和东南亚一带也有流传。
清末时,京剧京二黄回流入陕,陕西二黄又有“陕二黄”、“西安二黄”、“秦二黄”和“本地二黄”等称谓。因为在陕南汉水流域一带最为兴盛,所以一般又多称作“汉调二黄”、“山二黄”、“土二黄”等,而“汉调二黄”一这一称谓,基本成为正规名称流传下来。
汉调二黄向以木偶、皮影与人演大戏三种形式在民间流传。其在陕西的流行范围,共达30多县。按其区域,可分为关中、商洛、汉中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其中汉中、安康风格相近,又通称“汉江派”。
汉调二黄的关中派在明末至清末为其发展流传的鼎盛时期。清代乾隆四十年前后,西安一地就有二黄戏班达36个之多。
在那时,西安、泾阳、三原、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凤翔以及耀州、大荔等渭河两岸“人多以眉户是曲子,非大戏,不甚重视,徽调又不大懂,梆子秦腔又粗糙,一时多好听看汉调二黄”。
在那时,不仅有专业班、业余班和自乐社,就连一些女眷也能清唱或挂衣登台。清代光绪年间的泾阳富户安吴寡妇,一生专门收养二黄艺人,组织修改流散剧本,并在其后园划了一块地用来埋葬去世的艺人。
清末后,在西安有二黄鸣盛学社,共有师生300多人,其中的艺人张鸣顺、叶鸣英、山鸣岐、李鸣鹤、刘鸣祥等,享誉关中与陕南各地,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鄂西北和山西一带授艺。
1930年前后,艺人王安奎创办西安庆义社科班,培养了一批“子”字派艺人,著名的有刘子俊、邵子福、冯子才、董子杰、李子喜等。
关中派注重唱工,唱腔、表演较汉江派高昂豪放,激越古朴,被其他流派的汉调二黄艺人尊为正宗。
商洛派的汉调二黄主要流传在商县、洛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商南等县,又称作“洛镇派”。清乾隆二十年就有班社活动了。
咸丰、同治年间科班戏班较多,知名的艺人也有很多。例如名盖陕西的著名生角赵安子就是镇安人,被誉称为“活孔明”,光绪年间应召进京入内宫为慈禧太后演出,获赐金牌一面。名旦孝乾儿是山阳人,在西安及河南、湖北一带名气很高,曾经在西安鸣盛学社任教。
自清末至1945年前后,商洛各县有双盛班、善庆社、广易班、五福班、大同社、抗建剧团等科班或戏班,知名的艺人有张广勤、吕庆华、张庆鸿、陈忠洪、黄亮子、武振发、王同绪、陈胜志、赵建中等,他们在当地都颇有声望。
新中国成立后,商洛有山阳、镇安、柞水专业二黄剧团。1981年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山阳剧团演出《穆桂英挂帅》获得奖励,该团著名演员武新艾当选省汉剧艺术学会副会长。
商洛派以武戏见长,唱腔、表演与关中派相近。由于地缘关系,商洛派不仅北出秦岭入关中演出,而且多在鄂西北和豫西一带演出,被当地人称作陕班子、靠山黄、山二黄或陕二黄。
鄂豫一带流行的二黄戏也多为商洛派所传。像后来的湖北省竹溪县山二黄剧团,早年就与商洛派特点相同,流行传统剧目基本一致和唱腔上讲究“双环环”等。
汉中派早在清代乾隆初期就形成了。那时,紫阳县蒿坪河富户杨氏在汉中的商号就邀请西安乾胜班经汉中往紫阳演出。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被誉为汉江派二黄“传带祖师”的著名紫阳艺人杨金年,在西乡县沙河坎首开科班,培养出鸿字、来字两科。出科弟子查来松在四川一带影响很大,在川中被称为陕班查师爷,誉为“戏状元”。
鸿字派的贺鸿生,远赴河南等地,特别在鄂西北竹房及两郧一带授艺,弟子众多,影响很大。查来松及其后传弟子又陆续开办科班,到新中国成立前,共有永、清、长、福、吉、寿、元、双、天、九、协、安、荣、旭、玉、胜等16字派数百名艺人。
这些艺人主要是汉中人和安康人,也有少数湖北、四川、河南和甘肃人。杨金年系统培养艺人辈派如此之多,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涉及地域如此之宽广,在我国戏曲史上绝无仅有。其中,许多艺人被誉称为“活孔明”、“活魏延”、“赛太太”、“金蝴蝶”、“海里蹦”等,在陕、川、鄂、豫一带影响很大。
新中国成立后,汉中市和镇巴县建有专业汉调二黄剧团,南郑、城固、西乡业余演唱活跃。1981年汉中派组团参加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演出《包公误》一剧获得好评。
著名旦行演员毋玉梅当选陕西省汉剧艺术学会副会长。因为这里跟四川相邻,又经常组班进川演出,所以汉中派的道白、唱腔多带川味,显幽雅缠绵。
在陕西汉调二黄的各流派中,安康派实力最为雄厚,是陕西汉调二黄大本营。它吸纳关中、商洛、汉中及湖北交邻地区的艺人,集各家之所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安康派的唱腔、表演细腻娓婉与粗犷大气并存;道白以中州韵、陕西话为主,并以紫阳官话加工上韵运用于现代戏演出;音乐唱腔吸收地方民歌小调,更具乡土气息;与其他流派相比,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安康的二黄戏发早在清代的1730年前后就已有二黄戏班演出了。据史料记载,从清代道光年以后,安康先后涌现了仁丰班、裕泰班、鼎泰班、广泰班、喜泰班、贵泰班、兴汉社等众多的二黄班社。
这些班社多数来自汉中,少量来自西安。1860年,范仁保自湖北房县大觉寺率瑞仁班来到安康。因为安康原有唱调属汉中路子,而瑞仁班唱调带有鄂西北方音,人们倍感新颖,受到普遍欢迎。
范仁保立足安康,开办科班,培养了瑞、彩、方、盛科班。形成安康此前除杨金年系统十六字科班之外又一支新生力量。
除了地域流派外,汉调二黄无论在角色行当、道白语音、脸谱和唱腔音乐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汉调二黄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老、杂等十大行当。末是剧中带白满胡须的男性老年人;净为大花脸,如包公等以唱工为主的角色;生也称“须生”,指剧中的黑胡子中年男子;旦又称“青衣”、“正旦”,为剧中的中年妇人;丑,即丑角,也叫“小花脸”;外指净行包括不了的另外加一行,也叫“二花脸”、“武净”;小,即小生,为剧中各类青年男子;贴指旦行不足再补贴一行,包括武旦、丫环旦等;老就是老旦;杂包括各类杂角,有时也专指靠把须生。
汉调二黄的道白语音,传统上以中州音韵和陕西地方话两种语音为主,并有以剧中人物乡籍说方言的独特风格。在其十大行当中,一末、三生、四旦、九老等多以中州韵为主,二净、五丑、六外、七小、八贴等以陕白为主。
具体来说,《打龙棚》一剧的郑子明要说山西话;《献地图》的张松要说四川话;《渔舟配》的周渔婆要说湖北话。《宋士杰告状》一剧,宋士杰、毛朋、杨素珍等说中州韵白、顾读说陕白、姚庭春及送信公差说河南地方话、顾读的老师说黄州话。
而凡属域外异族番邦和宫廷内待,一概都说北京话,如《法门寺》的刘瑾、贾桂、《四郎探母》中的番邦公主等,要用京腔。
汉调二黄脸谱品种繁多,造型独特,色彩考究。据统计,从上古时期的神农、蚩尤到清代的多尔衮,以及天神、鬼怪等共有450余种,已彩绘322具。
汉调二黄的流派不同,其脸谱的特点也不同,例如,汉江派的特点是“笔调细致大方,颜色配合匀净鲜明”,洛镇派讲究“直线须直,圆线得圆,白的一大片,黑的一条线”。
按类别来说,汉调二黄的脸谱有三块瓦、十字架、红花、黑花、五花、吊膛、麦子、起旋、豹儿脸、老脸和红脸等几类。
另外,在剧中有的一个人物因年龄、环境、遭遇不同,脸谱也随之变化。如《断双钉》、《断太后》、《铡美案》等戏的包公,额部月亮有正有偏,有圆有缺,而且月涂红色,脸膛用蓝灰色,各不相同。
关羽脸谱通常只用红黑二色,可是在《困曹营》表现出郁闷,《过五关》、《华容道》表现出愤怒,《走麦城》表现出颓丧,都有不同的画法。
汉调二黄音乐为板腔体,由西皮调、二黄调两种主要声腔组成。在传统上,艺人们习称“下把”、“上把”或“下调”、“上调”。
下调唱法上讲“眼起板落”即“过牙子板开口”。板式有导板、一字、二六、三流、摇板、散板、飞嘹子、快板、滚板、数板(扑灯蛾)等,腔类有流里表、二凡、九眼半、洒头、硬三板、背弓腔、度百草等。
上调唱法上讲究“板起板落”即“顶牙板开口”,板式有导板、慢三眼、原板、摇板、散板、飞嘹子、滚板、平板等,腔类有回龙、四柱、流里表、板头、麻鞋底、十八板等。
上调变弦法称“反调”,也叫“阴板”,有数种板式与腔调。杂腔中有四平、昆腔、徽调、梆儿腔、七句半、唢呐调等。另外,把下调一字板和二六板的过门重复一遍叫“双环环”,是关中派、商洛派区别于汉江派唱腔的特色之一。
汉调二黄的弦乐伴奏乐器以胡琴、月琴、高音二胡,俗称“三大件”。武场面乐器早年使用大道锣、大钹、马锣等,新中国成立后以汉江派为首改为苏锣、京钹等,民间自乐社仍沿用传统乐器。
另外,有一种长约两米的铜管号,俗称“二马驹子”,既作战马嘶鸣效果,又在悲剧唱段中吹响,增加壮烈气氛。唢呐和丝弦曲牌共有400余种,较流行的100多种。
汉调二黄的传统剧目号称“唐三千宋八百,野史外传数不得”,实际流行约1500本以上。演出形式有大戏、座唱和皮影戏三种,特别在人烟稀少山大林密的山区,大戏班流动不便,皮影戏非常盛行。
汉调二黄的剧本生活气息浓郁,唱词通俗易懂。题材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习称“三本半戏”,也就是封神、列国为一本;秦、汉、三国为一本;唐、宋、元、明、清为一本;无朝代的外传戏为半本。
1959年前后,安康艺人冯成秀口述抄录《通百本》一部,记有各朝代专用于戏曲演出的诗、词、引、白、唱等,戏班流行的“提纲戏”,没有剧本,根据一段故事情节,稀有剧目有《子圉观鱼》、《曹刿论战》、《西乡擂》、《胡笳十八拍》、《女界牌》、《天才吃馍》、《孙叔敖埋蛇》等约近200个。
[旁注]
长安 是西安的古称,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13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是我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的古都,也是我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列我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穆桂英挂帅》 戏曲的传统剧目,剧情为北宋年间,那一年西夏藩王突然挑起暴乱,宋王朝中抵挡无人,欲启用穆桂英挂帅出征。饱经忧患的穆桂英先不愿挂帅。经过她的祖母佘太君的劝勉,她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定,解除兵祸,抛弃私愤,毅然偕同她的丈夫以及一双儿女,登台点将,驰赴战场。
师爷 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常处,以幕为府,故称幕府。以后相沿成习,幕府成为各级军政官署之代称,应聘帮助军政大员办理各类事务的文人学士,也就获得幕僚、幕宾、幕友等称谓。
科班 我国古时培养戏曲演员的场所。科班本意是指旧时学、演结合的戏剧班子,是成为演员的必须也是唯一途径。后来科班就引申为正规的职业技能教育的统称,所谓科班并非指“出身”,而是指经过的培训经过正规培训和自学成才孰高孰低。
《法门寺》 又名《朱砂井》,剧情为刘媒婆见傅朋给孙玉娇玉镯,就向玉娇要来绣鞋,答应代为撮合。不曾想,媒婆之子刘彪拿了鞋去讹诈傅朋,后来刘彪又夜里误将玉娇舅父母杀死,于是围着这一命案发生一系列故事,最终案件真相大白,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四郎探母》 取材于《杨家将》。写辽宋战争中,宋将杨四郎被俘改名后,与辽国铁镜公主成婚。15年后,杨母佘太君率军来到雁门关。四郎得铁镜公主诓来的令箭,私往宋营探母,又连夜赶回辽邦,被辽主萧太后擒拿问斩,后经铁镜公主等求情,方获宽宥。
关羽(约160年~220年),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曾镇守荆州,并在北伐曹操时,围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
徽调 徽剧的旧称。也指徽剧所用的腔调。主要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后也用西皮、高腔、昆腔等。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徽班进京演出后,对京剧腔调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二胡 又名“胡琴”,在唐代就已出现,时称“奚琴”,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具有很高的情感表现力。
苏锣 又称为低音锣、光锣,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苏锣素以精制十番响器而盛名。清代宣统年间,已由个体制作发展为五六十人的铜锡作坊,专门制作、经销苏锣,并曾作为皇朝廷的贡品。
[阅读链接]
新中国成立以后,陕西省及安康地方党政领导对汉调二黄剧种的抢救、发掘、继承和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将安康汉剧团收为省属国营剧团和拟编制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四团、计划成立省汉调二黄剧院,以及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确定在安康举办等。
省文化局特别设立安康戏曲发掘组,抄录汉调二黄传统剧目,彩绘脸谱,记录整理源流沿革、艺人传略、班社活动等大量文字和曲谱资料,为剧种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安康十县皆建有专业演出团体,城乡业余活动十分活跃。誉称“汉调二黄之乡”。改编和新编剧目《打龙棚》、《黄天荡》、《清风亭》、《马大怪传奇》、《板桥轶事》等在外界具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