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梆子的元老宛梆
明末清初,陕西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市,结合南阳民歌小调,乡音俚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个戏曲剧种,它基本上保持着河南梆子的早期精华和原始音乐形态,其唱腔优美,风格独特,人们称之为“唧唧梆”、“老梆子”或者“南阳梆子”。
1821年后,南阳梆子的逐渐兴盛起来,其班社遍及南阳各地。同时,豫南和豫东的沙河两岸,以及湖北襄阳、陕西商洛等地都有南阳梆子流行。
其间,有著名生行演员有刘贵生、周桂琴。旦行演员有侯太香、王春生及丑行演员“迷瞪”等。
王春生在《春秋配》一剧中,曾将慢板中的“寒腔”用于唱段之首句起腔。打破了原来的起腔程式。在《二冀州》中,他又适当地吸收了汉剧和南阳大调曲子的音调,丰富了南阳梆子的唱腔表现力。在南阳群众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生娃儿讴一腔,迷了八道岗,男的不做活,女的不烧汤。
清代末年,河南各县民间的春祈秋报,婚丧嫁娶,多唱南阳梆子,其流行程度极为普及。到处流传着“扛起锄头上南岗,嘴里哼着梆子腔”、“桃黍地里喊乱弹”的民谣。可见,当时南阳梆子的流行。
当时南阳梆子的班社更是星罗棋布,遍及南阳各县,影响较大的班社有南阳城关的白音堂班、十八里岗班、府门外班、高庙李庄班、石桥黄碧班、掘地坪班,社旗泥河班,邓县的磨户张班、构林班、林扒班、库粮房班、肖店班、蒋庄班、桑庄班、滩班,新野的孔楼班,内乡齐营齐大茂班、王店四张张风山班、西后街王福清班、曹冲班、螺蛳河班,镇平城关王少班、芦医庙班、石佛寺班。
以及方城、南召、唐河、桐柏等地的班社数以百计之多,演出地域除宛属各县之外,东至沙河两岸的周口、项城,西至商洛、蓝田,北到卢氏、灵宝,南达襄樊、河口。
1853年,内乡夏馆张珊创建了“公义”班,该班名角荟萃,箱具齐全,先后培养了著名武丑王老四等诸多的艺术人才。
“公义”班由赤眉齐俊显任戏主之后,请来著名演员王春生掌班及著名红脸翟道三、著名黑头杜林保相继加入该班,使“公义”班的名声大振,成为宛属各县梆子班无人匹敌的班社。
新中国成立后,因南阳古称为“宛”,故1956年正式将其命名为“宛梆”。
宛梆的唱腔结构属板腔体。有慢板、流水板、二八板、尖板4个板类。慢板类仅有慢板一种板式。慢板的起板过门大致有长短两类。
长过门是由几种长短不等的散板乐句或锣鼓点落台引出一段14小节的旋律构成的。短过门则是在散板引句的最后一个音入板起唱。
慢板的上、下句均起于中眼而落于板。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一般落5或1音。其基本结构是由一对可以反复的普通上、下句构成的。上、下句唱腔之后,均有随腔过门。
慢板在速度上又有慢、中、快之分。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只是慢速者旋律较繁复,用花腔较多,随腔过门亦较长。快速者旋律较简洁,没有花腔,随腔过门较短或被删减。
中速或慢速的慢板唱腔中,花腔较多。均是在普通上、下句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予以扩展变化而成的。在上句中有“头腔”、“工字调”、“小哭腔”、“三腔”、“老三腔”和“寒腔”;在下句中有“二腔”和“哭二腔”。使用上述花腔时除“寒腔”外,大都采用假声翻高的唱法。
慢板通常是在起板过门之后,以“头腔”、“工字调”、“小哭腔”、“老三腔”等起腔。另外还有第一句唱大起板、导板或小栽板,尔后上板接唱慢板的下句。有时也使用一种叫“大哭腔”的附加腔句,从散板唱腔,如滚白等过渡到慢板,完全由虚词衬字“咿”构成,旋律委婉悠长。
慢板的收腔习称“留板”,其结构与普通下句相同,只是速度多转慢,并有一个简短的收腔过门。慢板即可独立构成唱段,又可转入其他板式,其中以转入流水板居多。
流水板类包括流水板、紧流水板、紧流水垛板、不咂嘴等。流水板的起板过门以一句六梆的旋律为基础。唱腔的上、下句多起于眼而落于板。每句唱腔之后,通常都有随腔过门。
流水板除由普通的上句直接起腔外,还有“扬腔”和“哭腔”的起腔形式。“扬腔”也是一种上句形式,只是比普通的上句更悠长、舒展,行腔更曲折。
依据唱腔旋律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有一般“扬腔”与“撅尾巴扬腔”、“撩子扬腔”、“花扬腔”、“哭扬腔”之分。
“哭腔”则是一个附加腔句。有“加锣哭腔”和“流水小哭腔”之别,二者旋律相同,只是前者在过门和部分行腔中加奏包括大锣与手镲在内的全部打击乐,多用于须生和净行。后者只加奏小锣,多用于小生和旦行。各种“扬腔”和“哭腔”,多以假嗓高八度行腔。
“哭扬腔”和“哭腔”多表达悲痛凄楚的情绪,一般“扬腔”多在平和稳重的气氛下使用,“撅尾巴扬腔”和“撩子扬腔”宜表现激昂愤怒的情感,而“花扬腔”最适用于喜悦兴奋之情。
流水板的收腔习称“送板”。有“小送板”、“大送扳”和“倒送板”之分。最常用的是“小送板”,系在唱完上句后,不要过门,紧接下句,唱完收腔。“大送板”是将最后一个下句转为散板而收腔。“倒送板”是将一对上、下句连在一起,下句突慢一倍,落于1音,其后常经“软导板”过渡而转入慢板。
流水板类中的紧流水板是由中速流水板加快而成,其旋律也有所紧缩与简化。紧流水垛板系紧流水板的唱腔删去句尾的随腔过门并将若干个上、下句连垛起来,它常与紧流水板相互穿插使用。
不咂嘴唱词为5字句,上、下句多眼起板落。
二八板类包括二八板、二八垛子、紧二八板、紧二八垛子、紧打慢唱以及裰罗调、一串铃等。
二八板的起板过门与流水板相同,只是起板过门与流水板相同,只是起板簧头不同,且二八板在过门中用锣鼓较多。唱腔上、下句多起于眼而落于板。通常一对上、下句连在一起,并在下句甩腔,后接奏间插锣鼓的过门,并可多次反复,故有“两句调”之称。
二八板通常由普通的上句直接起腔,但也有多种“扬腔”起腔形式。“扬腔”的种类、结构形态和唱法,均与流水板相同。
所不同的主要在于流水板中,唱过“扬腔”之后,直接接唱流水板的下句,而在二八板中,“扬腔’是作为附加腔句使用的,在转入普通的上、下句时,“扬腔”中已唱过的那个上句的唱词,还要再重复唱一次。二八板的收腔形式,多与流水板相同。
二八板通常有慢速与中速之分。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仅在旋律上有繁简之别。
紧二八板是由中速的二八板加快,并将其旋律、过门以及过门中的锣鼓点等予以紧缩和简化而成。唱腔的一部分节拍固定,另一部分则是“快打慢唱”,宛梆艺人习称“紧打慢唱”。
二八板类中的二八垛子和紧二八垛子,是将二八板和紧二八板中“两句一甩腔”的形式,改为由许多个上、下句连垛起来,最后再甩腔,它们分别为一板一眼和有板无眼。
裰罗调与一串铃,均为一板一眼,裰罗调板起板落,字密腔简,上、下句相连。不论句尾还是句子中的腔节,几乎全落5音。
一串铃原是一个上下句结构的小曲,从河南鼓子曲中吸收过来,后作为二八板类中的附属唱腔,上、下句多板起板落,并均在第一、二词节间闪板断开。上句多2音,下句落5音,全段唱腔最后落1音。
尖板类包括尖板、滚白及非独立板式大起板、导板、小栽板等。尖板的唱词句式整齐,押韵较严格。它可以用普通的上句直接起腔,亦可将首句唱词的末一个词节,先以高而悠长的旋律唱出,冬为“圆簧”,尔后再接唱尖板的下句。
滚白又名“哭滚白”,其唱词近乎散文体,押韵不严格,唱腔中常夹杂韵白。大起板、导扳、小栽板均只是一句上句式起引导作用的旋律。其中小栽板与导板均直接导入慢板的下句。而大起板则需先转导板再导入慢板的下句。
小栽板结构最短小,前奏过门中仅加小锣,习称“小铜器”。导板结构较前者稍繁、稍长,前奏及唱腔过门中的锣鼓点用击乐全奏,习称“大铜器”。大起板结构最繁也最长。前奏及唱腔中加锣鼓也最多并均用“大铜器”。
以上4个板类的各主要板式中,如在唱段里加入话白或表演动作时,则常在某个上句或下句作暂时的收束,形成压板。
压板时一般加奏以该句唱腔尾音为旋律中心音并可作无定次反复的行弦音乐。各种板式的行弦音乐,其板眼形式依所“压”的板式而有所不同,其中慢板的行弦为一板三眼。流水板与二八板的行弦均为一板一眼,速度比唱腔慢一倍。紧二八板的行弦与唱腔的节拍和速度相同。尖板在压板时,根据需要,可分别“借”用流水板或紧二八板的行弦音乐。
宛梆的乐队,早期文场4人,以大弦为主弦并兼吹唢呐,另有二弦、月琴和坠胡。武场4人,有司鼓、大铙、大镲、小锣,梆子演奏常由演员兼之。还有马号,又名尖嘴号,由后台管衣箱者兼吹。
新中国成立后,文场逐步增加了二胡、中胡、琵琶,笙、笛、三弦及大提琴等。武场过去所用的大铙、大镲及马号已被逐渐弃置。而只用与豫剧相同的板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
宛梆的器乐曲牌多与豫剧相同,数量也少于豫剧,个别曲牌如莺儿山与豫剧中的一阵风同曲异名。少数曲牌如丝弦曲牌中有大慢板头、大开门、小开门,唢呐曲牌中的上小楼、叹如雷、起堂、将军令等,是宛梆中较具特色的。
此外,还收集到带有唱词的横笛吹奏曲牌5首,其中寿筵开、福寿金銮、银灯结彩与豫剧相同,另有竹笼、一匹绸两首。
宛梆的锣鼓有开台锣鼓、唱腔锣鼓与身段锣鼓三类。开台锣鼓和身段锣鼓多与豫剧相同,只是身段锣鼓中干大锣、赶锤和老鳖分水等,为宛梆所独有。唱腔中所使用的锣鼓,剧种特色大多比较突。
宛梆的传统剧目有“四征”、“四铡”、“八大山”、“大、小十八本”等数百个,四征又分《雷振海征北》、《马三保征东》等男“四征”,和《穆桂英征东》、《樊梨花征西》等女“四征”,以及《秦英征西》、《姚刚征南》、《燕王扫北》等武生戏。
四铡有《铡西宫》、《铡越王》等。八大山有《两郎山》、《豹头山》、《青铜山》等征战戏。“大、小十八本”包括哪些剧目各说不一。
其中,抱带戏以“外八角”为主,如《浑圆镜》、《阴阳树》、《百花咏》、《九莲灯》、《拷寇》、《舌战》、《化心丸》、《汶江河》等。
移植剧目,有《收姜维》、《逼上梁山》、《赵氏孤儿》等百余出。宛梆的剧目特色,从剧目样式上,以正剧、悲剧为多,以反映宫廷、征战、公案故事的功架戏为主。
宛梆既有陕西梆子的高亢激越,又有中原音乐的平整规范,还有楚乐的委婉清丽,它用以烘托感情的假腔为高八度无字行腔,系宛腔一绝,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旁注]
板腔体 戏曲、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或称“板式变化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通过各种不同板式的转换构成一场戏或整出戏的音乐。这种结构体式,以简练的基本音乐素材与灵活变化的发展形式为特点。
镲 又称之为钹。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是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我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
过门 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我国古老剧种如昆曲均不用过门,梆子、皮黄等板式变化体剧种均用伴奏过门。过门分为起调过门、句间过门和曲尾过门。起调过门有引领唱腔,规定调高、板式、速度的功能,句间过门有陪衬唱、做,分清逗句韵协的作用,曲尾过门起补充全曲情感,连接动作与念白气势的作用。
押韵 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板鼓 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因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流行于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及全国各地。
穆桂英 我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也是个“杨门女将”。她是杨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杨继业的孙媳妇。虽然历史上无证据证明穆桂英战场上的功劳,民间却流传了许多故事,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
[阅读链接]
由于受到豫剧等经典戏曲的冲击,宛梆渐渐被人所淡忘了。到了到了1993年,内乡县决定重新振兴宛梆剧,并成立了“小百花”宛梆戏校。他们根据宛梆独剧种、独剧团、演出市场狭窄的事实,将剧团分成宛梆戏曲队和歌舞话剧队,两队相互补台,稳定了老市场,开拓了新市场。
2003年,为适应新的演出形势,他们将歌舞话剧队改为宛梆演出二队,凡是农村交易会、红白喜事他们有请必到,让老百姓请得起、看得起,使得农村观众愈来愈多,市场愈来愈稳定,在竞争中终于站稳了脚跟。
几年来,他们在恢复上演《打金枝》、《卖苗郎》等30多个古装戏的基础上,还创作了《孔繁森》、《区委书记》、《闹春耕》、《张仲景》、《焦裕禄》、《大山之子》等一批新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