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角辈出促使豫剧繁荣

20世纪初,豫剧繁荣发展,这是和一大批优秀演员纷纷涌现分不开的,而优秀演员的成长,则更离不开好老师的培养。

各地的豫剧科班为确保教学质量,争相聘请名师,如高崖科班的姬福升、白庙集科班的张柄祥、蔡子庆、傅兰春,刘荣泰科班的杨庆华等,但最为著名的老师,还是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的孙延德。

孙延德乳名叫“小灵”,人唤“灵妮”,1865年出生在封丘县邵寨村。孙延德小时候家里很穷,10来岁时随父亲逃到黄河东,进入窝班学艺,生、旦兼攻。

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不久便崭露头角,半年就可以登台演出,声音虽然还未脱童稚,却清亮嘹利,一鸣惊人。

3年科满后,孙延德又唱了一年效师戏,已经是名声大震,遂到祥符县衙的公兴班搭班,在附近各县巡演豫剧。

他扮相俊俏,嗓音甜润,白口脆巧,走场如弱柳扶风,婀娜多姿,唱腔清脆甜美,珠圆玉润,观众大为欢迎,送其外号“白酥瓜”、“白菜心”。在民间有俗谚流传说“宰了骡子卖了马,也要见见白酥瓜”,“要听就听梆子曲儿,要看就看白菜心儿”。

1883年的春节,孙延德应邀回到老家封丘县,在县衙戏班演唱豫剧,轰动了县城,蒙县令亲自折节下交,再三诚恳挽留,遂转入县衙戏班。1895年,孙延德又应邀到长垣县的毛家戏班搭班,写戏邀请演出的也纷纷接踵而至,毛家班的戏价随之大大提高。

孙延德天资聪明,博闻强记,青衣、花旦、刀马旦及文武小生行行通,门门精,还能兼演净行,是个难得一见的全才。30岁以后,孙延德专习刀马旦,更是精益求精。

孙延德博采众长,融会各家,潜心演练,并在舞台上长期实践,在继承中有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有自己鲜明风格的技艺,趟出了一整套刀马旦表演的新路子,为豫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孙延德唱腔清醇隽永,表演刚健洒脱,武功出神入化,刚柔并济,用以表现巾帼豪杰、脂粉英雄,可谓是形神兼备,恰到好处。

孙延德不但戏路广,而且会的戏非常多,能包本诵记全剧各角戏路台词的大戏就有360多部,经常演出的有《坐楼》、《美人图》、《劝夫》、《金盆记》、《花园赠珠》、《天门阵》、《对花枪》、《夺永州》、《白莲花临凡》、《玉虎坠》等数十出。无论在哪里搭班,不管到哪里演出,几乎没有遇到过孙延德不能扮的角,不能演的戏。

也许是太过劳累,1905年,孙延德40岁时,嗓子突然坏了,不得不离开他心爱的戏台。孙延德不能再登台演出的消息传出后,各地的戏班管主竞相聘请他任教,结果还是清河集的许长庆把他请到小天兴班担任教师。

孙延德在清河集窝班共教了6期,许老六去世后,他又在原武县城王举人科班教了3期,在滑县大屯、半坡店,以及原阳的黑师、封丘县的刘村各教一期科班,学生达400多名。

孙延德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桃李花开遍梨园,许多名演员如李剑云、时倩云、王絮亭、王清云、徐金发、刘进学、筱火鞭、许树云、李德魁、常金生、张子林、阎彩云等,都是他的弟子。

孙延德的弟子遍及开封周围各县的戏班,开封城内的三个最著名的戏班天兴班、义成班、公议班,名角大都出在他的名下。以至于开封的豫剧舞台,缺少了孙延德的学生,甚至连一台戏都凑不成。

随着豫剧的发展繁荣,孙延德的弟子、再传弟子遍布河南、安徽、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湖北等地,大多都成为主演、骨干。可以说,孙延德为豫剧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同乐、永乐和国民4个戏院,各地豫剧演员荟萃开封,广受欢迎。

1927年,开封成立了河南游艺训练班,审编剧目,数百名演员进行“高台教化”、“服务社会”的教育,被名家称为“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

但是这时,豫剧的两大腔系“豫东调”与“豫西调”还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横梁,“豫东调”与“豫西调”清除了门户之见,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之后,孙延德又收了陈素真、孙兰芳等女弟子,使他的技艺得以绵延传播、发展提高,其中陈素真拜师学艺的时候只有8岁。

豫剧历来没有坤角,女孩子是不允许上台的,然而陈素真抱定了学戏的决心,冲破了家庭和世俗的偏见,终于如愿以偿。

8岁的陈素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陈素真学戏十分刻苦,她不懒、不馋、不贪玩、老实听话,认认真真地向老师学戏。她学戏的速度快得惊人,最难学的也超不过三遍,一般的词一遍就会。

1928年陈素真在开封相国寺同乐舞台首次登台,上演《日月图》,当时她仅有10岁。尽管坤角首登豫剧舞台这一创举轰动了开封城,但她们的演出却没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从此,她很久没再上过正角。

1930年春末,陈素真跟随继父在杞县名演员刘金亭的戏班出演,这也为她提供了练腔的机会。就这样早晨喊、日夜唱,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她的那条像蚊子哼哼的小细腔,竟然变得金钟玉磬般的洪亮悦耳,且越唱越好。

在这一年中,陈素真一边练嗓子,还一边练习表演。在表演上,镜子、月亮、太阳成了她练习表演的助手,从小她就非常喜欢照镜子,对着镜子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她还喜欢看自己的影子,无论太阳多晒,只要有影子,她就会看着影子,比比划划,走来走去,扎扎架子,亮亮相。

到杞县后,陈素真依旧保留了这一习惯,而且更注重了一个“美”字,她常常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表情动作,反复观察脸上做起戏来是否好看,是否符合人物的心情,经过刻苦努力,她在表演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陈素真对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但又从不墨守成规,尤其在化妆上,她根据自己脸圆、眼小和眉毛浅的特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原先豫剧化妆很简单,旦角只贴两块大鬓。

陈素真来到杞县后,继承了贴4块鬓的办法,并用心琢磨如何改鬓,她一天演三场戏,要化三次妆,上午这样贴,下午那样贴,夜戏再变个方法贴。

她有时在眉头上贴3个或更多的小圆圈,有时在脑门上放个小刘海,两边贴小圆圈,就这样贴来贴去,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前人未有过的贴鬓的新式样,使她的圆脸变成了鸭蛋脸。

紧接着,陈素真又开始琢磨如何使眉毛变黑,过去豫剧唱旦角的不画眉,陈素真第一次大胆地用黑烟把眉毛描黑,后来又改用干烟末,使画出的眉毛不仅黑,而且显得十分灵活,不死扳。

至于怎样使眼睛变大,陈素真却久久未能想出好办法。一次,她在抹眉时,一小块干烟灰不小心落在了眼皮上,无奈之际,她顺势把黑烟灰抹在了眼皮和睫毛上,抹完睁眼一看,眼睛变大了,人显得精神了,陈素真欣喜异常。

她用自己的双手,在无从借鉴,无以模仿的情况下,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和磨炼,使得自己的舞台形象光彩照人,开创了豫剧旦行化妆的新局面。

在豫剧唱腔的革新上,陈素真也同样费尽了心血。当时陈素真在杞县渐渐唱红,大轴戏已全由她担当,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戏中,为了把《三上轿》这出很温的戏唱活,她冥思苦想,白天唱,梦里哼,终于创出了一套满意的新腔。演出时,唱一句,一个彩,硬是把一出死戏给唱活了。

《三上轿》的成功增强了陈素真的信心,于是她便把她常演的十几出戏,挨个地琢磨,在传统的唱腔上加工提高,创新腔,使豫剧唱腔得以丰富和发展。

陈素真在杞县的4年,从失败中奋起,以顽强的毅力,百倍的艰辛,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加上在唱腔、表演、化妆上的大胆革新,使其名声大振。

1934年,陈素真带着杞县观众的深情厚谊重返开封。回到开封的第一出戏,她毅然选择了曾经在开封唱砸了的《反长安》,她用心在唱腔上加工创新,大胆地使用了在开封从没人敢唱的慢板五音,赢得了满堂的喝彩。

接着,陈素真又上演了《樊梨花征西》、《穆桂英征东》、《姚刚征南》、《燕王征北》和《双燕公主》、《对松关》、《大祭桩》。《三上轿》等戏,轰动了开封,年仅16岁的陈素真被观众誉为“河南梅兰芳”。

陈素真成名后,仍不停止对艺术的追求,她谦虚好学,傅采众长,唱红开封后,又有幸遇到了一位豫剧改革家樊粹庭。

樊粹庭根据陈素真的条件,为陈素真编写了《凌云志》、《义烈风》、《三拂袖》、《柳绿云》、《霄壤恨》、《涤耻血》和《女贞花》7出新戏,使她在艺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再度享有了“豫剧皇后”和“豫剧大王”的美誉。

在此期间,陈素真还经常观看京剧演出,从中汲取营养,琢磨加工,创造了豫剧的水袖功、扇子功、辫子功等,使豫剧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旁注]

春节 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之一。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县令 古代官名。战国时和秦称县的行政长官为令。秦商鞅变法后,合并诸小乡为县,设置县令及职责。县令本直隶于国君,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

青衣 我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

戏班 指以表演戏剧为目的组成的团体,它是戏剧盛行时期出现的一个名词。元代以前的民间戏班,通常多是家庭性质的,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进行组合,后来逐渐引入外人加入戏班。戏班演出从不专门待在一处,而保持流动的方式,这一点自古而然。

相国寺 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位于河南开封。相国寺始建于555年,原名建国寺。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在相国寺周边曾有多个戏班聚集。

贴鬓 我国古代戏曲的妆容造型的一种,也叫“贴片子”、“铜钱”。作用主要是修饰脸型,如果脸不是很完美,就可以通过它的不同贴法,让脸更漂亮。而在这些铜钱上的一个个装饰品,叫做“泡子”,它的不同颜色意味着戏曲人物的不同身份和年龄。

梅兰芳(1894年~1961年),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

水袖功 我国传统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戏曲服装中的蟒袍、官衣、褶子、帔等多在袖口上缝有一段白绸,称“水袖”。演员可以利用水袖的舞动以表现剧中人的感情和增加形象的美感,有时也用作对乐队的示意和交代。

[阅读链接]

豫剧大师孙延德在学习戏曲的时候是非常刻苦的,俗话说:“瓜不苦不甜。”孙延德学戏期间,学习异常刻苦,师傅教戏也尽职尽责,要求严格,近于严酷。

据老艺人说,孙延德坐科期间,在一次演出中,因武打动作过快过猛,头上的帅盔不慎掉在地上,回到后台,他的师叔二话不说,抓起亮晃晃的道具,一下打在孙延德的头上。顿时,孙延德血流满面。伤愈后,孙延德脑袋上留下了一个伤疤。

孙延德从此对练功更加勤奋刻苦,对演技更加精益求精。几年工夫,孙延德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在唱、念、做、打诸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加之他天赋嗓音洪亮,唱腔清脆,扮相俊俏,做派优美,不久就唱响了黄河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