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韵——大平调

大平调源于濮阳民间,是在开州,即濮阳土生土长的一个古老剧种,故过去又称“开州平”。

大平调是板腔体梆戏,因梆子灼目贯耳,又称“大梆戏”、“打油梆”。其唱腔旋律圆润平缓,又是中原地方音韵,故也称“平调”。又因该剧种上演剧目均为朝纲大事,演员阵容庞大,群众历来视为大戏,为与其他剧种相区别,平调就逐步定名为“大平调”。

大平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很高的艺术价值,从明代诞生起,就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使这一艺术表演形式从“板凳头”,逐渐成长为演出阵容庞大,行当齐全,音乐声调优美的大型剧种。

乡民撵台学戏而成新调

明代初年,中原一带灾荒连绵,歉收达6年之久。河南的安阳、磁县、清丰、南乐和濮阳诸县流民逃难开封乞讨度日。

当时,开封有讴戏班,逃荒百姓见以艺求食较登门讨要略胜一筹,就想在戏班学戏,但是戏班对学徒的要求很高,所以大部分老百姓都被戏班拒绝了。在进班学戏不成的情况下,难民们白天跟着戏班撵台边看边学,夜间露宿房前屋后,串词对戏。

后来,中原的收成渐渐好转,难民相继回到了乡里。这时,在濮阳街头出现了打三节的艺人沿街叫讨。他们后来又借鉴民间武术班用的大铙、大钗作硬乐,其走场动作则请民间拳师教习,加上民间土乐器大弦、二弦、三弦,形成了一种新的戏剧,称为“土梆子”。

他们屡经排练,始作“板凳头”演出。初仿开封的河南讴,因调高够不着,遂用大本腔,好噪音者则偶尔沿用高八度的河南讴,之后结合本地语言,逐渐形成了一种别于河南讴的新的曲调。后来又加进卖油用的枣木梆子,故有“大油梆”之称。

到了1728年的清代,濮阳陈家屯陈姓艺人组建平调专业班,正式对外演出。因原来称呼不雅,并且因为它的腔调较河南讴缓平,遂改名为“大平调”,因起源于濮阳,故又称“开州平”。

清代道光年间,濮阳出现了多个大平调班社,除个别演出为窝主自娱自乐外,大都为外出谋生,且出现了窝班对戏竞争。

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濮阳大平调进入黄金时代,洪家班、范家班、万家班成鼎足之势,素有“南乐万、清丰洪、濮阳有个开州平”之说。

范家班约建于1821年左右,初由渠村业庄金考和淤河西王道亭为业务大领,后由县衙班头姓范绰号“花狸虎”作管主,至四世管主范文庆时,由外承班改为内承班,演职员固定在45至50人。范家班阵容整齐、行当完备、名演员多,活动区域大,西至太行,北达冀中,南抵大河,东入聊城。

洪家班,据洪家七世管主家谱可知,洪家班大约建于1745年,洪家班创始人为清丰县西关大户洪从心。传至五世管主洪秀,是洪家大平调最叫响的年代。六世管主洪宝仁,爱戏轻财,班内名角辈出,盛演不衰。

南乐万家班是1897年,由河北传固红脸马子盖和清丰屯上黑脸叶德胜为首拼班组成,南乐东街衙门八班总头目万年合为管主。1928年万年合去世,万家班由其,6岁儿子万正立继任管主。

万家班老艺人表演特技有李麦林的“削柳椽”,傅银锁的“晃台子”,马留柱的“噙獠牙”等。1933年郜二明将之转交县东南梨园的高登科。高登科邀白罡、梁庄等乡头绅肖三共管,改称大公团。

万家班在1930年左右,出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演员,名叫翟德贵,工红生,乳名“喜儿”。翟德贵11岁入濮阳大公团学戏,拜师刘歧山。3年后补缺登台,数年后跃为主演。初演花脸,因喊腔力猛,留下仰脖习惯,后改红生,被观众呼之为“仰脖红脸”。

翟德贵在继承红脸唱腔基础上,大本腔与二本腔巧妙结合,自成一派,成为“东路平”红生唱腔的主要代表。在唱做方面,他造诣深博出众,形成独树一帜的红脸唱腔,高亢圆润悠扬,翟德贵其艺术沉稳、正道,并富有神韵。所演《哭头》中的赵匡胤、《三传令》中的诸葛亮很有特色,后来乡人都以模仿其声唱路戏为乐事。

除了这3个戏班,还有二花袄和范县赵菜园班等民间业余小班百余个。

二花袄建于1925年,是濮阳刘发清、刘歧山组建额30余人的平调班。二花袄初由其师刘发清总领,后刘发清被邀出班,刘歧山接掌班务。1930年因势所迫邀濮州绅士刘宏勋为管主。后濮阳柳屯乡绅董连勋胁迫刘宏勋让班,改称董家班。

大平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渐渐流入了滑县、曹县等地,由于语音差异和艺术风格不同,形成了东路平、西路平、河东平3个支派。

东路平即是指以濮阳为中心的大平调。西路平以滑县为中心,也称滑县平,流行于浚县、内黄、淇县、延津、鹤壁等地,主要班社有滑县公兴班、内黄大盛班、卫辉同乐班等,黑妞、三和尚、响八县、窦福玉、连举、张发旺、李春荣为其代表演员。

张发旺工红脸,艺名道妞,滑县高郎柳村人。张发旺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其父亲张兴明,艺名黑妞,绰号黑大旗,也工红脸,并且驰名豫北。

张发旺襁褓丧母,被父寄养亲友家。7岁随父入汲县同乐班学戏。8岁粉墨登场,饰演《罗成显魂》中的罗成,一时传为趣事。9岁被父亲送到汤阴县司马科班严教,拜师廷妞,14岁师满被聘回同乐班。

张发旺16岁首次演出《下高平》饰赵匡胤,大受欢迎,从此成为班中台柱。张发旺做戏真、精细,很重眼功,常说:“戏在演,演在脸,脸在眼。”

《铡美案》中串演包拯,至国太手伸铡口阻刑时,他气得二目圆睁,浑身颤抖,白眼球瞬时全红,猛将头钻进铡口,命王朝开铡,国太急缩手,他同时迅速缩回头,陈世美瞬间就刑,顷刻台下掌声雷动。

张发旺广采博学,力求不断进步。《马陵道》一剧,他吸取父亲唱法及三和尚的做功,加以独创,被誉为“活孙膑”。

与张发旺同一时期的著名大平调演员还有刘玉坤。刘玉坤工红脸,艺名猴头,12岁进汤阴县黄村龙王庙大平调窝班学戏,机窍难开,师傅几次令退,他苦苦相求,加倍努力,刻苦磨炼,两年后一跃为班中优秀。

3年出科被汤阴县衙二部大平调班招为红脸主演,其间得浚县县衙头皂大平调戏班红脸主演张兴明指教,与名红脸张发旺等切磋技艺,广撷精英,戏艺大进。1930年后,刘玉坤曾到汤阴县的西水磨湾、北周流、菜园集等诸多戏班搭班。

刘玉坤是靠刻苦努力,“大器晚成”型的演员,他演技精湛,唱功尤为突出。他嗓音清越,长期的苦心钻研,练就了铜音及吼腔。唱腔高亢奔放,出口急促有力,尾腔多“带喊儿”,唱时多衬字,几乎每句一衬,甚者一字一衬,韵味别致。

因刘玉坤长得头小面狭,演武戏轻巧敏捷,得艺名“猴头”。并创立了大平调西路的又一分支,即猴头派”,与张发旺为代表的道妞派并行,汤阴县及附近的许多红脸演员均师法子他。

南至新乡,北及邯郸,刘玉坤随班每到一处,戏迷即奔走相告。群众中有顺口溜道:

晾了地,住了耧,不能不看真猴头。

刘玉坤一生主演过300多个剧目,较为拿手的有《斩黄袍》、《李炳下江南》、《雷振海征北》、《辕门斩子》等。

河东平以曹县为中心,流行于豫东兰考、民权、宁陵及鲁西南等地,班社虽少,但艺术风格独具,以唱“靠把戏”见长,申德高、郭盛高等为其代表演员。

[旁注]

二弦 我国戏曲乐器之一,琴筒木制,蒙以蛇皮,内线为丝线外线为钢线。运用始终遵循“强弱、快慢、轻重、长短”及“凝神于运弓之始,着力于行弓之终”的原则,才能使二弦演奏出优美清、柔顺委婉、典雅古朴、多姿多彩的特色和美妙乐曲。

三弦 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红生 原指老生应工的关羽、赵匡胤一类勾红脸的角色。多年来根据《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所编演的关羽剧目甚为丰富,因此便把生行擅长演关羽戏的演员称为“红生”。

赵匡胤(927年~976年),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宋太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清苑县。年轻时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960年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我国的文治盛世,死后葬于郑州巩义宋陵之永昌陵。

孙膑(公元前379年~公元前314年),战国时期兵学家、纵横家,兵家实战派鼻祖、田氏齐国军师。与庞涓曾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熟读《田穰苴兵法》,鬼谷子见他为人诚恳正派,又是兵圣孙武的重孙,便授予他私藏多年的《孙武兵法》,后著作《孙膑兵法》。

顺口溜 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其最大特色是“押韵”,也称为民谣。由于民谣非一般的口头说话,因而同诗歌、曲艺和唱词等一样,或多或少要讲究一点韵辙,这样人们听起来就悦耳和谐,念起来才顺口易记。

[阅读链接]

大平调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早在明代期间,濮阳有位姓刘的员外在山西省居官,年迈告老还家时,从山西带回来了班戏子,回来后刘员外将这些戏子组成了一个戏班,并且将他们所唱的戏经过修整,结合了本地音乐风格,加进了土乐器大、二、三弦和卖豆腐用的枣木梆子,取名“大油梆”,因唱腔平稳,故又叫“开平调”。

还有说法,说大平调的起源在河北省。传说,明代时武安有两个落魄文人,分别创造了武安平调与开州平调,取名“大平调”。在1744年,武安知县周盛文将一戏班荐进皇宫演出,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