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艺术浓厚的坠子戏

从清代末期开始,道情和莺歌柳两种曲艺形式的艺人逐渐合流,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

这时,有人将莺歌柳的伴奏乐器小鼓、三弦改制成了坠胡,并且改弹拨乐器为弓弦乐器,从而使新融合的唱腔伴奏旋律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促成新唱腔音乐发生了重大变革,新的唱腔和音乐结构的出现后,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即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给这个新唱腔取名为“河南坠子“。

后来,河南坠子以新鲜活泼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书和山东大鼓艺人参加到改革创造的行列中来,使河南坠子增加了大量曲目,丰富了演唱技巧,促使这一新兴曲种日益成熟,并迅速流传到邻近的山东、安徽等地。

后来,河南坠子又传入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兰州、西安、武汉、重庆,香港等地,成为我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1911年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1913年,河南坠子出现了第一个女演员张三妞,随后又出现了乔清秀、程玉兰和董桂枝3位名家。

其中,乔清秀和她的师傅乔利元从河南至天津行艺。其间,她和乔利元一起充分借鉴和吸收戏曲和曲艺诸曲种的精华,丰富发展了河南坠子的演唱艺术,创造出一套清新优美,别具一格的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成为雅俗共赏的一个流派,即“乔派”。

在天津乔清秀获得了“坠子皇后”的桂冠。她的嗓音纯美甜脆,吐字清晰俏丽,以行腔明快、节奏流畅、音区变换自如而被时人称之为“巧口”或“俏口”。

乔清秀擅演长篇鼓书《杨家将》、《包公案》等,而短篇之《王二姐思夫》、《玉堂春》、《兰桥会》、《宝玉探病》则更受世人喜爱。

女演员的出现及家班的形成,使得河南坠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现了男拉女唱或男女对唱的方式。

同时也促使河南坠子扩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所提高。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

这一时期,出现很多演唱河南坠子的艺人,先后有车姓男艺人在天桥撂地演唱坠子,因脸上有麻子,人称他“车大麻子”。他一个人自拉自唱,很有滋味,人们瞧着他又拉又唱,都听他唱一会儿,看得乐了,扔钱就走。

1928年左右,唱河南坠子的男女班纷纷来京,争演于天桥爽心园、天华园等杂耍园子,孙家、贾家等茶馆及露天棚场之中。

这一时期有鸳鸯档卢永爱、大老黑夫妻俩尤受欢迎。卢永爱唱做俱佳,身段好看,表情细腻。大老黑专会抓哏,形容态度,使人解颐。

女演员姚俊英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嗓音甜润,动作潇洒,她的表演是地道的河南滋味,唱一句弦儿跟一句的音韵,令人听了真有绕耳三日不断的妙趣。姚俊英的拿手段子有《小黑牛》、《刘二姐拴娃娃》、《许仙游湖》、《黛玉悲秋》、《剑阁闻铃》等。

男女拼档的赵勤堂、赵金兰生意同样很火,也能叫满堂座儿。

1930年以后,河南坠子进入兴盛时期,在1940年前后,河南坠子女演员董桂芝、宗玉兰姑嫂,程玉兰、周玉花及擅唱“武坠子”的男演员王永安等进入北京,除天桥外,也演出于城内各处杂耍园子,以各自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北京观众。

程玉兰以曲调朴实明朗、音色圆润柔美见长,人称“大口”坠子。董桂芝以唱腔含蓄深沉、板眼规整有致见长,人称“老口”坠子。

她二人与当时往返于京、津被称为“小口”坠子的乔清秀成鼎足之势,分别创立河南坠子三大唱腔流派。程玉兰的代表曲目有《王二姐思夫》、《小黑驴儿》、《小寡妇上坟》等。

董桂芝的代表性曲目有《宝玉探病》、《游西湖》、《俞伯牙摔琴》、《徐母骂曹》、《九字图》、《哭祖庙》等,程、董二人对唱的段子有《蓝桥会》、《相府借银》、《玉堂春》等。

这二人创立的程派和董派与乔清秀创立的乔派在天津形成鼎足之势。除此之外,在天津还有很多有名的女演员,郭文秋便是其中之一。

郭文秋演唱的河南坠子是以“乔派”为基础,并有所发展。她的声音甜美,清脆,吐字清楚,善唱贯口。她演唱的《偷石榴》感情细腻真挚,准确地把握了小女婿与未婚妻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把小女婿的愚顽,未婚妻的恼怒与哀怨,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郭文秋更发挥了乔派坠子把乡间曲艺所特有的自然美,与都市曲艺华丽、考究的艺术美相结合的特点,既保持了唱腔浓郁的地方色彩,又唱得酣畅、俏丽,使《偷石榴》传唱了很久。

女演员的出现使河南坠子的表演在大城市里的发展趋向短段“唱曲”,虽然丰富了唱腔旋律,扩展了唱腔音域,提高了伴奏技巧,但也丢失了长篇说唱的特质与优势。

1948年,河南坠子老艺人杜学勤,一次按照书中主要人物形象化了妆,藏在桌围后边,开书时突然钻了出来,引起听众的极大兴趣,艺人们也受到了很大启发。从此,艺人们对于河南坠子便开始化妆演出,由单口、对口说唱发展为多口说唱,并辅之以简单的表演动作。

1949年后,有些河南坠子的老艺人,在戏剧界老艺术家的指导下,用京剧、梆子的表演程式,加上锣鼓,把它搬上舞台,取名“化装坠子”。

我国威县、邢台、南宫、隆尧等县曾建有坠子剧团。这些剧团组建后,经过舞台实践和吸取各剧种之长,将原来的“水词”改为固定台词。乐器增加了笙、笛、扬琴、二胡、低胡、大提琴。同时采用了京、评、梆子等戏的唢呐牌子、行弦、曲牌,在唱腔上创造了坠子腔的尖板、摇板等。

到1956年,“化装坠子”已在我国发展成为具有文乐、武乐、灯光布景、文戏武打的完整剧种。1961年,坠子剧团到北京演出时,受到首都人民热烈称颂,并将此剧正式定名为“坠子戏”。

坠子戏其基本唱腔委婉多姿、丰富多彩,抒情性很强,大气动人。花腔小调幽默诙谐,衬词衬腔优美华丽。悲苦的“大寒韵”可催人泪下。

坠子戏的唱腔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坠子戏的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些表演程式是从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模拟提炼而成的,具有较强的乡土色彩。

坠子戏的剧目大多由单口坠子中的“段子话”与“蔓子话”改编而成。其中传统大戏百余出,小戏、折子戏40余出,大、小现代戏50多出。大戏情节扣人,小戏生活气息浓郁,深受观众的青睐。

坠子戏的传统音乐唱腔有过板、引子、平腔、大小寒韵、五字嵌、十字韵、快板扎等。主奏乐器为坠琴,是由小三弦改制而成的拉弦乐器,面板改皮为木。

演奏时,多用顿亏、滑奏等手法,音色悠扬动听,表现力极为丰富。其他伴奏乐器有二胡、二弦、笛、签、唢呐、大提琴等。

坠子戏的初期剧目,多由坠子书中的中、长篇传统书目改编而成,故多连台本戏。如《海公案》、《刘公案》、《回龙传》、《大宋金鸠计》、《丝绒计》、《双金线》、《双合印》、《王清明投亲》、《二度梅》等。

剧本多用唱词叙述剧情,念白不多。唱词一般为7字句、10字句。20世纪60年代之后,坠子戏从其他剧种移植了一批优秀古装戏,也排演了一些新编历史故事戏,如《审诰命》、《杨金花夺印》、《花木兰》、《秦香莲》、《蝴蝶杯》、《杨门女将》等。

坠子戏也能较好的反映现代生活,坠子团都积极地创造和排演了现代戏,在观众中留有印象的剧目是《白毛女》、《血泪仇》、《党的女儿》、《夺印》、《会计姑娘》、《风尘遗恨》、《大路朝阳》、《红旗谱》、《新芽吐秀》等。

坠子戏用河南方言唱念,唱腔委婉清新、优美动听。艺人非常重视唱功,讲究吐字清晰,句句进入观众耳中。加之,所演故事有头有尾,情节连贯,唱词通俗易懂,所以在农村和城市居民中很受欢迎,有“看了坠子,卖了被子”之说。

坠子戏,在多年的演出中,足迹涉及北京、天津、济南、太原、开封、郑州、石家庄、保定等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给群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旁注]

坠胡 擦奏弦鸣乐器,又称“曲胡“、”二弦“。坠胡的前身是小三弦。在为说唱、戏曲伴奏时,艺人感到弹拨乐器的效果难以与唱腔妥帖配合,遂仿效胡琴,改用马尾弓拉奏,并将琴鼓改为胡琴的琴筒,形成坠胡。坠胡除伴奏外,还用于合奏和独奏。

京剧 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及“国剧”之称。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低胡 是“低音二胡”的简称。低胡构造与二胡相同,是民乐队中的低音乐器。低胡的构造、制作和用料都和二胡相同。各部件都比中胡大,发音比中胡低。琴筒有圆筒和八方筒两种。琴头式样以卷书型或者雕龙头为多。皮膜大都用蟒皮,也有用羊皮或马皮的。

坠琴 民间拉弦乐器,也称坠子、坠弦,是河南曲艺坠子书的主要伴奏乐器。坠琴的音箱如三弦而稍小,鼓面由蟒皮改为桐木板,琴杆保留了三弦的指板,用马尾竹弓拉奏,因而改成为拉弦乐器。音色浑厚。主要流传于豫北、鲁南、冀南,尤以河南最为盛行。

[阅读链接]

在河南本地,当时比较著名的艺人有擅演“风情书”的赵言祥、擅演《三国》段子的张治坤、号称商丘“四大名演”之一的李凤鸣等。女艺人则有以表演细腻见长的刘明枝、以表演妩媚著称的刘桂枝和以表演豪放夺人的刘宗琴,三人同时以擅演长篇大书著名,时人称为“郑州三刘”。

除了知名的演员,在民间也有很多河南坠子大师。民间称呼郭永章为“郭瞎子”,他便是民间坠子大师。郭先生双目失明,唱坠子时自己拉坠胡伴奏,脚打梆子,唱腔高亢酣畅,声情并茂,乡音如醉。

郭永章演唱的《罗成算卦》、《吹牛》、《拉荆笆》、《老来难》、《报母恩》、《十大劝》、《龙三姐拜寿》、《吕洞宾戏牡丹》、《郭巨埋儿》等曲目风靡苏、鲁、豫、皖等省,百听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