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与羌人的战争
羌人又称为西戎,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共有 150 个部落,在商周时便已出现在我国历史上。到了汉代,羌人的分布范围大致如下:以西海郡(今青海)为中心,东到扶风(陕西西部),南至蜀郡、广汉郡(四川西北), 西北邻接西域,北达陇西、天水(今甘肃一带)。到东汉时,由于朝廷将羌人徙置于天水、陇西、扶风一带,与汉人杂居;东汉地方官吏及豪强对羌人加重剥削和搜刮,肆意虐待他们,激起羌人的愤满。因此,羌人不断起兵反抗,较大规模的战争有三次。
东汉汉安帝统治时期,朝政黑暗。地方官吏与豪强肆无忌惮地虐待羌人, 朝廷当权者则以击败羌人来立功成名,借口对羌用兵以敛民财,以饱私囊, 羌人被迫起来斗争。永初元年(公元 107 年)夏,汉朝廷强迫金城、陇西和汉阳三郡的羌人随征西域,被征羌人因“惧远屯不还”,在行至酒泉时相继逃散。汉发令各郡县截击逃散的羌人,“或覆其庐落”,羌族部落被迫反抗。汉羌间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爆发。
先零别种滇零羌和钟羌首举义旗。他们因“归附既久,无復器甲”,于是“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负板案以为楯,或执铜镜以象兵”①,切断陇道,“郡县畏懦不能制”。朝廷忙派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前往镇压,他们征发内地 10 多郡的兵卒共 5 万人,开往汉阳郡(甘肃甘谷东南)并屯兵于此。第二年春天,数千钟羌人在冀县以西击败邓骘军,歼灭千余汉军。冬,邓骘又派任尚、司马钧率诸郡兵击羌,在平襄(甘肃通渭西北)与数万滇零羌人激战,汉军大败,损失 8000 多人。之后,滇零羌人在北地郡(宁夏吴忠西南)自称“天子”,并广泛招集其它羌人反汉,向四周的汉地进攻, 东击赵魏(山西、河南境)、南入益州(陕西中部),杀死汉中太守,抄掠三辅(陕西中部),阻断陇道。汉军难以制服,邓骘不得不打道回朝。
羌人势力日益强大,继续攻汉。永初三年(公元 109 年)春,诸羌攻打三辅,汉派骑都尉任仁督诸郡屯兵前往解决。多次战斗均处不利。第二年春, 羌人又反复进攻褒中(陕西勉县东南),汉中太守郑勤急于反击,率兵大战羌人,结果大败,3000 人被歼,自己也战死沙场。永初五年(公元 111 年), 羌人又不断进攻汉地,攻入河东(山西部分地区)、河内(河南部分地区), 汉军无力制胜于羌,不得不采取消极防御办法,在赵、魏以及常山、中山(河北部分地区)大建坞堡作为屏障,先后“缮作坞候 616 所”①,屯兵20 余万。边郡官吏也无心守战,纷纷内徙,同时割禾折屋,强徙居民,不少人死于内徒过程中,致使内徙边民起义反抗,与羌人联合反抗东汉王朝,甚至成为羌人首领,杜季贡即是。
元初二年(公元 115 年),汉廷遣左冯翔司马钧和校尉庞参各率 8000
人和 7000 人分道击羌。庞参的队伍行至勇士(今甘肃榆中)东,被杜季贡击退;司马钧率军攻拔丁奚城(宁夏宁武南),杜季贡迎战;先率众佯逃,司马钧的部将不听其令,纵兵追击,结果被羌人伏兵攻击,3000 余人全部被歼。
汉军每战不利,羌人屡战屡胜,汉廷开始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失败原因是以汉步兵追击羌之骑兵,“执不相及”。于是开始“罢诸郡兵”,“捨甲胄,驰轻兵”②,以轻骑抄袭羌人庭帐所在地,使杜季贡失败,损失 400 多人和数千头牛马羊。
元初三年(公元 116 年),汉遣邓遵率南匈奴骑兵万名进攻零昌羌人,
在灵州(宁夏灵武北)拉开战幕,羌人战败,被歼 8000 余人。与此同时,丁奚城也被任尚率军击败,700 羌人被歼,杜季贡被任尚收买羌人刺杀。随后, 汉军向北地进军,袭击狼莫部羌人。任尚与马贤合兵攻羌,迫使狼莫部羌兵引退,双方僵持 60 多日,最后战于富平(甘肃庆阳西南),羌人失利,汉军
获胜,歼灭 5000 余名羌兵,俘虏 1000 余人,并得牲畜 10 余万。狼莫羌人退
走,西河虔人种羌共 1.1 万人投降汉朝。至此结束了 10 多年的汉羌战争。
此后,汉羌之间的小战仍未间断。但从永和五年(公元 140 年)起,又
开始了大规模的战争。永和四年(公元 139 年),汉政府委派到弘农,并州、凉州的官吏苛刻无比,经常烦扰百姓,再次激起羌人反抗。
永和五年夏,且冻、付难两部羌人首先起兵,攻下金城(甘肃兰州西北), 再与其他羌人联合,进攻三辅,攻杀郡县长吏。汉廷“发京师近郡及诸州兵讨之”,马贤为征西将军,领兵 10 万驻守汉阳,并于“扶风、汉阳、陇道作
坞壁 300 所,置屯兵”①。且冻羌人分兵作战,抢先开向武都(甘肃西和西南),火烧陇关。次年春,马贤率五、六千骑兵镇压羌人,在射姑山(甘肃庆阳北)被羌人重创,马贤及其两个儿子战死。之后,巩唐种羌人又攻向陇西,3000 余骑焚烧陵园,杀入关中。武威太守赵冲率兵镇压,歼灭 400 余名羌人,羌降者 2000 多人。与此同时,罕种羌人千余人又攻占北边,诸羌八、九千骑再次攻战武威。东汉政府为避其锋芒,不得不再次将安定、北郡二府内迁,并派军队屯驻三辅。汉安元年(公元 142 年),汉以赵沖为护羌校尉。
赵沖抚剿并举,招降罕种羌人 5000 余户,又围剿在安定郡的烧何种羌人,歼
灭 1,500 人,击败诸羌 4000 多人,追杀 8000 多人,诸羌 3 万余户投降凉州
刺史。建康元年(公元 144 年),汉将马玄率羌人逃亡出塞,赵沖领兵追击。
在建威鹯阴河(甘肃兰州以北)渡河时,汉军中 600 余名胡兵叛逃,赵沖追赶逃兵,遇羌人伏击而死。
至此,第二次大规模的汉羌战争告一段落。在此期间,汉军吸取前一阶段的教训,剿抚并施,击败羌人。尽管如此,东汉政府仍付出巨大代价,耗资 80 多亿,士卒死亡无数,“白骨相望于野”。
汉羌第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开始于延熹二年(公元 159 年)。这一年,羌人烧当、烧何、当煎等部起兵袭击汉朝的陇西、金城,汉护羌校尉段颎率领
- 万多骑兵攻击西部羌人诸部,很快破羌,并迅速追击,在罗亭(今青海化隆境)歼灭 2000 余人,俘虏万余人。第二年春天,烧何羌等部向张掖进攻, 段颎率兵迎击,击败羌人,并乘胜追击 40 余里。随后,段颎又向塞内诸羌用兵,羌死数千人。延熹六年(公元 163 年),羌人又发起攻势,段颎于次年组织万名汉兵袭击当煎、勒姐羌军,获得胜利,歼灭并俘虏羌人千人。延熹八年(公元 165 年),段颎率兵继续击羌,万名汉军随他进至湟中(今西宁一带),结果被当煎羌人打败,被围 3 日。后段颎指挥部下夜晚潜出,攻击羌人侧背,羌人始料不及,终被击溃,汉军乘胜追击,西部诸羌败散。
建宁元年(公元 168 年)春,汉廷命段颎统兵攻击西部羌人,万名汉军在逢义山(今宁夏西吉东北)与先零诸羌交战。段颎以强兵布阵,正面为三行长矛兵,其间配有强弩,两翼部署骑兵,并以功名激励士兵齐心作战。汉军士气高昂,奋力冲向羌兵,羌人大受损失,被歼 8000 余人,损失牲畜 28
万头。建宁二年(公元 169 年)夏,段颎遣部将田晏带兵 5000 击羌,田晏兵攻入羌人聚屯的凡亭山(今六盘山),随后设寨扎营,诱使羌人出击。羌军果然出战,两军撕杀激烈。最后,羌人渐处不利,向东奔去,聚守射虎谷(今
甘肃天水西),扼守关口。段颎派人在南路设障 40 里,堵羌南退之路;同时
密遣 7000 兵夜上西山,在距羌一里之处结营掘堑;再派 3000 人去东山,因此对羌形成东、南、西三面包围之势。羌人发觉汉军进逼,乃猛攻西山,段颎趁机攻入谷口,东西两面汉军紧密配合,齐击羌军。羌人难以抵挡,迅速溃败,被歼 1.9 万人。东部诸羌基本被击溃。
第三次大规模战争期间,汉军有了前两次战争的经验,并主动寻战,穷追羌兵,拥有制羌优势,最后将东西诸羌基本击溃。但东汉也付出极大代价, 耗资巨额,损失无数,加剧了国内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