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德里亚堡战争

公元 378 年,哥特人与罗马帝国在亚德里亚堡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公元 3 世纪,罗马帝国奴隶制社会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爆发了全面危机,史称“3 世纪危机。”首先是经济危机的出现,随后是政治动乱,统治集团内部因争权夺利而混战不休,行省纷纷宣布独立,中央政权一度瘫痪。危机和内战也使奴隶和其他劳动者陷入苦难的深渊,奴隶和隶农以及其

他阶层的人民不断起义反抗,斗争范围遍及罗马、各地。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虽竭尽全力将起义镇压下去,但帝国的力量因此大受削弱,对外防务松弛下来。

昔日强盛的罗马帝国已衰败不堪,无人能控制这个庞大混乱的帝国。公元 364 年,帝国一分为两个部分,瓦连第安统治西部帝国,法伦斯统治东部帝国。在这两个皇帝统治期间,罗马帝国更加混乱和衰落。帝国北方的日耳曼各部落组成同盟,时常侵袭罗马边境。其中,日耳曼部落的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对罗马边境的威胁最为严重。帝国境内的奴隶、隶农和下层人民,因苦于罗马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痛恨罗马统治者,故将入侵的日耳曼人奉为“救星”,以求解放。因此,他们主动与日耳曼人联合,杀死贵族, 夺取田地,令罗马统治者震惊。瓦连第安决定出兵镇压,他亲率大军投入战斗,结果被杀死。

公元 4 世纪中叶,匈奴人大举西侵,迅速征服东哥特,随后又进攻西哥特,一直将西哥特人挤到多瑙河边。西哥特人派人向罗马皇帝法伦斯求救, 请求罗马政府准许他们渡过多瑙河,到帝国领土上避难。罗马帝国认为,若把这些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军队集合起来,便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既可减轻各行省征兵的负担,节省国库的开支,又可以他们对付其他蛮族的入侵。于是,罗马政府同意了西哥特人的请求,但要求他们在渡河之前交出一切武器,实际上,西哥特人并未如数交出,因为他们收买了收缴武器的罗马官兵, 暗中留下了许多武器。

定居帝国境内的西哥特人,不但未得到以前允许供给他们的粮食,反而受到当地罗马统治者的敲诈勒索。哥特人无以为生,被迫出卖自己的子女以换取口粮,成年的哥特人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一块肉或一条死狗,不惜以做奴隶为代价。在饥饿的威胁之下,哥特人起而反抗。在克利提吉尔恩的率领下,哥特人手持武器,高举义旗,杀死罗马将领和士兵,从他们手中夺过武器,用以武装自己。之后,哥特人又在色雷斯地区开展斗争,杀死罗马奴隶主贵族,焚烧其庄园,夺得土地。当地奴隶和隶农纷纷支持和响应,共同反对罗马统治者。大批的罗马士兵也倒向起义者,并给哥特人带路,找出贵族藏匿财宝和粮食的秘密地点。

此时,东罗马皇帝法伦斯正在叙利亚指挥对波斯作战,惊闻哥特人反抗, 立即撤兵,回头对付哥特人。法伦斯命令在亚美尼亚作战的罗马军队即刻前往色雷斯,并派人通知现任西罗马皇帝格拉提安,要他出兵助战。

从亚美尼亚迅速撤至色雷斯的东罗马帝国军队很快与哥特人交战起来。哥特人拥有强大的骑兵队伍,使用铁制手盾、长矛和匕首以及锋利的战斧等武器,在与罗马军正规军团进行正面对垒作战时,充分显示出自身的优势, 不断阻击和奇袭罗马军。他们使用由无数车辆结成的圆圈即“车城”以为防御,并且常从这种“车城”中突然冲出,袭击敌方,再迅速撤回。罗马军屡

遭失败。但是,哥特人在用这种战术对罗马的有坚固城墙的城镇发起进攻时却不成功,攻之不克。于是,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

公元 378 年,西哥特人获得了东哥特人和匈奴人的援助,组成一个强大的联盟,准备与罗马东部军队一决雌雄。法伦斯则任命西罗马来援的塞巴斯西安担任步兵统帅,决心一举歼灭哥特人。

新任步兵统帅塞巴斯西安迅速行动,组织队伍。他发现,现在他统率的罗马军团中,官兵懒散,作战不力。为此,他首先向士兵分发军饷,鼓舞士气,安抚军心;然后挑选精兵,从每个军团中选出 300 人,组成一支 2,000 人的精锐部队;最后对这支精锐队伍进行短时间训练,使其作战有力。一切工作就绪,塞巴斯西安立即率领队伍出发,很快将亚德里亚堡占领。第二天, 塞巴斯西安发现一支哥特人的部队正在希伯勒河附近抢劫,便率领一部分军队尾随其后,等到夜晚来临、敌人宿营休息时,塞巴斯西安率军突然袭击这支哥特人,对方毫无准备,仓促应战,迅速被歼灭。

这次突袭胜利,使法伦斯异常兴奋,忘乎所以。他决定不等格拉提安率领的援兵到达就立即御驾亲征。恰在此时,有人报告说,有一支一万人左右的哥特人正要行动,准备通过亚德里亚堡附近向西进军。急于取胜的法伦斯认为这正是消灭对方的好机会,于是急不可耐地率领大军出发。队伍行至亚德里亚堡城边时,塞巴斯西安劝告法伦斯停止前行,因为这支队伍人数虽多, 但作战力并不强。法伦斯对此不予理睬,仍我行我素,并开始作决战前的准备。他命令士兵在敌人必经之地结木为寨,挖掘堑壕,以待敌方。正在行军途中的格拉提安获悉法伦斯的行动后,立即派人送来书信,劝法伦斯谨慎从事,切不可单独冒险出击,一定要等他们的援军到达后再共同对敌作战。法伦斯在一些谄媚奸佞之徒的极力怂恿之下,不听格拉提安的劝告,反而加快了进攻的步伐,以免格拉提安来分享胜利的荣誉。

克利提吉尔恩派心腹晋见法伦斯,提出如下要求:只要法伦斯把色雷斯地区都划给哥特人,哥特人同意与罗马缔结永久性的和约。法伦斯一口回绝, 一心要战败对方。公元 378 年 8 月 9 日,法伦斯将行李,辎重等留在营寨, 文官大臣、金银首饰都留在亚德里亚堡城内,自己亲率大军出发,寻找哥特人决战。

罗马军队行进到下午 2 时左右,来到了离亚德里亚堡约 12 公里的地方。侦察兵提供的情报说,发现敌人的圆形“车城”。法伦斯立即命令士兵摆开阵式。右翼骑兵迅速展开,步兵方阵紧随其后;左翼骑兵却拖拖拉拉,散乱不堪,好长时间之后才集合到指定位置。对罗马士兵来说,万幸的是,克利提吉尔恩的骑兵主力外出搜掳给养去了,否则早被哥特骑兵趁机攻击了。

见对方已大兵压境,克利提吉尔恩迅速想出对付的办法。为等候骑兵主力返回,克利提吉尔恩一面派人去迅速召回骑兵主力,一面派代表向法伦斯假意求和,同时又在平原上放火焚木,破坏罗马人的战斗准备。

当哥特人的代表来到罗马营地时,法伦斯并无心与他们谈判,因此他假装生气地说,对方派来的人都是些下等人,假使克利提吉尔恩真想缔结永久和平条约的话,就应该亲自来求和。克利提吉尔恩乘此机会提出条件,要求罗马派贵族作为人质。法伦斯同意了对方的要求。就在双方你去我来、提出条件的这段时间里,哥特人的骑兵主力己迅速召回,作好了作战前的准备工作。

这时,法伦斯派去作人质的使臣正在途中,快要到达哥特人的“车城”

时,跟随在这些人质使臣后面的一些弓弩手突然向哥特人“开火”。使臣见形势不妙,立即转身回撤,双方的战斗开始了。

战斗在一片旷野上进行,联合的哥特骑兵快速冲向罗马阵营,罗马人立即应战,最先出战的是右翼骑兵。交战不一会儿,罗马骑兵战败。左翼骑兵紧急向前,直扑“车城”。哥特骑兵集中力量紧追左翼,罗马兵难以抵抗, 很快被击溃。

罗马骑兵失利,步兵顿感独立无援,失去保护。但仍决定与对方决战。正在调整队形时,哥特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过来,罗马士兵被挤在了一起,连刀都无法拔出来。战场上战马奔驰,尘土飞扬,模糊了罗马士兵的视线,无数箭石飞向罗马人,罗马方面损失巨大。

就在这时,克利提吉尔恩又指挥“车城”中的步兵投入战场,将罗马人紧紧围住,罗马人拼命抵抗,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喊杀声震天,刀枪剑斧飞舞。战场上尸横遍地,血染阵地。最后,罗马士兵被哥特人击溃,四下逃窜。

法伦斯见自己大势已去,也准备逃跑。近卫军丢弃皇帝独自逃走。罗马预备队急忙前来援救,被哥特人追赶,也各顾自己溜之大吉。夜幕降临时, 法伦斯隐藏在士兵中间,但此时他已身受重伤,很快死去。

这一战,罗马大败、损失惨重。罗马军队约 2/3 的兵力共 4 万余人损失掉。皇帝法伦斯、步兵统帅、骑兵司令和其他许多的指挥官等都被杀。在罗马历史上,除了坎尼战役以外,还没有过类似的惨败。法伦斯死后,提奥多西接任皇帝之职。整个帝国已经衰败,无力驾御庞大统一的领土,公元 395 年,提奥多西正式承认将帝国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存在的国家。提奥多西继任后,不得不承认让西哥特人定居在今南斯拉夫地区。

亚德里亚堡战役以西哥特人的胜利和罗马帝国的失败而告终。之所以会有如此结局,主要是由于法伦斯狂傲自大,不听忠告,急于求胜,不顾条件是否成熟;当哥特人的骑兵主力外出未回时,未及时地集中兵力进攻哥特人的营地,反因对方的假意谈判延误了战机;此战还表明,罗马古老的方阵和军团等战术已经丧失了原有的活力,骑兵的作用越发重要,在投射力量和防卫兵器无重大变化的时代,骑兵是战争中的主力,古代步兵队形无法抵挡骑兵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