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军事思想
自秦至西汉,经历了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以后,汉和匈奴之间又进行大规模战争,汉最终取胜,这与汉以正确的军事思想为指导分不开。
在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期间,张良以《黄石公三略》(简称《三略》) 为军事指导,扶助汉高祖刘邦打败对手并夺得天下。
《三略》是由黄石公保存的西周姜太公的《太公兵法》一书,因它有上中下 3 篇谋略故名。《三略》着重阐述政略,且常引用古代军谚和兵书中的言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还注重阐发君臣关系之理,受到历代军事家和政治家的重视,从宋代起即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其内容涉及三大关系,即将帅与部下的关系、国君与将帅的关系、国君与文武大臣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这三大关系,方能很好地治国治军,书中详细论述了处理这些关系的高招。
首先,将帅若想治好军、打胜仗、获功名,必须做到下述 5 个方面:一是“通志于众”,“志”即崇高思想。将帅应使全体官兵明白,他们作战是为了一个崇高思想。这样,官兵目标明确,定会积极作战,其战必胜;二是体察下情。将帅应了解部下,根据部下所长,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该书作者将部下分为危者、惧者、叛者、冤者、诉者、卑者、强者、故者、贪者、欲者、畏者、谋者、谗者、毁者、反者、横者、满者、归者、服者、降者 20 种,并提出了一套驾御他们的办法;三是赏罚分明。将帅应严格治军,以礼与禄作为对部下的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奖励,同时亦要严惩违令者,“将无威, 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①;四是同甘共苦。将帅应作到下述军谚所说的准则,即“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 将不言饥”②。以此将帅一心,战胜敌人;五是去奸用贤。将帅应善用贤人, 去除奸侫,否则将陷于失败。
在国君与武将之间,更应遵循一些原则。一是作战期间,国王应给武将以充分的自主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这样才能获得胜利。战争结束之后,国王应尽快收回将帅手中的兵权,以免其拥兵自重,不利王权;二是注重自身道德与威严的树立,国君与将帅均应如此。因为,国君无德则“臣叛”,无威则“失权”;臣下无德则无以“事君”,无威则“国弱”。但威不可太多,“威多”会导致身败名裂。此外,国君还应善施权术,即会用计策,否则便不能“决嫌定疑”、“破奸息寇”并获得成功。
在国君与文武大臣之间,国君应实行清静政治,而不应好大喜功,这样才能招来更多的忠臣,否则会激起民怨,致使君臣不和。国王还须政令严肃, 不使“邪臣”有得势之机;要惩恶扬善,用贤避邪,如此方能得天下并治天下。
西汉初期,汉常受匈羌袭扰。汉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仍未阻止匈奴的侵袭。汉文帝时,丞相晁错上《言兵事疏》,其中认真分析了当时汉匈的军事力量对比,指出了匈奴的三大特长(行动敏捷、能骑善射、耐饥渴疲劳),这是汉军无法与之相比的;同时也提出了汉军拥有的五大优势(平原战车、劲弩长戟、混编军阵、材官骑射、马下肉搏),这也是匈奴不曾具备的。因此,汉胜匈奴完全可能。为战胜匈奴,汉应采取“以蛮夷制蛮夷” 之策,同时选择良将安边立功,再具备“得地形”、“卒服习”、“器用利” 三条件①。此主张后为武帝所用。
宣帝时,西羌诸部骚扰汉境,后将军赵充国率兵逐先零羌之后又降各部羌人万余人,并上《屯田制羌疏》,以“慎战”和“贵谋而贱战”之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罢骑兵屯田”②,使羌瓦解而去之。这在当时是正确的。
武帝建元年间,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写成《淮南子》
(亦称《淮南鸿烈》)一书,其中有专章(《淮南子·兵略训》)论军事, 提出了一系列的军事理论。
该书对战争的起源和性质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类因物质利益不均而战, 争战不可免,但战争性质有“得道”与“失道”之分,失道之兵弱,得道之兵强。
作者以为,政治得失决定军事胜负,得道者得民心,失道者失民心;主张先谋略而后战,在君王、将帅、民心、军需、士卒等方面具备优势后再战, 定能取得胜利。
在战斗中,应具备“三势”、“二权”。所谓“三势”,即行动有“气势”、善利用“地势”、据敌情知“因势”;“二权”为“知权”(巧妙侦察设伏)和“事权”(调遣军队灵活有序)。
作者非常推崇道家思想,精辟论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主张以静制动, 以无形制有形,以无为制有为。敌躁我静,疲其力;“无法无仪”、“无名无状”、变幻莫测乃无形之静举,能使敌人无可奈何;有形之举有四:或以天时、或以地利、或以巧举、或以人和,此乃善采取军事行动者常用之法, 但它们能被相应的办法破除。因此,“唯无形之静举为上”①。
《淮南子,兵略训》还较细致地阐述了有关将帅的理论,与其它兵书一样强调将帅的作用。该书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