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

大平调的特点可以用“俗”字来概括。这里的“俗”是相对“雅”而言,意谓通俗,大众化。与流行于上流社舍,温文尔雅、细打慢唱的昆曲、京剧相比,河南大平调作为地方戏曲,则长期流行于乡野村间。

大平调从农村生活中汲取养料,将豫北一方的风俗、文化、审美、好尚融入其中,从节奏明快、热闹的乐器,朴实、高昂的唱腔,通俗易懂地唱词到豪爽、酣畅的表演,无不体现了豫北人民的粗犷性格。

大平调的行当划分,传统为生、旦、净、末、丑五行,但艺人们不习惯这种分法。五生五旦五花脸的分法将“末”归入了生行,将“丑”纳进了花脸。花脸行即原来的净行,后来包括除红脸以外的所有面妆角色。

按大平调艺人的习惯,五生五旦五花脸中五生包括娃娃生、小生、二红脸、大红脸、老生。五旦包括花旦、闺门旦、丑旦、青衣、老旦。五花脸包括三花脸、二花脸、大花脸、白脸、大黑脸。

五生五旦五花脸的分行,是艺人们对主要角色类型的笼统分法,实际上各行中还有文与武,老与少,正与副,俊与丑等区别。另外,诸如兵勇、小虎、门军、太监、刀斧手、宫娥等杂役角色并未包括在内。

大平调被观众认为是“大戏”,一般剧目占角色部很多,除了大黑脸,大红脸、老生,青衣、老旦等几十文身角色外,其他的角色往往需配有双套或三套的演员,才能开动本戏,如常演的剧目《反棣州》其中就有主要角色10余个,涉及生且净末丑50行当。再如杨家戏《闯幽州》,占角更多,除了杨继业和七郎八虎父子9人外,还有赵德芳和北国将帅数人。

大平调旧班社的艺徒要练基本功,有唱念做打四项,唱功主要练吐字发音,大平调的声腔多用喉音,没有较高造诣的艺人,往往不善用共鸣音,且宜犯吐字不清的毛病,因此,吐字的训练便成为首要的任务。

练腔时,先字而腔,要求练至吐字如珠落玉盘,行腔似行云流水方可,不管声大声小,要叫台下明了,正所谓“戏好唱,白难说”。旧时观众听戏,也叫看戏,意谓出来“听”之外,“看”也是同等重要的一项。

若看了一台劣等戏、散戏后观众常说:

抬头往上看,站了一大片,哭笑一个脸儿,张嘴不沾板,走台一瘸一拐儿,这班戏,一坑埋!

这说明除了唱以外,观众是很看重表演的。入班艺徒亦先是练腿、腰功,主要是踢腿,摆脚、旋腿,二起跳、涮腰、下腰、单双叉、趴虎和武功等。

手的训练主要讲究手势和指型,一般有云手、兰花手、推手、拱手、抖手、遮雨手、遮阳手、遮羞手、抄手,哭介手、笑介手,女红手、示数手、英雄指,五指耙等。

大平调艺人很注意眼神的运用,讲究“眼随手转,意到眼行”最怕“唱戏不用眼,哭笑一个脸”。常练的眼神有哭眼、笑眼、怒眼、恨眼、慧眼、惊眼、羞眼、秋波眼、贼眼、疑眼、转眼、气杀眼等。

台步功是表演的基本功,台步的好坏,对一个艺人身段的优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步有丁字步、弓步、醉步、碎步,踱步、蹉步、矮步、叠步、蹭步、滑步、垫步、跑圈、退步、云步、蹦步、错步、涉水步、虎步、踱步等,另外还有漂须功、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和甩发功等。

大平调对各行当的造型有不同要求,如生行,老生要稳,大红脸要正,二红脸要英,小生要雅,娃娃生要欢。旦行,丑旦会闹,老旦持重,青衣、闺门害臊。花脸行亮相会瞪,表演会蹦,大白脸会狠,大黑脸刚正。丑会卖乖,会打俏,不瞅瞎胡闹。

对各行当亮相出手的要求,也有明确的规定,如花脸过头五指耙,红脸过膀平耳,小生平肩,包头不能过胸。因大黑脸、大红脸、青衣、老旦等角色重唱功而不强调身段,二红脸与武生、花脸等角色又多边打边唱,往往会出现唱与动一带而过的情况,故有“粗梆戏”之说。

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于梆子腔系统,为板式变化体,在音乐板式结构上与山东梆子和豫剧多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艺术风格上远比豫剧更加粗犷,较有山东地方特点,尤其是东路调。

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唯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号等。在大平调的角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由于平调历史悠久,它的板腔体的唱腔风格独特,音乐曲牌雄厚。存留下来的曲牌有“水上漂”、“滚龙珠”等130多个。传统笛牌有“爬山虎”、“紫金杯”等30多个。唱腔板头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正板、倒三拨、一串铃等30多个。

在唱法上,大平调用真声吐字,假声行腔,甩腔时翻高八度,后音挂“讴”,声激音扬,极富韵味。

大平调在唱腔的节奏、速度变化方面,梆子起主要作用,大平调使用的是大梆子,以枣木制成。演奏时,左手承托梆子,右手以棒相击,音色沉厚浑实。因此也有俗话说:“四大扇,两杆号,一听就是大平调。”

大钗、尖子号,而这正是大平调的特色。大铙和大镲二者合称“四大扇”。尖子号,又称“大号”,状如喇叭,颈细而长,下有音碗,上有号嘴,吹时声音尖细而高亮,不能吹奏音阶。

在演出中,尖子号把战马长嘶、号角悲鸣,枪林刀海,杀声震无的大战争场面表现的有声有色,气氛十分强烈。对一些雄壮气氛的烘托是旁无莫及的。它往往使观众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倍感精神振奋。

大平调擅演袍带戏,多以净行领衔,每当红脸或黑头出场,大梆、大镲、大铙、大鼓、尖子号齐鸣,颇具雄浑悲壮萧杀之风味,气势轩昂,让人热血沸腾。

大平调流行在黄河以北,豫、鲁、冀交界处,系北方语言系统,用的中州韵。“中州韵”是河南乃至整个北方剧种在唱、念时使用的种字音标准。

中州韵无入声,而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唱白均是当地土语的对偶句,词格多变化,最常见的是“二、二、三”、“三、三、四”7字、10字的上下韵结构。另外还有9字、5字、11字韵等鲒构。齐言对偶句词格和上下句音乐结构是板式变化体戏曲的本质特征。

大平调采用的13辙韵脚分类,是上下对句,往往同种板式一韵到底。如《高老鹞观星》中,高老鹞唱段:

昨晚做梦好怪哉,赤须龙从天降下来。临起身把某的盔缨采,摇头摆尾再不来。

河南大平调计有传统戏620本,据口传手抄出180多本,存留下来的河南大平调剧目目录有219本。大平调剧目多为袍带戏,故事出自《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及唐代、宋代、明代的传说。

所以,大平调剧目形成了以演“铡、收、反、搬”的公案戏和征战戏,如《张仪伐苏秦》、《陈平打朝》、《收岑彭》、《收吴汉》、《诸葛亮祭灯》、《空城计》、《下高平》、《铡赵王》、《铡美案》、《收姜维》、《地塘板》、《游四门》、《反徐州》等。

大平调剧目中最重要的是以黑脸和红脸为主的戏。大黑脸多为文身,常代表戏中忠勇刚直—类的角色人物,重唱功,不太讲究功架。一般艺人只要嗓音浑厚宽洪,假嗓净亮,便可一长压百丑。

任何一个大平调的演出团体,至少需有一位出名的黑脸艺人扛大梁,否则便不会被社会接受。大平调动铡戏是看家戏,如《铡赵王》、《铡美案》、《铡郭槐》、《铡梁友辉》、《铡郭松》、《铡包勉》等,又因每以大黑脸包拯为主要角色,所以大黑脸戏又以包家戏为重点节目。

包拯是平调剧种的一个大梁角色,在大平调的传统剧目中,相比黑脸戏,又以红脸戏占的比重最大,大红脸角色亦为文身,以唱功取胜,在一般红脸戏中的八贤王即此类角色,如《闯幽州》、《篡御状》、《提寇》、《审潘》、《松幡林》、《海瑞朝南顶》、《白玉杯》和诸多三国戏等,皆以大红脸为主要角色。

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必须文武皆通,唱打娴熟,是大平调剧目中最活跃的角色行当,也是一个多角行当。由于太平调剧种的特点,二红脸角色往往边打边唱,所以二红脸又是比其他角色行当最需卖力气的一种角色。

如《收姜维》中的姜维,《下高平》中的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斩黄袍》、《骂殿》、《下南唐》、《困河东》、《下高平》和《下燕京》等诸多赵家戏、杨家戏、岳家戏、水浒戏、东汉戏、三国戏等皆以二红脸为主要角色。

大平调的剧目与民众生活非常接近,常应古庙会和敬神演出,大平调剧目除了袍带戏外,还有红、自、寿、圣四大“挂中堂戏”,如应喜事用的《麒麟送子》、《刘玉娥招亲》、《双官诰》等。应丧事的《哭红堂》、《武大郎哭爹》等。应庆寿用的《八仙庆寿》、《七子八婿献寿桃》等,敬关帝用的《斩蔡阳》等,敬阎王用的《唐王游地狱》等,敬火神用的《火牛阵》等。

大平调的表演很本色,形式简单,表演真实、舞台形象接近于农民的实际生话,符合农民的善恶标准,大平调在表演艺木方面和其他戏曲剧种的舞台规律有相同之处,也有自己独特风格。

大平调的表演粗犷、豪迈、雄伟,动作幅度大,云手划大圈,盘腿跨大步,站立一尊塑,武打档子架子大,动作大,直来直往,真枪真刀,精炼紧张,加之战鼓、大锣、大铙,大钗的配合,尖子号嘶鸣,使战场气氛十分强烈,使观众犰如身临其境,精神振奋。

豫北谚语:“大弦戏是囫囵架,大平调是半个架”,这是说与曲牌联套体的大弦戏相比,大平调的身段造型和程式动作比教简单,形有余而意不足。

总之,大平调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精中见细,刚中有柔,并且戏剧曲目丰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剧种。

[旁注]

昆曲 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白脸 脸谱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面部所勾画成的特殊谱式图案。白脸分水白脸和油白脸。水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如曹操、赵高、严嵩等。油白脸多为刚愎自用的狂妄武夫。如马谡、高登等白脸多用于反面人物,但也有例外,如鲁智深、杨延德等。

杨继业(约926年~986年),即杨业,北宋名将,任代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长驻代州抵抗辽兵。980年,辽兵入侵雁门关,杨业父子绕背夹击,辽兵死伤惨重。986年,宋太宗赵光义趁辽国皇帝更换,三路出兵伐辽,杨业战死疆场,卒年60岁左右。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第四子。宋太宗继位后被封为兴元尹。981年病逝,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后人虚构为手持金锏,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常出现于杨家将的故事中。

丁字步 双脚呈垂直方向接触,其中一脚跟靠在另一脚窝处,两脚尖对两斜角,如一“丁”字,所以叫“丁字步”。丁字步是我国古典舞中最基本的脚位。

扇子功 我国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戏曲演员常借助手中的扇子做出种种动作,用以表现人物的感情。因须经专门训练,运用时方能得心应手,故列为基本功。生、旦、净、丑各行角色皆有此功,但以小生、花旦、闺门旦等使用最多,技巧更为丰富。

铙 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铙又称为钲和执钟。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铜制圆形的乐器,常和钹配合演奏。

中州韵 我国近代戏曲韵文所根据的韵部。“中州”指现在的河南省一带,“中州韵”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分韵的方法各地不完全一样,都跟皮黄戏的“十三辙”很相近。许多戏曲剧种在唱曲和念白时使用的一种字音标准。

对偶 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三国戏 泛指取材于《三国演义》的各种戏剧,其中,尤以京剧中的“三国戏”特别突出。京剧中取材于《三国演义》的“三国戏”非常多,从《捉放曹》到《铁龙山》,整部《三国演义》都可以用京剧的形式表现,这些京剧“三国戏”中,有许多成为经典剧目常演不衰。

阎王 汉译为“缚”、捆绑、捉拿有罪过之人。他能判决人生前之罪,加以赏罚。阎罗王的职责是统领阴间的诸神,审判人生前的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在佛教中,阎王信仰有很多各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说法,如“平等王”、“双王”等。

麒麟 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做仁兽、瑞兽。麒麟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是凶猛的瑞兽,且护主心特别强,有招财纳福、镇宅辟邪的作用。

[阅读链接]

清代道光年间,大平调窝班多营业演出。成为艺人谋生的重要手段,为增加收益招揽观众,班社间竞争角逐之风甚烈,适逢庙会,班社云集,戏班为提高声誉,呕心沥血巧创绝招,其“吊辫子”、“盘叉”、“沿铡刀”、“打五把彩”、“大上吊”等诸多特技,便是这种情况下逼出来的。

大平调还有嗽獠牙和削柳椽的特技。獠牙一般为猪牙、花脸行特定角色使用,噙在口中可伸可缩,不影响念白和演唱,如名花脸连举扮演赵公明时口内可含嗽6颗。

削柳椽为一种武打特技,届时一角色将一泛青的柳木棍靠在背上,于弯腰时让另一对打角色用镰削,反复数次,至木棍只剩下薄片为止,这一招式非常危险,稍有大意,两个人不太对手便可能断指伤肉。