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号角——越调

越调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河南省的南部、东部,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

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上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是越调的母调。唱腔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有秦腔的元素。

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上路越调比较相似。

鼓舞士气的越国民歌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国俘虏,越王的丞相范蠡用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夫差,后来吴王夫差沉溺于美色,并且放了越王勾践。

勾践回越国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耻,为了唤醒越国民众的斗志,便唱起了一种鼓舞斗志的民歌。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做好了充分准备,大规模地进攻吴国,一举打败了吴国。

后来,越王的丞相范蠡带着西施回到了家乡河南内乡县,他们回想在越国的生活,时常会唱起那时在越国的小曲,于是在越国鼓舞士气的小曲便在南阳、襄樊区域流传起来。

这些民歌因是越国曲调而被人们称为“越调”,后来让你们有又增添了些人物情节和表演,形成了一种戏剧,人们依然称之为“越调”。

后来,越调四外流传,并且“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

上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又称豫西越调、南阳越调、大越调,是越调的母调。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有秦腔的元素,人们认为这是越调吸收了“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的”西梆”,即秦腔的结果。

南阳越调仍保留花腔,有假嗓甩腔,主弦为象鼻四弦,象鼻四弦音乐明亮而华丽,有勾音、垫指、靠弦等多种指法。

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常用短杆坠子作为主奏乐器。

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南阳越调比较相似。人们也称其为“湖北越调”,以区别于流行于河南境内的“河南越调”。

越调在清代末年发展到了它的兴盛时期,其在河南西南部地区出现了很多专业班社,南阳以及襄城县、郏县、许昌、新郑、密县、荥阳,越调班社达100多个。在广大农村还有木偶皮影越调班,不少越调演员就是唱皮影木偶出身。

清代乾隆年间有名角王庆和清代末期有名艺人吴春城。艺名“真得酥”,还有陈小金,人称“戏子王”。剧目有老十八本和小十八本之说,以后剧目越来越多,又有正装戏外装戏之分。

越调最早的时候的唱腔是曲牌格式体制的,后来由于受到梆子等戏种的影响,在演出的剧目上逐渐正规化,其具体形式是由“正庄戏”,即袍带戏到表现民间风情的外庄戏而发展变化。

其中“正庄戏”是取材于历史类演义小说,它的体裁唱少白多,词句语意较深。剧中的人物以“外八角”,即男性角色为主。而“外庄戏”则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公案故事。并且剧中的人物角色多以“内八角”为主。

过去经常表演的剧目有《踢狮子》、《秦琼卖马》、《金蹬救主》、《快活林》、《文王吃子》、《跑马跳坑》等老十八本,以及《一捧雪》、《十王宫》、《乌江岸》、《两狼山》、《乳石关》、《关公小出身》等小十八本。除此之外还有像《打铁》、《卖豆腐》、《挫柱》、《三哭殿》、《摸楼》、《官三怕》、《民三怕》、《送灯》等小戏。

后来,越调除了在河南本省发展外,有的班社还向外传播远到外省市去演出,如湖北郧阳柳林陂罗公庙舞楼上,就保存有“光绪三年二月内、阳二邑永和班月吊在此一乐也”的戏班题壁,题壁上的“月吊”就是指的越调。

1911年左右,越调有很大的发展,那时演出的剧本《火烧梅伯》、《赵公明归天》、《三仙妹》等戏还采用唢呐作为伴奏乐器。

南阳大越调班子还曾经到过开封老羊市戏院演出。此后,著名的越调班社计有邓县老越调班、长葛县长庆班、舞阳大越调班、许昌一道辙班、襄城石行班与七班、禹州马车厂班、新郑县四街戏班等。

后来,越调进一步发展壮大,开始尝试向城市发展。1915年新郑县越调演员和尚娃到郑州平阳里搭席棚暂做戏园,同年开封巨商李某从上海购置行头,于舞阳县请越调班演出。

1917年,南阳公议社越调班进入开封,先在北羊市演出,引起轰动,又在开封最好的戏院丰乐园演出,售票单价超过豫剧,人们对筱金钩、罗金章评价很高,《豫言报》评价筱金钩“人以梅兰芳目之,实非过誉之言”。

这段时间还有一位著名的越剧演员,名叫史道玉。艺名玉娃,工武生、须生。史道玉13岁进邓县曾塔冢李五章越调班学戏,习小生,兼习武生,一年后班散,转拜陈小金为师,出师后搭班演出,不久唱响。

史道玉青少年时代已熟练并精于演唱南阳大调曲子,并通晓宛梆、汉剧、罗卷戏音乐。他嗓音明亮、音质纯净、韵味甘醇、音域宽阔,并富有创新精神。

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史道玉不断把大调曲子、宛梆等音乐吸收融汇于越调旋律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对南阳越调音乐的发展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他武功好,表演细腻,善使气色,有“七窍出气”等特技。

史道玉随孙万富班远征开封,演出大获成功,他主演的《芦花荡》一出戏被挂了三块金牌,声震省城。《长坂坡》、《赵云截江》、《辕门射戟》也很出色。

后来,史道玉转演须生,尤以《孔明祭灯》最为叫绝,剧中魏延撞灭神灯,孔明绝望,有一段慢板唱腔,他巧妙地揉进微微痰音,沙哑哀沉,撞击人心,深刻地表现出诸葛亮心力交瘁即将辞世时的神态。

史道玉的拿手戏另有《三气周瑜》、《抱灵牌》、《蝴蝶杯》、《篡御状》、《哭殿》等。在《抱灵牌》高珍哭灵时的唱腔中,他对传统的哭腔、哭滚白加以改造,并使其交织在一起,使其唱泣与共,古朴而又富有新意,深为观众称道。

1933年,史道玉带领邓县之曲越调班赴开封演出,使南阳越调二次进入省会,轰动一时,成为越调发展史上的盛事。

在1930年左右,张秀卿,李桂红,魏大妞,赵富兰等女演员开始登上舞台,而史道玉在曾敬一戏班时也积极培养女演员,为越调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李桂红是越调的第一位女演员,工旦角。艺名老桂红。她幼年家境极为贫寒,曾在漯河唱坠子,后搭舞阳吴城越调班。1913年至襄城县,搭越调戏班,活动于襄城、叶县、方城、南阳、唐河一带。李桂红主演青衣、闺门旦,扮相俊美,唱坠子练出了一副巧口、好嗓,唱腔圆润脆甜,吐字流利清晰。

李桂红聪明机灵,应变能力很强,能将所闻故事,编成戏搬上舞台,并自设唱腔,能一唱数百句。坠子的一些唱腔被她糅进老越调中,别有韵味,如《斩杨景》中佘太君“出自东方”一段唱,似娓娓叙说家常,流畅自然,朴实耐听。

经李桂红改编流传的戏有《青龙山》、《五凤山》、《王金豆借粮》、《打豆腐》、《小八义》等,皆为唱工戏。她大胆尝试,引进坠胡,使越调音乐更加丰富,推进了越调唱腔艺术的发展。

[旁注]

承相 古代官名。我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商代。周代自周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汉代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公元前145年改称为相。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

秦腔 我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甩腔 它的特点是一字多音,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歌和戏曲音乐中广泛存在。进行歌曲创作时,也常常采用这种甩腔的手法。它能使旋律更加优美动听,把歌词中潜在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增添歌曲的韵味和特色、增强艺术感染力。

皮影 我国民间传统艺术,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是我国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关公(约160年~220年),即关羽,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魏延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

闺门旦 我国传统戏剧旦行的分支,有别于正旦,即未出阁的闺女少女,或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形象。在越剧中,闺门旦主要扮演官宦人家的小姐,比如《梁祝》中的祝英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阅读链接]

越调的起源就有多种,据说越调原本被称办“月调”乃,是我国古代戏曲的一般地方剧种的共同拥有的“平、背、侧、目”的四种调门之一。

也有说越调起源于南阳,因南阳一带民歌小曲“四股弦”专门采用月调来进行演唱戏曲,之后便慢慢地演变成了专门的戏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越调”。

根据现存的资料考察,清代乾隆年间,越调已经在南阳一带地方广泛流行开来。尤其在南阳一带的民歌小曲“四股弦”专门采用月调来进行演唱,之后慢慢演变为专门的戏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越调”,究其根源,实际是由南阳梆子的一种变体演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