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海唱礼——怀梆
怀梆系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剧种,因起于旧怀庆府,即沁阳一带,故名“怀梆”,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戏”、“怀调”。
怀梆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阳、博爱、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嘉、焦作、新乡一带。其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
怀梆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擅演朝代蟒靠架子戏。它属于梆子腔体系的稀有剧种,长期流行于民间,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祭神仪式促成地方戏
在唐代初期,唐太宗李世民诏封道教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为紫虚元君,钦差河北巡查使尉迟恭在阳洛山督造紫虚元君宫。
此后,每年从农历的三月初三起,这里都要举行十几天的祭祀活动,各地的民间歌舞百戏也都要赶来会演。
到了唐宋时期,紫虚元君宫进行了扩建,由此带来的绵绵不绝的祭祀活动,促进了歌舞百戏的发展。元末明初,沁阳一带延续着一种乡风民俗,每当逢年过节、庙会赶集、祭祀拜神,人们都要举办民间花会活动。花会包括的民间艺术形式十分广泛,有社火、龙灯、高跷、跑马、旱船、剪剪花、风摆柳等。
其中,社火活动的前导是一种叫做“队戏”的活动,规模很大,它是由一村一社根据某些历史故事化妆成各类人物,手持刀、枪、剑、戟,打着旗帜,边走边舞。
在明代,沁阳南临黄河,济水、沁河、莽河、丹河流经其间,常有河水泛滥,人们以为是海神作怪。怀庆府又背靠太行山,属北温带气候,时有干旱,人们还以为是海神作怪。
所以在明洪武、永乐年间,敬海神便成为当地百姓一种祈求平安、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人们根据队戏的形式,组织一些艺人,不化妆、不登台、不表演,就地围桌说唱,祈求降雨。
祭祀时,在神像前摆设供品,桌上盘中放一条水蛇,相传是“河大王”化身,群众围着“河大王”演唱,故称为“海神戏”。
海神戏的唱词内容多是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当地民俗民情。打鱼的刘老翁因黄河泛滥救人落水而死的传说,后来也被编成了戏曲《刘胡子打鱼》。
“海神戏”与“队戏”相比,已经进了一步。已分行当,采用民歌小调演唱,由锣、鼓敲打,笙、笛演奏老八板,并用木梆打击节奏。这时演“海神戏”的海神班,并不营业演出,而多采用围鼓圈,即地摊演出,板凳头戏的方式。
所谓“板凳头戏”就是村中司鼓、拉弦及爱唱戏的人聚集在一起,拉几条长凳,围坐四周,中间摆放一方桌,放上乐器茶水之类,并不化妆也不穿箱,伴奏有板胡即可,不收费,演员的吃喝及低微的报酬由村社开支或富绅解囊。
久而久之,只要久旱无雨或是村中有事,都要组织起来演唱,意在求龙王早点降雨,人们把这种演唱形式称为“板凳头戏”,又因是在怀庆府,即沁阳产生的,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怀梆”。
随着时间的发展,怀梆逐渐兴盛了起来。到了清代中叶,怀梆出现了曲班社,并且开始在乡村跑台,有时为迎神赛会演唱,有时也为大户人家唱“庆寿戏”或“还愿戏”。
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是沁阳地区的李长顺戏班,李长顺,系沁阳市术楼乡感化村人,人称“李老总”,在清代光绪年间,他曾任府县里的捕盗班班头。他自幼酷爱戏曲,于是在1919年组织了两个戏班,有头班戏、二班戏,二班戏是怀梆,自己兼任两个戏班的会首。
二班戏成为当年怀梆名角荟萃的地方,不少演员有“一盖八县”的美称。如旦角红维、小翠等,他们的戏路宽,技艺高,唱做俱佳,唱对台戏很少败于对方,在沁阳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留下不少谚语:
当地卖牛要看红锥《坐楼》,三天不吃盐要看小翠《双孝廉》,三天不吃油要看小成《上门楼》。
演出的剧目有《桃花庵》、《反西唐》、《反长安》、《对花枪》、《赶秦三》等。
这一时期,怀梆的行当划分已经非常清楚,服装、化妆和唱腔也已经非常成熟了。怀梆戏班传艺教戏大多是口传身授。
学唱时老艺人甩手拍大腿为板眼节奏,逐字逐句教学唱者,如果学唱者不专心或出现错误,要受到师傅的惩罚和责打。学表演时,师傅一招一式给学习者比动作。教徒弟学习没有固定形式,不规范,这是“学耍戏”,即是业余爱好。
如果要正式拜师学艺,则需经人引见,并进行正规的拜师收徒仪式。正规拜师收徒时,首先举行拜师仪式,由担保人引见,通过师徒双方包括徒弟的家长的同意,当众给师傅三叩头,并签订契约为证。
到了清代末期,怀梆的发展势不可挡,日益兴起的怀庆商帮为推销四大怀药、布匹、竹货等,不断拓展市场而组织的怀梆演出活动,加速了怀梆的发展和成熟。
随着怀庆商帮坚定的脚步,怀梆逐步走向湖北、河北、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甚至涉足北京、东北、广东等地,一时间声名鹊起,有“五府怀梆”的美誉。
由于演出范围不同所接受外来影响的差异,加之艺人本身条件,主要是嗓音优劣、发声吐字的各异,因此,他们在艺术上的发展也不尽相同,于是形成了“东路怀梆”和“西路怀梆”,他们各具特色、独立门户,各有观众。
以焦作为中心,流传在焦作以东一带,包括修武、武陟、获嘉、新乡、原阳、辉县、焦作等地均为东路怀梆。流传在焦作以西一带,包括沁阳、博爱、温县、孟州、济源、垣曲等地则为西路怀梆。
东路怀梆以著名老艺人崔福岭,艺名“拐兰孩”为代表,他以旦角戏出众,包括一些生、净行,其唱腔柔和、起腔平稳,吐字清晰,韵味醇厚、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演唱时腔少字多用字巧妙,善于叙述和抒情,给人以淳朴健朗、清澈委婉之感。
崔福岭在表演上以质朴细腻善于刻画人物见长。演出的主要旦角戏有《五凤岭》、《樊梨花征西》、《黄金蝉》、《宋孔明坐楼》、《山海关》、《桃花庵》、《凤仪亭》等。
西路怀梆以“盖八县”脱须老生张树柱,艺名“麻柱”为代表。他所带领的剧团经常演出《两狼山》、《七郎八虎闯幽州》、《马三保征东》、《卖苗郎》、《赶秦三》、《对花枪》、《反长安》等。张树柱以文武老生著称,非常注重蟒靠架子戏,也包括一些旦角。
西路演唱先声夺人、以声促情、声昂情沛、唱腔平直古朴属于硬上弦的唱法,同时富有高亢挺拔的特色。这与他们经常演出的剧目格调很相适宜。西路怀梆在表演上粗犷豪放,仍保持着大架势。尽管东西两路的怀梆各有特色,但他们也经常同台演出。
自此,以怀庆府为中心的语言音调为基础,形成了唱腔音乐激昂奔放,泌辣朴实,具有鲜明的特色的地方戏曲怀梆。
[旁注]
赶集 一种民间风俗,也有“赶山”之称。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主要指在曾经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遗留下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又称市集。赶集是劳动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集市上,有时也会有戏班活动。
龙灯 是我国节日传统灯彩。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每节内有能燃烧蜡烛的称“龙灯”。
笙 主要由笙簧、笙苗和笙斗三部分构成,是我国古老的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我国民间色彩。在我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
龙王 龙是我国古代神话的四灵兽之一,龙王则是指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在道教中有以海洋为区分的四位龙王,即“四海龙王”。
谚语 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阅读链接]
关于怀梆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唐代贞观年间,丞相魏征为了编王莽撵刘秀的戏,出京考察,当他看过邙山头救刘秀的大铁牛遗址之后,准备渡黄河到武陟县去,坐在船上听艄公们哼的民间小调后,感到耳不能闻,他就对艄公说:“看来,你们都爱唱戏,唱这些小调太乏味了,我教给你们唱大戏,好吗?”
艄公们真是求之不得,因而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魏征以船篙作为梆子教艄公们学会了戏,艄公们以后就在地上演早船,并以地摊戏的方式,用怀地的土腔土音唱魏征教的戏,后人把这戏称作“怀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